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长兴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全面贯彻国家、省市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深入开展“六创六比六看”行动,比学赶超、争先创优,聚力做大经济总量、调优产业结构、增强创新动能,全县经济运行稳进向好,供给需求协同改善,民生保障稳步提升,“富美长兴”建设步伐更加坚实。
一、综合
国民经济。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为893.9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6.5%。其中,第一产业绝对值40.73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绝对值436.75亿元,增长5.8%;第三产业绝对值416.50亿元,增长7.5%,三次产业占比为4.5:48.9:46.6,第三产业对gdp增长贡献率为51.1%。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为131275元,增长6.2%。
民营经济。年末规上工业民营企业901家,占规上工业企业的90.7%,全年实现增加值295.4亿元,同比增长12.3%,高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3.8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的77.3%,同比提高2.6个百分点。全年民营企业进出口总额160.37亿元,占全县进出口总额的49.0%。年末登记在册经营主体9.96万户,其中私营企业2.93万户,分别增长15.6%、16.4%。
财政。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7.22亿元,同比增长6.5%,其中税收收入75.19亿元,增长0.2%,占比为86.2%。税收收入中,增值税为34.05亿元,增长16.5%,企业所得税为13.51亿元,下降11.3%,个人所得税为4.25亿元,下降44.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9.98亿元,增长2.4%,其中公共安全、教育、科学技术、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城乡社区等各类民生支出90.54亿元,增长2.5%,占总支出比重为75.5%。
金融。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669.53亿元,同比增长18.5%,其中住户存款余额802.55亿元,增长20.8%。年末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819.15亿元,增长20.0%,其中住户贷款余额615.52亿元,增长10.3%;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1194.11亿元,增长25.4%。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不良率为0.27%,与年初持平。
表一 存贷款余额主要情况表
单位:亿元
项目 2023年年末 比年初增减
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 1669.53 261.15
#住户存款 802.55 137.99
项目 2023年年末 比年初增减
#非金融企业存款 640.91 101.78
#广义政府存款 200.05 19.38
#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 25.28 1.88
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 1819.15 302.91
#住户贷款 615.52 57.55
#消费贷款 271.27 0.07
#经营贷款 344.25 57.48
#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 1194.11 241.75
#短期贷款 472.43 84.43
#中长期贷款 642.5 135.32
#票据融资 79.17 22.01
企业上市。年末境内外累计上市公司11家,ipo融资总额22.96亿元。其中,主板5家,占全市主板总数的15.0%,位居全市第4;创业板4家,占全市创业板总数的30%,位居全市第2;科创板1家,占全市科创板总数的33.3%;北交所1家,是全市唯一;新三板挂牌企业16家,占全市新三板挂牌企业总数33.3%,位居全市第1。
二、农业
农业经济。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4.6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5.4%,粮食播种面积42.83万亩,增长0.2%,产量18.72万吨,增长1.3%;经济作物播种面积29.37万亩,其中油料作物播种面积5.83万亩,总产量9426吨。现代农业成效明显,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1.83万亩,绿色食品基地共3.6万亩,新增绿色食品36个。
表二 分行业产值情况
单位:万元、%
行业名称 2023年 比上年 、-
合计 746606.73 5.4
其中:农业 501587.75 3.0
林业 50826.86 5.5
牧业 50722.60 30.5
渔业 117327.92 6.2
农林牧渔服务业 26141.60 7.8
农业基础条件。全年农林牧渔业用电6954.11万千瓦时。农业物质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年末拥有农机总动力39.7万千瓦,耕作机械动力8.92万千瓦,机耕面积45.27万亩,机收面积42.42万亩。省级数字农业工厂试点建设4个,省级未来农场1个,市级未来农场8个。竣工验收圩区1片,共2.27万亩;中小流域整治43.39公里,整治山塘5座。
农业现代化。严格保护好25.02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累计创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3个,建成通过验收2个、国家级特色农业强镇1个、省级特色农业强镇2个,农产品地理标志累计4个;强化“三品一标”建设,新认定绿色食品36个,有效期内绿色食品138个;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工程累计2个;累计认定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4个。
和美乡村。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行政村覆盖率100%,创成省级高标准示范村65个,市级标杆村全覆盖。深化和美乡村“五美联创”,创成省级美丽乡村示范乡镇3个、特色精品村7个、和美乡村示范村(未来乡村)5个、历史文化(传统)村落4个,市级组团式未来乡村2个、县级直创精品村5个。健全“四治融合”乡村治理机制,累计建成省级善治(示范)村137个、清廉村居荣誉2个镇、1个村。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和高素质农民培训1097人。100%的行政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20万元且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上;低收入农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