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存在问题

  1、城乡之间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存在明显差距

  近年来,庐江城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有了极大改善,但基层和农村的公共文化设施仍然相对落后。在镇区和农村,由于公共文化服务经费投入不够,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还很薄弱,难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镇综合文化站人、财、物“三权”在镇,文化站站长身兼数职,很多文化文艺活动难以开展,不能很好地发挥公共文化服务功能。

  2、政府投入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不适应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群众对文化信息需求更迫切,文化消费水平更高。近年来,政府不断加大对文化建设的投入,但距离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传统的公共文化服务体制使社会资本难以进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政府提供的文化产品存在着供给不足、公共文化产品市场化程度不高、内容较为单一、形式较为简单等问题,使群众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3、产业意识较弱,发展机制不够健全

  文化产业是一种新兴的产业形态,具有知识密集、附加值高、耗能低、无污染等特点,是加快经济转型、调整产业结构、带动三产发展、解决富余劳力就业的重要途径。庐江县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虽然很重视,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仍把发展文化产业看成是文化部门的事,没有把文化产业看成是未来经济的重要增长点来抓。

  4、科技含量不高,缺乏市场竞争力

  庐江县文化产业仍以文化产品制造业和文化旅游业为主,文化产 业层次较低,以数字化生产、网络化传播为主要特征的新兴产业发展 滞后,缺少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品牌产业。现有的冶父山、汤池温泉等景点,旅游资源虽好,但没有与商贸购物、休闲娱乐、旅游产品研发结合好,缺少业态;现有的文化企业产值利润率低,缺少具有带动引领作用的龙头企业,缺乏含有“庐江文化元素”的文化创意产品。

  二、“十三五”旅游发展回顾

  “十三五”以来,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旅游开发”战略,建成合肥主城区“后花园”的目标,以温泉旅游、乡村旅游为重点,系统推进景区景点开发,全面完善接待服务体系,逐渐增强品牌营销宣传,旅游业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制定的“十三五”各项发展目标、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基本完成,进入了全面提升阶段。

  (一)发展成绩

  1、旅游经济规模持续增长

  “十三五”期间,庐江县旅游经济增长较快,旅游各项经济指标超额完成。全县年游客接待量由 2016年的450万人次增长到 2020 年的790万人次,年均增长 15.1%(图1所示);旅游总收入由 2016 年的37亿元增长到 2020年的65亿元,年均增长15.2%(图2所示)。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一季度旅游业遭受重创,但随后展现出较强的恢复能力,年游客接待量与旅游总收入全年均实现正增长,分别达到2.3%、2.1%,旅游对gdp的贡献率达13.5%,逐渐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

  图1 庐江县“十三五”时期旅游接待量

  图2 庐江县“十三五”时期旅游总收入

  2、发展环境持续优化

  交通建设加速推进,开工建设徽州大道庐江段,全面融入省会合肥“半小时交通圈”,冶父山金塘大道、龙池大道等旅游道路建成通车,全县开通城乡旅游客运公交、开通环巢湖观光巴士,配套生态停车位1024个,乡村道路建设提升改善、乡村旅游景点线路串联,“内畅外联”的旅游交通体系基本形成。旅游设施更加完善,新建18个景点游客中心,3处旅游咨询中心,设置全域全景图5个,旅游交通标识200个,建设旅游厕所65个。智慧旅游启动运营,建成全县旅游大数据中心,启动建设智慧旅游服务系统。配套设施逐步健全,基本建成万里长冲云里安凹、汤池芭洼等主题民宿,全县住宿企业600多家,床位11000多个,精品酒店3家,连锁酒店6家;打造“庐江人家”农家乐旅游餐饮品牌,有特色餐饮街区和省餐饮名店2处,五星旅游餐馆2处,三星以上农家乐36户,家庭农场1100多家;开发白云春毫、潜川雪峰等旅游商品,现有旅游商品20余种,其中创立品牌8种,旅游商品门店2家、专柜11个。旅游要素逐步健全。

  3、品牌体系初步建立

  加强面向国内外的庐江旅游品牌塑造和市场落地营销,设立旅游专项资金1000万保障营销经费。成功举办了周瑜文化节、水果采摘节、风筝文化节、音乐帐篷节、“合肥人游庐江”、“庐江人游庐江”、“大美庐江”摄影大赛、导游大赛、全国垂钓挑战赛、环冶父山毅行等活动,积极与驴妈妈等ota启动合作,持续开展庐江旅游名牌体系建设,新增4a级景区2个,入选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荣获“全国十佳生态休闲旅游名县”“中国最美乡村休闲旅游名县”“安徽省旅游强县”等称号,跻身全省十大全域旅游目的地,庐江旅游在合肥都市圈及周边地区已经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4、旅游宣传有声有色

  围绕“大美庐江”建设,整合全县旅游资源,培育旅游新业态,突出旅游品牌建设,创新市场营销方式,面对合肥及周边县市旅游客源市场,提出“这么近、那么美——庐江欢迎你”旅游形象宣传口号,围绕“四季游庐江”“四乡在庐江”主题,策划推出“春采茶、夏摘果、秋登高、冬泡汤”的四季品牌活动持续实施了春季白云春毫茶文化旅游节、夏季瓜果采摘嘉年华、秋季大学生民谣音乐会、冬季温泉养生节等重点品牌节庆活动和系列文旅融合活动,做到“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打造乡游、乡味、乡宿、乡俗旅游新亮点。

  5、乡村旅游发展明显

  围绕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立足庐江生态、文化资源优势,推进“自然山水游、民俗风情游、乡村体验游”发展,努力使“田园变景区,农房变客房,产品变商品”,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长冲、黄山寨等田园综合体初步形成,白云春毫茶叶、白湖金丝皇菊、黄陂湖大闸蟹、放马滩龙虾、石头瓜蒌子、龙桥黄蜀葵等众多农产品升级为旅游商品,十里长冲、黄山寨、三冲村等民宿集聚区正在兴起,云里安凹民宿被省文旅厅评为2019年全省百家精品民宿。推出了庐江乡村美食地图、赏花地图和瓜果采摘地图,把乡村田园打造成市民休闲度假的乐园,农旅融合成为农民增收的增长点,各类乡村旅游新业态的培育和发展,让广大村民共享乡村振兴的成果。

  (二)存在问题

  1、缺乏旅游核心吸引物

  一是资源没有形成优势产品。温泉资源丰富,但是一流的资源尚未形成一流的产品,高端度假、新兴业态少,体验产品少,对外影响力还不足。二是缺品牌。从景区和项目来说,缺少5a级景区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这样的品牌,对外美誉度不高;从节庆来看,还没有形成区域性有影响力的品牌,在环巢湖国家休闲区“五个示范”中,还没有引领的项目和产品。三是从招商看,有的项目受土地、环保等制约,长期难有进展,有的项目搁置长期难以得到妥善解决。

  2、旅游市场开发滞后

  从主要景区看,游客接待量不高,还没有在全省甚至全市形成热点;有点景区淡旺季明显,没有形成全域旅游“全时”的局面;环巢湖南岸还没有完全融入环巢湖旅游大格局,短期内难以改变“北冷南热”格局;由于游客量不足,三食六巷等项目虽然建成但是运营困难。另外,还没有形成融入周边大循环、市场化程度高的旅游线路。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九游会俱乐部j9入口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9369.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