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新时代新征程中极具挑战、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多重超预期困难挑战,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迎接党的二十大、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实现稳中有进,聚力答好“六张时代新答卷”,“品质活力、强富美优”新周村现代化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一、综合
经济总量稳步增长。根据县级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2年全区生产总值为251.2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0.32亿元,同比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08.19亿元,同比增长0.3%;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32.69亿元,同比增长3.7%。三次产业占比调整为4.1:43.1:52.8,第三产业占比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
2021—2022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全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34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796人,困难群体再就业1161人。扎实落实“人才金政50条”“技能兴淄26条”等措施,着力为各类人才提供生活、工作、创业的全方位优质服务,不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物价水平温和上涨。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3%。八大类消费品价格“五升三降”。其中,交通和通信类上涨5.6%,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3%,食品烟酒类上涨1.8%,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9%,居住类上涨0.3%;医疗保健类下降0.1%,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下降0.6%,衣着类下降2.5%。
2022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上年同期=100)
指 标 | 全 年 |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 101.3 |
食品烟酒 | 101.8 |
衣着 | 97.5 |
居住 | 100.3 |
生活用品及服务 | 100.9 |
交通和通信 | 105.6 |
教育文化和娱乐 | 99.4 |
医疗保健 | 99.9 |
其他用品和服务 | 103.0 |
“双招双引”成效明显。深化“六个一”平台招引新机制建设,设立“招商地图·云上选址”服务平台,全区省外到位资金48亿元、新引进过亿元产业项目30个。坚持高端人才引领,2人入选泰山产业领军人才、7人入选齐鲁系列人才,柔性合作高层次人才39人、外国专家14人。选聘北京科技大学、山东理工大学等42名专家教授担任企业“科技副总”。评选“周村英才计划”5人、“周村和谐使者”10人、“周村金牌工匠”10人,获批齐鲁首席技师1人、市首席技师工作站1家。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开展营商环境创新突破行动,推进135项“一号改革工程”优化营商环境任务、30项“以评促转”重点任务。成立“齐好办项目管家”镇(街道)工作室10个,深度推行重点项目“先建后验·承诺即开工”机制,推出“周村云咨询”,在社区便民服务站等多场景布设“政务服务驿站”,投放40台“一网通办”集成式自助终端,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建设周末预约系统、市场主体态势分析平台、亲商助企服务平台“一系统两平台”,实现政务政策、数据信息“一站式”梳理。
人口总量基本平稳。年末户籍人口270905人(不含文昌湖区)。全年出生人口1370人,出生率5.01‰,出生人口性别比110.4(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死亡率15.89‰;自然增长率-10.88‰。
二、高质量发展
新旧动能加速转换。构建文旅产业和“1 3 4”产业体系,深入推进产业链“链长制”,延链做强智能装备、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等8条重点产业链,支持“链主”企业提质增效、扩能升级。“四强”产业增加值、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四新”经济占比分别达到72.6%、67.4%、43.3%。新增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1家、专精特新“小巨人”5家、省制造业单项冠军和省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3家、省瞪羚企业8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2家。恒利纺织入选省级“绿色工厂”和“智能工厂”;全面完成5g基站三年建设任务,累计建成5g基站超过700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