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提高智育水平。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施教学,确保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业质量标准。坚持“零起点”教学,从严控制考试次数,优化考试内容,切实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抓住学科本质特征,着力培养认知能力,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促进思维发展,激发创新意识。坚持教学相长,鼓励教师精准分析学情,重视差异化教学和个别化指导,更加注重面向人人,更加注重因材施教。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提问、自主探究。注重保护学生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推进具有区域特色的青少年科技教育,加大青少年科技创新项目扶持,统筹课堂学习和课外实践,加强实验教学,建设书香校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升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全面宣传宪法、民法典等法律知识,深入开展参与式、实践式法治宣传教育。

  4.增强体卫艺劳教育实效。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程,加强学校体育场馆综合开发建设,保障学生运动时间,引导学生养成锻炼习惯,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健全人格、增强体质、享受乐趣、锤炼意志,让学生“壮起来”。完善学校传染病防控、食品卫生安全防护体系。加强青少年视力近视综合防控,降低儿童青少年新发近视率。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育积极的心理品质。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加强和改进美育教育,开展面向人人的艺术普及教育,培育学生感受美、发现美、践行美的素养。推动学校艺术特色普遍形成。补齐劳动教育短板,创新劳动教育实践,强化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协同,探索建立“学校劳动规范化、家庭劳动日常化、社会劳动多样化”的培养机制,建设适应教育现代化要求的劳动教育体系。

  5.深入推进“双减”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从管理上发力,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校内外负担,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分类明确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加强作业指导,及时做好反馈,坚决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建立培训内容备案与监督制度,出台校外培训机构培训材料管理办法,强化常态运营监管,严格控制资本过度涌入培训机构,严禁超标超前培训,严禁非学科类培训机构从事学科类培训,严禁提供境外教育课程,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从疏导上发力,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保证课后服务时间,拓展课后服务渠道,提高课后服务质量,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从保障上发力,健全教学管理规程,优化教学方式,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完善评价体系,严禁下达升学指标或片面以升学率评价学校和教师;深化高中招生改革,规范普通高中招生秩序,杜绝违规招生、恶性竞争;完善家校社协同机制,推进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建立“双减”工作专门协调机制,开展全面排查整治,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依规严惩重罚。

  专栏1 学生全面发展1 6促进项目

  思政课创新行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统筹整合学校党的建设。将立德树人覆盖到课上课下、网上网下、校内校外,推进教学、管理、服务等部门协同联动,挖掘育人元素、建立责任清单、强化工作举措,共唱育人合奏曲。

  德育融通行动。改进德育方式方法,开展喜闻乐见、入脑入心的德育活动。强化基本礼仪、基本规则、基本要求等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加强品德修养教育,强化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法治意识养成。

  智育提升行动。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施教学,确保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业质量标准。加强青少年科技教育,统筹课堂学习和课外实践,加强实验教学,建设书香校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升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

  体育固本行动。全面强化学校体育工作,强化对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测评。广泛开展校园普及性体育运动,定期举办学生运动会或体育节。开展好学校特色体育项目,大力发展校园足球,开展传统体育项目进校园活动,让每位学生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健全学生视力健康综合干预体系,保障学生充足睡眠时间。

  美育浸润行动。严格落实音乐、美术、书法等课程。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支持高雅艺术和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帮助每位学生学会1至2项艺术技能、会唱主旋律歌曲。广泛开展校园艺术活动。鼓励学校组建特色艺术团队,办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

  劳动教育清单行动。落实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中小学劳动教育课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职业院校开设劳动专题教育必修课,不少于16学时。鼓励学校结合校本实际,突出校本特色,“一校一策”建立《校级劳动清单》。以“一生一单”形式与家长签订承诺书,建立《家庭劳动清单》,促进家校劳动教育联动。与社区建立《社区劳动清单》,开展社区志愿服务。

  专栏2 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示范区建设

  推进《淮北市普通高中育人模式创新及学校转型的实践研究成果推广应用工作方案(2020-2023)》落实。在目标定位上,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教育改革总体部署文件的指导意见,借鉴具有新时代价值的成果经验,提升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开创新时代淮北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结合淮北实际,二次研究、开发、推广应用北京十一学校的成果,进行创造性转化。在北京市十一学校育人模式创新及学校转型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采用1 n模式(北京市十一学校 淮北市普通高中),在淮北市普通高中同步推进课程改革、课堂改革、教育评价改革、招生考试改革等。对淮北市省示范高中、普通高中、民办高中、农村高中等推广应用操作进行个性化指导。完善组织、经费等保障机制。围绕目标,聚焦任务,构建市、区县、校协同推进的联动机制,确保示范区与省对标,示范校与示范区对标。

  (二)推进区域基础教育快速协调发展

  1.提高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水平。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大力发展公办园,充分发挥公办园保基本、兜底线、引领方向、平抑收费的主渠道作用。加大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建设力度,提高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学前教育中的占比,加强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幼儿园,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面向大众、收费合理、质量合格的普惠性服务。加强对幼儿园的管理与监督,实现幼儿园监管全覆盖,确保幼儿安全,不断提升科学保教水平。

  2.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迈上新台阶。坚持以县(区)为主,着力区域推进,形成统筹规划、典型引路、严格标准、实事求是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深化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全面落实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教师编制标准、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基本装备配置标准统一,实施义务教育学校薄弱能力提升工程,努力实现办学条件标准化、资源配置均等化、办学行为规范化、教育教学优质化。落实《淮北市重点发展区域中小学布局规划(2020—2035年)》,完善新城区教育公共服务功能。合理有序扩大城镇学校学位供给,全面消除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问题。以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区)为抓手,高标准提升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配置水平,推动相山区、濉溪县顺利通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区)国家级评估验收。

  3.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深入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扎实做好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工作。主动对接新高考、新课程、新教材,稳妥有序推进高考改革,继续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省示范校建设工作,重点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和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构建选课走班教学管理机制,实施行政班与教学班、班主任制和导师制有机结合的班级管理制度。继续实施普通高中改造计划,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完成淮北市第一中学新校区、淮北市烈山区华东师大港利实验学校、濉溪县南部次中心示范高中建设。积极实行普职融通,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机会。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九游会俱乐部j9入口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9373.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