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多重超预期困难挑战,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上下齐心、攻坚克难,积极应对风险挑战,持续巩固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全年经济总量迈上千亿新台阶,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一、综合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初步核算,2022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14.81亿元,突破千亿大关,可比价增长4.8%。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42630元,按2022年全年美元兑人民币平均汇率1:6.7261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1205美元。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96.08亿元,增长3%;第二产业增加值509.31亿元,增长5.8%;第三产业增加值409.42亿元,增长3.9%。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0:50.4:39.6调整为9.5:50.2:40.3。
二、农业
农业生产持续增强。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71.32亿元,增长3.2%。其中,农业总产值65.63亿元,增长4.7%;林业总产值1.88亿元,增长4.3%;牧业总产值19.44亿元,增长0.3%;渔业总产值73.27亿元,增长1.42%。
2022年主要农副产品产量情况
产品名称 |
单位 |
产量 |
比上年增长(±%) |
粮食 |
吨 |
844549 |
0.1 |
油料 |
吨 |
15530 |
3.9 |
蔬菜 |
吨 |
695675 |
5 |
水产品 |
吨 |
236293 |
2.5 |
生猪出栏量 |
万头 |
26.8 |
22.9 |
家禽出栏量 |
万只 |
2330.92 |
-9.4 |
绿色农业成效明显。粮食总产84.45万吨,实现“十八连丰”。新建高标准农田10.3万亩,高效节水灌溉0.36万亩,主要农作物农机化水平达95%以上,全市绿色优质农产品占比达91.04%。创新探索高标准农田、粪肥还田和秸秆离田的“三田”融合模式,“三田”融合规模9.26万亩,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98.5%,全市粪肥和秸秆产业规模1.2亿元。全国首单腐熟粪肥(沼液)还田利用种植保险落地高邮,完成粪肥沼液还田10.11万亩。新入选农业品牌目录省级1个,建成省级农业品牌7个、绿色食品品牌17个。建成规模乡村休闲观光与乡村旅游农业主体35家,年收入在4.4亿元以上,全年农业电商销售额突破22亿元。创建1个生态宜居美丽示范乡镇(菱塘回族乡),12个生态宜居美丽示范村。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稳中有进。全市686家规上工业企业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174.18亿元,增长13.7%。产值超亿元以上企业达191家,其中超10亿元以上企业达15家。实现营业收入1112.3亿元,增长10%;实现利税总额60.66亿元,下降9.3%;利润总额37.69亿元,下降10%。营业收入利润率达3.4%。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达95.8%。工业入库税收27.7亿元,增长0.6%;工业开票销售1310.64亿元,增长12.3%。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75家,工业经济发展的后劲不断增强,有力支撑全市经济可持续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势头良好。推进聚才创新工程,入选省级科技副总27人,获批省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全市当年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11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50.8%。
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情况
产品名称 |
单位 |
产量 |
比上年增长(±%) |
纸制品 |
吨 |
217 |
-42.9 |
小麦粉 |
吨 |
176588 |
14 |
纱 |
吨 |
32994.02 |
-6.8 |
服装 |
万件 |
3698.44 |
-1.9 |
鞋 |
万双 |
975.25 |
-17.1 |
纤维板 |
立方米 |
106203.4 |
17.1 |
单晶硅 |
千克 |
6226659 |
12.4 |
太阳能电池(光伏电池) |
千瓦 |
7707908 |
41.6 |
塑料制品 |
吨 |
29066.6 |
-6.5 |
水泥 |
吨 |
78483 |
-33.8 |
粗钢 |
吨 |
1963662.42 |
-5.1 |
商品混凝土 |
立方米 |
1097402.99 |
-11 |
中小型型钢 |
吨 |
1869000.13 |
32.2 |
交流电动机 |
千瓦 |
96900 |
-11.5 |
光电子器件 |
万只(片、套) |
442881 |
-21.5 |
电力电缆 |
千米 |
525715.99 |
2 |
铅酸蓄电池 |
千伏安时 |
3013998.91 |
2.9 |
灯具及照明装置 |
套(台、个) |
1929173 |
-6.5 |
电动机 |
千瓦 |
151781 |
-38.8 |
冷冻水产品 |
吨 |
8895.53 |
-31.5 |
建筑业稳定健康发展。全市实现建筑业企业总产值1528亿元,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341亿元,增长2.6%;实现税收收入8.33亿元。产值超10亿元企业16家,其中超百亿元4家。外埠施工产值达983亿元。扬州市华联装璜广告有限公司等公司承建的8个项目获中国建筑工程装饰奖,并有10个项目获省级优质工程;江苏瑞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公司承建的2个项目获全国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标准化施工工地,并有45个工地被评为省文明工地。不断推进建筑业现代化,预制构件工厂投产,装配式施工面积达32.3万平方米。全市现有各级各类资质建筑业企业793家,其中特级总承包资质企业3家,一级总包企业17家,二级总包企业44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