4. 加快科技赋能产业升级

  继续丰富文旅体新业态。借助科技平台,加速非遗文化科技化,促进文化与科技、体育、旅游、康养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加强与高校、报社、电视台合作,开展网络直播、网红、视频制作等专业培训,运用现代技术打造商品购物、“百县千碗”体验展览馆,研发研学课程,壮大线上文化新业态人才队伍,实现线上文化消费高质量发展,全面探索路桥文旅品位,全方位展示路桥特色,推动新业态不断迭代更新。

  提高数创产业发展水平。实施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积极培育云演绎、云展览、沉浸式等新型业态,建设数字创意产业基地,培育数字化创意产业,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文旅创意产品,培育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动漫创作、商业电竞、创意设计、文创电商、虚拟会展等新兴文化产业,开发数字智能服务新模式,打造线上文化创意产业园。

  (五)不断拓展文旅体消费市场空间

  1. 强化“千年商埠,品味路桥”形象

  打造“印象路桥”地域ip。依托路桥历史文化优势,加快文化基因解码工程,以灵山遗址、共和岩画和徐偃王传说、路桥筑塘精神、名人文化、汽车文化、商贸文化为素材,以“十里长街”省级文化创意街区和高品质步行街引领主城区文旅产品,挖掘文化资源,充分释放资源潜力,挖掘地域特色元素,接入台州传统文化,将文化融入“吃、住、行、游、购、娱”,形成“一台戏”“一首歌”“一本书”“一桌菜”的“印象系列”,构建品味商都、品味文化、品味美食、品味城市等系列旅游产品。以塑造路桥区独一无二的商都文创ip为目标,以品味文化诠释旅游,以特色旅游传播文化,打造一批辨识度高的文创基地、文创企业、文创人才、文创景区与文创伴手礼。利用互联网技术整合传统文化资源,提炼符号化内容,锻造独具特色的文化ip,实现商品化,让产品的增值潜力辐射到游戏、影视、旅游等领域,培育市级、省级文化ip。提高旅游政务与服务能力,提升路桥旅游主客共享服务水平,打造政府、民众、和游客不同层面“路桥印象”。

  以旅游节庆强化区域品牌。围绕“千年商埠,品味路桥”文旅总体形象,启动“一镇一品”旅游产业打造计划,做强区域特色旅游品牌,打造特色旅游节庆品牌,如桐屿枇杷节、螺洋乌饭麻糍节、路桥购物节、美食节等节庆活动,突出地方文化特色。充分利用路桥工业制造、海洋和商贸文化资源,按照“村村有特色、月月有节庆”的思路,创新性打造高规格、高品质、体现时代特征的节会品牌,着力提升节会办会水平,确保每次都有新变化、新提升、新突破。打响枇杷节、汽车文化节、卫浴产品节、路桥小商品节、传统节日等优质节庆品牌,带动旅游、餐饮、住宿、购物、交通的快速发展,以节庆培育文旅产品品牌,弘扬文化特色,推进文化产业化,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

  2. 加大文旅体市场营销力度

  创新营销渠道。以文旅体融合思路创新旅游产品营销方式,持续提升“千年商埠•活力路桥”旅游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加强旅游品牌营销,全面升级特色文旅品牌形象,启动以“寻味路桥”为主题的旅游形象标识、旅游精品线路征集活动、旅游摄影大赛,开展路桥旅游四季推广工作,根据春夏秋冬不同旅游需求完善四季旅游产品,提升“寻味路桥”旅游目的地形象,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路桥独特品位。立足长三角市场,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深耕上海、江苏、安徽、福建、江西等周边省市客源市场。加强“路桥印象”营销宣传,利用现代网络营销,通过微博、微信、抖音、b站、快手等新媒介新方式,扩大路桥旅游影响力。

  推进多元化营销模式。加强与周边省市及旅游热点城市间的信息互通、景区共推和粉丝共享,加强与主流旅游网络媒体的深度合作,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智慧营销,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整合线上九游会俱乐部j9入口的线下活动,打造立体化网络宣传矩阵;加强省内外社交网络营销,通过智能手机终端、社交网络、专题网站等载体,利用抖音、微博、微信公共平台及省外社交平台推介路桥旅游目的地,强化“微游路桥”等自媒体宣传。以(数码城 装饰城 古玩城)(鸿基灯饰 西马智能)为特色化主题旅游线路和产品线上消费体验,实现体验营销,加大产品的消费引导。积极举办路桥商都文化节、桐屿枇杷节、黄琅西瓜节等富有地方特色的农事节庆活动,加强旅游节庆营销。

  实施精准受众营销。积极培育乡村旅游、工业旅游、非遗体验、夜间文旅消费、文创等示范基地、产业集聚区以及新消费热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一步丰富文化旅游产品供给,开展“错峰游”、“康养游”、“亲子游”等个性化、特色化主题旅游产品和线上文旅消费体验,加大文旅演艺展览等产品的消费引导和补贴。

  3. 完善优质消费服务体系

  以“一机在手、游遍路桥”为目标,围绕旅游活动、优惠政策、新媒体运用等重点环节,深入推进智慧旅游建设,推动旅游业与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实现公共信息查询、景区情况显示、自助导览导游、旅游产品订购、景区预约、网上投诉、诚信查询等“一站式”服务,促进路桥旅游更高质量发展。加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厕所管理,拓展停车空间,完善城乡交通标识和景区标识,提高旅游舒适度、便利度。实施“旅游消费提升” 行动, 刺激旅游消费潜力,立足路桥商都优势,提升夜间消费服务经济,鼓励开发旅游文创商品,发展夜间餐饮、购物、文化演出等项目,推出夜游精品线路,延长游客停留时间,不断扩大旅游“二次消费”。坚持需求导向,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管理运营品牌,提供专业化一站式高品质服务,构建优质文旅服务供给体系,实现旅游服务“满意100”。

  (六)不断开创体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1. 大力实施全民健身行动

  积极开展“实施全民健身战略”, 大力倡导和宣传“全民健身动起来”、“运动要讲科学”健康理念,引导全区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推进体育与“健康路桥”互动发展,城乡居民的体育健身意识不断提升,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43.8%以上。城乡居民身体素质进一步改善和提高,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的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在94.5%以上。鼓励各地广泛依托社会力量,建立覆盖城乡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每万人经主管部门登记和备案的体育类社会组织达到2.5个,参加各级各类体育组织和健身团队人数达到3万以上。不断加强体医融合,推进体质测定与运动风险评估工作,提供体育健身方案与运动促进健康的指导服务,探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体医融合”,开展“体医融合”业务交叉培训。面对疫情仍然共存,加强健康观念与健身习惯的转变,刺激全民健身向社区分流,推广线上线下融合的健身新模式,推进体育与医疗的深度融合,驱动全民健身迈向科学化健身。

  2. 加强体育发展基地建设

  加强扶持海滨体育休闲、体育旅游以及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发展,促进体育用品销售聚集区形态加速形成。探索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凸显路桥体育旅游文化特色。丰富体育产品市场,以马拉松、山地户外、水上、汽摩、马术等运动项目为重点,推动健身休闲产业发展,不断提升竞赛表演及健身娱乐业软实力。举办和再培训10次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不断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开展管理水平,计划培养优秀青年教练10名,加强教练员队伍和各级梯队建设,争创新周期浙江省级阳光体育后备人才训练基地,力争台州市水上训练基地项目在路桥飞龙湖落户,积极打造飞龙湖成为运动、休闲、产业、旅游为一体的大型水上综合体。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九游会俱乐部j9入口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9191.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