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创新重大项目商业模式。支持重大非经营性项目与沿线或周边地区的旅游、物流、资源开发利用等经营类项目进行综合性、一体化开发,提高整个项目的投资回报水平,增强对社会投资者和银行、投资基金等金融机构的吸引力。
(二)充分发挥国资国企平台作用
做大做强国资国企平台。持续向国企注入优质经营性资产,探索将矿产、砂土、林地等自然资源资产,以及其他收益权、经营权(如停车场、景区经营权)件确权给国有企业,提升企业营收能力。强力推进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明确国有企业定位、提升项目管理能力、提高信用评级、拓展市场化业务,提升企业竞争力,拓宽企业盈利渠道。
鼓励国企承担公共建设。充分发挥国企在重大项目投资建设、城市综合运营和公共资源整合运营等方面的主体作用,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改制国企全力干好主业,高质量、高标准开展政府委托代建服务。
探索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环境治理等领域探索混合所有制模式,通过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经营机制市场化,放大国有资本作用。
(三)创新“双招双引”策略
锚定招商主攻方向。围绕产业“扩补强”,招引一批高精尖的产业配套关联项目,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围绕农文旅产业融合,招引一批现代农业、农旅融合、旅游康养、文化创意等特色产业。围绕城市功能补短,招引一批商业、文旅综合体、专业类市场、教育产业提升等城市功能配套项目。围绕新兴业态培育,招引一批健康医药、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研发经济、总部经济等新业态。
探索创新招引策略。探索推进资本招商,通过设立产业项目绿色专项贴息资金、重大项目达产奖励资金等方式,为产业投资人提供股权投资、低息贷款、担保抵押等“资本”类服务,吸引重大产业项目来云和投资。探索推进精准招商,制定全县招商引资指导目标,编制招商引资重点项目目录。鼓励社会化招商,主动对接筛选市场意识强、技术精、视野宽、路子广的中介机构,通过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或委托书的方式,建立正式、稳固的战略合作关系。用活招引方法,强化产业链招商、基金招商、总部招商、飞地招商等。
(四)优化投资营商环境
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以优化营商环境10 n行动为突破口,进一步缩减办理时间、简化办理流程,提升企业开办、建筑许可、获得电力、获得用水用气等事项办理便捷度,强化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加强审批流程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推进流程清晰、要素固定、权责明确的标准化审批,全面实施“区域能评 区块能耗标准”“区域环评 环境标准”。推动企业降本减负,实质性降低企业税费,减轻企业用地、用电、用能、用人、物流等刚性成本,确保企业轻装上阵。建立银企充分对接的金融服务信用信息平台,努力解决企业融资难题,打通企业融资“最后一公里”。
深化政府数字化改革。持续推进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应用,不断提高项目线上审批、线上监测、线上服务水平;加快县本级投资项目综合管理平台及重大项目数字监管平台的建设和应用,推广项目谋划储备、计划申报、进度调度、监管巡查、问题协调的线上操作,逐步实现投资项目全口径监测网络化。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协调
突出“十四五”扩大有效投资和谋划推进重大项目工作的重要地位,建立以各相关职能部门为项目服务责任主体,以业主单位作为项目实施责任主体的协调机制。定期召开项目建设协调会,及时沟通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各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能,通力合作,做好政策处理、项目报批等工作,共同完善投资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管理协调工作。
(二)强化要素保障
用地保障方面,按照“要素跟着项目走”的要求,加大用地保障力度,推动重大项目落地实施。构建“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形成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底图”。全面推行“五未”土地处置专项行动,强化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和低效用地的二次开发,有效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创新土地供应模式,探索开展分功能区块供地等模式供地,针对多用途的项目,灵活采取控制主用途建设比例进行复合宗供地,提升土地利用的精细化、精准化、集约化程度。资金保障方面,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加强向上对接,全力争取中央预算内等上级补助资金支持。稳健开展债券融资工作,结合项目实施条件,充实发债项目滚动储备库,积极做好项目前期工作,特别是对于生态环保、城市公共停车场、公立医院等政策支持项目,要积极把握政策窗口期,将专项债资金用好用足,更好地发挥效益。探索存量盘活变现机制,采用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等方式盘活变现存量资产,将净回收资金主要用于新增投资。
(三)加强考核监督
完善责任落实,分解五年项目任务,确定年度行动计划,细化时间表、任务表、项目表,明确各个环节责任,按照方案、标准、时间节点,高质量全面完成。充分发挥考核的杠杆作用,按照“对象全覆盖、过程全跟踪、结果全考核”的原则,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关于投资的责任考核体系,更加注重对贡献率、投资结构、投资质量、投资工作的综合考评,并围绕签约、履约、开工、投产四个阶段的推进情况进行分类考核,以确保项目顺利有序推进。健全有效投资结果与奖惩挂钩机制,明确将考核的结果作为衡量单位、个人绩效的基本指标之一,以确保人人肩上有责任,形成全员抓项目、抓投资的浓厚氛围。
附件1
“十四五”期间云和扩大有效投资汇总表
序号 项目类别 项目数量(个) 总投资
(亿元) “十四五”计划投资(亿元)
一 产业转型领域 54 405.5 183.9
(一) 生态农业 10 10.8 10.1
(二) 生态制造业 9 117.3 68.8
(三) 生态服务业 29 154.4 87.1
(四) 产业平台 6 123.0 17.9
二 交通设施领域 22 173.8 74.1
(一) 铁路建设 2 107.3 28.0
(二) 公路建设 16 65.1 45.4
(三) 水运建设 3 1.1 0.5
(四) 场站枢纽 1 0.3 0.2
三 城乡统筹领域 19 123.2 94.2
(一) 市政基础设施 8 14.4 12.5
(二) 城市有机更新 5 101.0 75.0
(三) 美丽乡村建设 6 7.8 6.7
四 生态环保领域 28 69.4 43.6
(一) 美丽水利设施 15 18.6 14.2
(二) 环保基础设施 6 10.1 8.3
(三) 生态涵养建设 3 13.6 8.5
(四) 绿色能源设施 4 27.1 12.6
五 公共服务领域 31 21.3 19.6
(一) 教育 16 14.0 13.7
(二) 医疗卫生 5 3.2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