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设置数量计算指标中,人口密度大的取下限,人口密度小的取上限。
依据环卫工人的清扫保洁服务半径测算,考虑到环卫工人作息场所面积较小,并结合马鞍山实际情况,按大多数按租用进行考虑,少部分可依托转运站进行建设,并且近期按照30个/年设置。
本次规划按照“20站 248点”的环卫驿站、环卫工人休息点布局,其中环卫驿站改建转运站11处、新增9处,环卫工人休息点保留98处、新增150处环卫工人休息点。
环卫驿站分布表
类型 名称 数量
改造环卫驿站 金安佳苑、花禾佳苑、湖东、山南、珍珠园、微山、马钢花园、御景园、向山、新市、薛镇 11
新建环卫驿站 慈湖、红东、阳湖、银黄、三台、城东、博望、濮塘、丹阳 9
环卫清扫、保洁工人作息场所配置表
规划片区 场所数量(个)
中心城区 103
银塘镇 15
濮塘镇 3
向山镇 5
博望镇 18
丹阳镇 6
新市镇 1
合计 150
专用环卫作息场与公共厕所、转运站等环卫设施合建。在作息场所选址较难的地方,政府需拨一部分资金在街边租用或购买商品房作为作息场所,该房不能住人,不得改作它用。单独设置的作息场所(非租用型及“爱心驿站”),每处建筑面积不低于60平方米。并在周围留有不小于20平方米的空地面积,用于小型车辆停放及环卫工具存放。同时,达到此类标准的作息场所比例应不低于50%。在人行道上设置作息场所,不能阻碍行人行走和单车过往,确保人行道通畅,环卫工具房应与人行道路周边的环境相协调,美观大方、并能同时满足环卫工人休息、小型车辆停放及环卫工具存放的要求。在城市绿地设置作息场所,其外观、材质、尺寸应符合绿地的特点。
11.6分类收集箱规划
分类收集箱设置间隔满足以下规定:商业、金融业街道以50~100米为间距设置,行人多则设置密度高。主干路、次干路、有辅道的快速路以100~200米为间距设置。支路、有人行道的快速路以200~400米为间距设置,行人少、密度小。
根据《马鞍山市城市总体规划》,规划马鞍山市市区近期城市道路总长度为1180公里,远期总长度为1278公里。计算得出马鞍山市需设置1.2万组分类收集箱。
11.7 大件垃圾处理规划
按照《大件垃圾收集和利用技术要求》(gb/t25175-2010),大件垃圾是指重量超过5公斤,或体积大于0.2立方米,或长度超过1米,整体性强、需要拆解后再利用或处理的废弃物,包括废家用电器和家具等。
现状马鞍山市无专门场所放置,一些居民就随处扔,楼道、小区角落、街边,甚至内河里都可看到这些大件垃圾。大件垃圾应先进行无害化处理后再资源化利用,并与其他生活垃圾分开储存和分类收运。
本次规划在资源综合利用中心内设置1处大件垃圾处置及综合利用中心。市区内结合环卫综合体共建设3处大件垃圾处置站,此站点可在综合处置利用中心建成前,作为区级处置站点,综合处置利用中心建成后,作为大件垃圾暂存点使用。暂存点的大件垃圾由专业的公司转运至资源综合利用中心进行拆解利用。
11.8 绿化修剪木材处理设施布局规划
绿化垃圾是指落叶、枯枝以及城市绿化美化和郊区林业抚育、果树修剪作业过程中产生的树木枝干、草屑及其他修剪物等生物质废弃物。
随着城市绿化建设的大力推进,每年产生的绿化垃圾总量日益庞大。城区绿化垃圾处理一般是填埋,但同等重量的绿化垃圾是生活垃圾体积的5到7倍,极其浪费土地资源;焚烧,又加剧环境污染。其实将绿化垃圾回收处理,进行循环处理,既能有效缓解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更能变废为宝。
因此,本次规划在市区结合新建的环卫环卫综合体增设切枝机,将垃圾转运站作为园林废弃物收集站,负责收集、粉碎、打包绿化垃圾,结合环卫综合体共设置3处绿化垃圾废弃物收集站。并在规划的资源综合利用中心内设置1处绿化废弃物处置中心,将绿化垃圾再作二次粉碎、发酵、成品包装处理成为营养土等。
第十二章 智慧环卫规划
智慧环卫是依托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以及大数据相关技术,对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所涉及到的人、车、物、事进行全过程实时监管;对城市垃圾产生量进行分析预测;合理设计规划环卫设施及作业模式,提升环卫作业质量,降低环卫运营成本,推时垃圾分类进程,用数字评估优化城市环卫管理工作实效。
结合国内城市智慧环卫建设经验与马鞍山自身情况,规划提出在数字城管系统基础上,搭建马鞍山智慧环卫平台,主要包含环卫指挥调度中心建设与环卫信息采集体系建设。
(1)环卫指挥调度中心
利用专线网络将各相关信息数据集中汇总、显示、实时分析、确定评价,并反馈给责任部门,进行实时有效的指挥与调度。并且,通过数据的收集,可以在特定的条件下,将可能发生或需要及时处理的问题进行重要提醒,通过手机app、c/s客户端、b/s客户端、短信、微信等通信手段,将信息及时的传递给管理人员。
环卫指挥调度中心通过日常工作情况的汇总报表、巡查人员考评数据、突出事件处理及时性等指标通过科学公平客观的分析报告及趋势分析图表,得出相关结果,为决策支持提供数据支撑,并将监管责任到人。
(2)环卫信息采集体系
主要通过智能终端 移动互联网 云平台多种手段对人、车、物、事的相关信息数据进行采集、并传输至环卫指挥调度中心,主要包含以下部分:
①垃圾终端处置监控网络
中转站以及垃圾焚烧厂、填埋场等终端处理设施的进出垃圾量,对设施运行情况、渗滤液情况进行监控,对数据进行统计、上传,对异常情况报警等。
②高清视频监控网络
通过高清视频监控网络,对环卫各站点、基地进行有效的监控,进行实时监督、调度。同时,可与市交管、治安、城管部门的实时监测系统进行数据对接,可对社会运输车辆(工程、货运、渣土、垃圾运输车等)的意外抛洒行为进行及时的定位跟踪及处理,也可对小区、工地、施工单位进行定点跟踪,记录进出车辆的状态,做到24小时实时监控,重点对垃圾清运等车辆进行实时监控、存储并上报平台,实现城区卫生环境不留卫生死角。
③车载视频监控、定位平台
基于卫星定位、远程无线视频传输以及信息汇总为主的一套智能管理监控系统,针对环卫系统的不同车型进行不同的安装方式。实现为每一辆作业车辆规划作业任务,对车辆行驶情况的实时监控,以及对车辆一段时间段内的运行情况,以及工作情况进行统计查询。对车辆的突发事件能够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针对超速、超时停泊、油耗异常等事件,智能系统可自动形成预警,并在每日下班前生成考核评价。通过智能化改造,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油耗成本,减少重复路线情况,优化作业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