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门服务队”志愿服务队伍建设 县文广旅体局 100
丰富乡村文化生活 建设乡镇文化站 县文广旅体局 800
500人以上行政村文化礼堂建设 县文广旅体局 200
送戏下乡工程 县文广旅体局 100
建设群众文化队伍 县文广旅体局 100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项目 县委统战部 5000
治理
有效 基层党组织建设 基层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县组织部、县委政法委 500
农村新领域新业态及群团组织阵地建设 县组织部、工会团委、县妇联 500
农村基层“头雁工程” 县组织部、县委政法委 200
农村基层后备干部“雏雁计划” 县组织部、县委政法委 200
促进四治融合 “法治乡镇”和“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项目 县司法局 1000
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最美家庭”评比活动 县文广旅体局 1000
社会治理建设 “平安庆元”建设项目 县公安局 1000
生活
富裕 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 四好农村路建设 县交通运输局 1000
饮用水安全工程 县水利局、县住建局 90000
电力设施改造建设 县供电局 10000
三网融合建设 县供电局、县住建局 10000
天然气进村庄建设 县住建局 10000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乡村学前教育提升工程 县住建局、县教育局、县人社局 20000
全民参保计划 县人社局 1000
城乡养老服务全覆盖工程 县民政局 2000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农民素质提升工程 县农业农村局、县人社局 —
农村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建设,设立镇、村级创业扶持基金 县农业农村局、县财政办 500
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农村集体经济培育工程 县委组织部、县农业农村局、县财政局、县发改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1000
盘活原有的固定资产、土地资源,明晰产权归属 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数字
乡村 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无线村庄建设 县供电局、县住建局 5000
光纤村庄建设 县供电局、县住建局 3000
推进数据资源体系建设 民情信息“一张图”建设 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大数据发展中心 5000
庆元农业数字化专题库 县农业农村局、县大数据发展中心 2000
推进数字农村系统建设 农业市场信息化建设 县农业农村局、县大数据发展中心 2000
推进数字政府和数字法制系统建设 乡村治理云平台建设 县大数据发展中心 3000
机制
创新 人才振兴机制创新 “星期天工程师”工程 县组织部、县财政局 200
“菇乡归雁”工程 县组织部、县财政局 2000
“万名乡贤助千村”工程 县组织部、县财政局 1000
集体土地产权机制创新 县镇乡三级农村地籍信息系统建设 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00
乡村建设用地供应储备库项目 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住建局、县农业农村局 500
县、镇、村、农户四级联动的农村综合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建设 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财政局 500
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平台建设 县农业农村局、县财政局 200
金融服务机制创新 绿色金融改革工程 县财政局 200
农村信用体系 “三信创建”工程 县农业农村局、县财政局 200
农村投融资机制建设 县农业农村局、县财政局 200
总计 1755600
二、实施保障
(一)加强党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
全面贯彻《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建立健全上下贯通、力量充足、协调配合、执行有力、一抓到底的乡村振兴工作体系。各级党政“一把手”要认真履行乡村振兴“第一责任人”职责,各乡镇政府每年向县委、县政府报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对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开展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建立与考核结果挂钩的财政奖补机制。县级部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情况纳入县委、县政府年度综合考核。强化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作用,建立项目化、清单化推进机制,有效推动各项任务落实。
(二)健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机制
全面贯彻“四个优先”政策导向,推动各类资源要素向基层下沉。落实土地出让收益主要用于农业农村政策。强化乡村振兴用地保障,新编县乡级国土空间规划应安排不少于10%的建设用地指标,制定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时应安排至少5%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保障乡村重点产业和项目用地。以乡镇或村为单位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腾挪空间用于支持农村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制定保障和规范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政策,解决乡村产业发展落地问题。鼓励对依法登记的宅基地等农村建设用地进行复合利用,发展乡村农家乐、民宿、农产品初加工、农村电商等。
(三)加强人才和资金落实保障
首先,把本土人才资源当作重要支撑,充分激发乡村现有人才活力。其次,要筑巢引凤,引导返乡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科技人员、退伍军人等返乡创业创新,鼓励支持乡村精英群体返乡投身乡村振兴。再次,建立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长效机制,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三农”工作干部队伍提供源头活水,鼓励有志青年扎根基层、服务乡村。
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确保公共财政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落实涉农税费减免政策,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农业农村现代化投入,使其惠及更多的农村、农民。积极鼓励工业反哺农业,通过逐渐成长的农业龙头企业,实施种养加、产供销、推进农工商一体化等经营模式,促进农地集聚,引导农业规模化经营。激活农业发展潜力,完善农业自身“造血”功能,推广农业科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效率。
(四)实行规划体系全周期管理
充分发挥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建立衔接协调、责任明确、支撑有力的规划实施机制,统筹应用财政、金融、就业、产业、投资等政策手段,建立完善规划实施机制,推动规划目标任务有效实施。健全评价体系,建立赛马机制,每年监测评价各乡镇进程和规划实施情况。把规划实施情况纳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压实规划实施责任。规划实施情况纳入党委政府乡村振兴战略年度报告内容。开展规划实施年度监测分析、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