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来宾市与全国全区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一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市委“聚力壮大产业、有效巩固衔接、全面加速提质、守住风险底线”工作思路,积极应对疫情反复、宏观政策调控、市场预期不高、生产要素保障压力大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坚持打好“七场硬仗”,奋力巩固经济向好发展成果,国民经济持续加快恢复,主要指标保持稳定增长,质量效益稳步提升,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实现了“十四五”起步就要提速、开局就要争先的目标要求。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生产总值[2](gdp)832.8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5%,两年平均增长[3]5.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95.61亿元,增长6.2%;第二产业增加值238.85亿元,增长6.2%;第三产业增加值398.42亿元,增长15.2%。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23.5%、28.7%和47.8%,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5.0%、16.6%和68.4%。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0091元,比上年增长10.5%。
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268.51万人。全市常住人口[4]207.7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06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77.4%,其中城镇人口102.04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9.11%,比上年末提高0.58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1.97万人,出生率9.68‰;死亡人口1.66万人,死亡率7.95‰;自然增长率1.73‰。
全年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21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4.19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04%,比年度控制数4.1%低1.06个百分点。
全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0.5%。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中,交通与通信类上涨2.3%,医疗保健类上涨2.2%,教育文化和服务类上涨1.9%,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1.3%,衣着类上涨1.2%,居住类上涨0.9%,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6%,食品烟酒类下降1.8%。
经济新动能加速壮大。全年全市新开业和成长“规上”法人单位[7]180家,比上年增加22家,增长13.9%。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4.2%。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8]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从无到有,实现成倍增长,对规模以上服务业增长的贡献率接近90%。全年高技术产业投资[9]比上年增长61.9%。全年新能源汽车销售额比上年增长90.6%。全年新登记市场主体2.36万户,日均新登记64.5户,其中日均新登记企业12.7户。年末市场主体总数达13.69万户,比上年增长9.4%。
二、农 业
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36.18亿元,比上年增长7.1%。其中,农业产值209.68亿元,增长2.5%;林业产值26.64亿元,增长7.5%;牧业产值73.94亿元,增长19.4%;渔业产值8.39亿元,增长3.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7.53亿元,增长9.0%。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03.40亿元,增长6.3%。
全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153.84千公顷,比上年增加0.39千公顷;甘蔗种植面积119.26千公顷,减少0.14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7.70千公顷,增加0.74千公顷;蔬菜种植面积76.10千公顷,增加1.58千公顷;果园面积73.59千公顷,增加1.53千公顷;木薯种植面积5.42千公顷,减少0.37千公顷;桑园面积24.79千公顷,增加0.09千公顷。
全年全市粮食产量72.36万吨,比上年增加1.03万吨,增长1.5%,其中稻谷产量54.73万吨,增长0.02%;玉米产量14.62万吨,增长7.9%。
全年甘蔗产量1066.25万吨,减少5.5%;油料产量4.00万吨,增长0.3%;蔬菜产量(含食用菌)173.46万吨,增长3.9%;园林水果产量167.58万吨,增长15.9%。
全年全市猪牛羊禽肉产量15.88万吨,比上年增长23.6%。其中,猪肉产量10.70万吨,增长43.3%;牛肉产量1.05万吨,增长3.8%;羊肉产量0.27万吨,增长9.8%;禽肉产量3.31万吨,下降5.9%。禽蛋产量0.41万吨,增长8.4%。牛奶产量0.88万吨,增长37.6%。全年生猪出栏138.87万头,增长36.6%。年末生猪存栏86.40万头,比上年末增长16.8%。全年蚕茧产量5.21万吨,增长9.6%。
全年全市水产品产量6.13万吨,比上年增长3.9%。
全年全市木材产量356.91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3.6%。松脂产量1.46万吨,下降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