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23日
2022年,是非同寻常,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等突发因素的冲击,全市上下认真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锚定“走在前、开新局”,紧扣“坚持战略引领、推动共同富裕”主旋律主思路,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纵深推进“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三年攻坚突破行动,深入实施“六大提升工程”,培优育强“四大支撑”,全市经济总体呈现“稳中有进、质效双升”的良好发展态势。
一、综合
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初步核算,全市生产总值实现2039.0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4.32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804.05亿元,增长4.4%;第三产业增加值1040.67亿元,增长4.4%。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9.5:39.4:51.1。
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城镇新增就业3.76万人,其中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1.59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3584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2514人,低于控制目标。举办“枣庄—高校人才直通车”等招聘活动22场,落实大学生创业引领1105人、青年见习1623人。
物价水平温和上涨。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2%。其中,消费品价格上涨1.9%,服务项目价格下降0.1%。
表1 2022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上年为100) | |
指标 | 全市 |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 101.2 |
#食品烟酒 | 101.2 |
粮食 | 105.1 |
鲜菜 | 97.3 |
衣着 | 99.6 |
居住 | 100.7 |
生活用品及服务 | 100.0 |
交通通信 | 104.0 |
教育文化娱乐 | 100.1 |
医疗保健 | 101.1 |
其他用品及服务 | 101.8 |
二、重点战略
“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成效显著。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1.6%,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24.3%,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增长18.0%,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7.8%,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42.3%。以“链长制”为抓手培育壮大“6 3”现代产业体系,精密部件、医药健康等4个产业入选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精工电子、康力医疗等4家企业获评省“十强”产业集群领军企业,辛化硅胶荣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突出锂电产业首位度,设立总规模 200亿元的新能源产业基金,成功举办国际锂电产业展览会,锂电企业发展到101家。
“双十镇”建设加快推进。坚持把发展镇域经济摆在首要位置,围绕“6 3”现代产业体系,立足各镇资源禀赋,集中打造主导产业,10个示范镇共培育优势特色产业集群18个,产业集群企业营入共计926.48亿元,比上年增加87.75亿元,增长10.5%。
“山水林田大会战”稳步实施。扎实开展“山水林田大会战”中期攻坚,创建省级美丽幸福示范河湖 13 条,植树造林 1.6 万亩、绿化彩化荒山 7769 亩、整治河道 103 公里、修复湿地 2155亩,绘就“青山拥城、绿道环城、翠湖润城”的生态画卷。
动能转换持续加快。“四新”经济增加值617.38亿元,比上年增长11.9%,“四新”经济增加值总量占gdp比重达到30.3%,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年末实有市场主体51.2万户,增长4.3%。设立登记各类市场主体5.9万户,其中企业2.2万户;个体工商户3.6万户。新增“四上”企业782家。
绿色低碳发展不断推进。pm2.5、pm10平均浓度为41、76微克/立方米,比上年改善8.9%、8.4%。优良天数比例平均为66.3%,比上年改善1.6个百分点,优良天数比上年增加6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浓度稳定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水平。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平均为4.6,比上年改善3.4%。7个国控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到100%。万元gdp能耗下降6.0%。关停30万千瓦以下燃煤机组6台,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