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横峰县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守住了“无疫横峰”,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县经济呈现持续稳定恢复态势,生产需求全面回升,质量效益稳步提高,社会民生持续改善,主要经济指标保持较快增长,顺利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综合
2021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gdp)100.8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8.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42亿元,可比增长6.9%;第二产业增加值54.02亿元,可比增长8.0%;第三产业增加值41.39亿元,可比增长10.2%。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8.2:52.0:39.8调整为5.4:53.6:41.1,其中第三产业比重提高1.3个百分点。
2015年与2021年三次产业结构图
二、农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76617亩,比上年增长0.04%;油料种植面积45207亩,同比增长18.8%;豆类种植面积6795亩,同比持平;蔬菜种植面积33315亩,同比增长6.3%。
全年粮食总产量80500吨,比上年增长0.93%;油料产量5663吨,同比增长35%;蔬菜产量72454吨,同比增长6.9%。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21年全部工业增加值51.6亿元,可比增长8.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7%,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其中:股份制企业增长11.7%。轻工业增长12.9%,重工业增长11.7%。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2.4亿元,同比增长9.5%。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9家,实现总产值6.3亿元,同比增长10.7%。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50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8%。按产业划分来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同比增长649.8%;第二产业完成投资同比增长16.5%;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同比下降5.9%。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37.4%。全县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5.3%;商品房销售额同比下降18.9%。2021年全县商品房均价5817元/平方米。
五、国内贸易
2021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3亿元,同比增长18.1%。其中,县城市场消费27.7亿元,增长16.9%;乡村市场消费13.6亿元,增长20.5%,乡村市场消费速度快于县城市场消费。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32.3亿元,增长17.8%,住宿餐饮业零售额9.0亿元,增长18.9%。
六、对外经济
2021年,实现外贸出口总额4838万元,增长132.3%。全县实际利用省外2000万元以上实际进资64.9亿元,同比增长9.1%。实际利用外资8152万美元,同比增长9.0%。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2021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5.5亿元,同比增长23.5%。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6281万元。其中,邮政业务总量2728万元;电信业务总量13553万元。年末全县移动电话及互联网用户总数达到229238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165452户;互联网用户63786户。
2021年,全年全县接待旅游人数874.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3.9%;实现旅游总收入46.8亿元,增长33.4%。
八、财政金融保险
2021年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15.8亿元,同比增长14.1%。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7亿元,同比增长2.8%。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6.3亿元,同比下降7.9%。
2021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29.37亿元,较年初增长8.21%;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93.62亿元。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29.86亿元,较年初增长11.18%。
2021年末,全县财产保险和人寿保险2家公司全年实现保费收入11551万元,增长5.17%。其中,财产保险公司保费收入5861万元,增长3.78%;人寿保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5690万元,增长0.06%。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4640万元,增长15.94%,其中:财产保险公司已决案赔付4260万元,增长17.16%;人寿保险公司赔付支出380万元.增长0.15%。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2021年全县共有基础教育校(园)164所(含小学教学点),其中:幼儿园74所、小学49所、小学教学点24所、普通中学11所,职业中学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全县在岗教职工2792人,其中公办幼儿园459人、小学1160人、初中718人,高中455人。全县中小学校在校学生总数36021人,其中普通高中5655人,职业高中2281人,初中11214人,小学16836人,特殊教育35人,全县在园幼儿6626人。
2021年横峰县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44.31%,位居全市第2位。
全县获批2家高新技术企业。申报了重点新产品3个。
现有国家级技术创新平台:独角兽企业1家、星创天地1家、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个。现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专业性技术创新平台5个、科技创新创业服务机构3个和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获批省级院土工作站1个、省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众创空间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