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面对异常复杂的国际环境和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复杂局面,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上下全面落实“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牢牢把握“六大战略支点”,紧紧围绕“打造一双王牌、做足两篇文章,努力建设最精最美双牌”发展目标,主动作为、顶压前行,付出艰辛努力,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稳中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一、综合

  经济发展企稳回升。2023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93.44亿元,同比增长3.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46亿元,同比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35.27亿元,同比增长2.5%;第三产业增加值36.71亿元,同比增长5.3%。

  经济结构有所优化。全县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的23.3:38.1:38.6调整为23:37.7:39.3,三产业所占比重有所上升,升高0.7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10.30亿元,同比增长9.74%,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6.6亿元,同比增长5.06%。累计入库税收收入4.69亿元,同比增长4.04%,非税收入1.9亿元,同比上升7.68%。上划中央“两税”(增值税和所得税)2.78亿元,同比增长25.21%,上划中央所得税0.18亿元,同比下降49.27%。全年财政总支出21.69亿元,同比增长6.51%。其中:财政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86亿元,同比增长6.51%;民生支出3.01亿元,同比增长27.8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63亿元,同比增长6.03%;教育支出3.28亿元,同比增长6.7%;农林水事务支出4.86亿元,同比增长7.5%;节能环保支出0.36亿元,同比下降50.3%;住房保障支出1.04亿元,同比增长14.85%;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66亿元,同比下降17.74%;科学技术支出0.75亿元,同比增长24.44%;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0.26亿元,同比增长0.35%,城乡社区支出1.01亿元,同比增长72.85%。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中有增。2023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3.09亿元,同比增长3.7%,其中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1.63亿元。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5.6亿元,同比增长3.8%,其中:农业产值6.8亿元,同比增 1.7%;林业产值22.9亿元,同比增长8.5%;牧业产值11.6亿元,同比增长-3.7%;渔业产值1.12亿元,同比增长0.2%;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3.01亿元,同比增长8.6%。

  2023年,粮食作物种植总面积21.9万亩。其中,谷物面积18.83万亩,豆类面积1.13万亩,薯类面积1.95万亩;稻谷面积15.99万亩,其中早稻6.5万亩,中稻和一季晚稻面积3.47万亩,双季晚稻面积6.02万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中,糖料面积0.04万亩,油料面积4.93万亩,烟叶面积0.06万亩,蔬菜面积9.59万亩。

  2023年全县生猪出栏30.43万头,牛出栏3.98万头,羊出栏30.01万只,家禽出栏253.64万羽。年末生猪存栏19.93万头,牛存栏7.63万头,羊存栏20.07万只,家禽存栏195.22万羽。

  2023年新增市级龙头企业5家,共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4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9个;减少二品一标农产品认证个数6个,累计14个;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0.45万亩农业机械拥有量达到3.67万台(套),总动力达到20.49万千瓦,机耕面积20.83万亩,机收面积15.06万亩,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6.45%,同比增长8.9%,农机作业总产值达到0.34亿元;农机生产安全事故“零”发生;全年争取农机购置补贴355.5亿元,推广新型实用农机具24台(套);截止2023年共建成“平安农机示范乡镇”11个、“平安农机示范村”41个、“平安农机示范户”623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趋缓。2023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工业用电量30856万千瓦时,同比下降26.84%。

  工业经济效益有所下滑。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79.78亿元,同比下降4.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02亿元,同比增下降29.29%。

  建筑业利润大幅下滑。2023全年建筑业总产值10.69亿元,同比增长9.02%,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实现利润0.19亿元,同比下降93.3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61.3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2.64%,其中新开工面积41.1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73%。全县房屋建筑竣工面积37.0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1.72%。

  四、固定资产投资

  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形势向好。2023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0.9%。按经济类型分,国有投资下降55.1%,民间投资增长51.5%;按投资方向分,工业投资增长56.3%,工业技改投资下降4.8%,房地产投资下降0.5%,高新技术投资增长5%。

  房地产市场有所下滑。2023年全县商品房销售面积8.1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3.29%;商品房销售额3.01亿元,同比下降28.02%。

  五、国内贸易

  社会消费增速放缓。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49亿元,同比下降2.4%。 2023年,全县农产品网上零售额1.274亿元1.156,同比增长110.3%。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

  进出口总额平稳。2023年完成进出口总额13761万美元,同比增长2.9%。1-12月,实际利用外资20万美元。

  旅游业持续向好。2023年全年接待游客489.0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8.6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3.1%、73.14%。

  七、交通运输和邮电

  交通运输拓展加速。年末公路通车里程2002.849公里。高速公路27公里,国道52.01公里,省道144.043公里,县道315.16公里,乡道228.636公里,村道1236公里。全年实现全社会货物周转量14278万吨公里,旅客周转量3992万人公里。

  邮电通讯快速增长。2023年末固定电话用户4249户。移动电话用户共133569户,其中使用移动网53600户,使用联通网络34750户,使用电信网络45399户。年末互联网宽带用户数35008户。

  七、金融、证券和保险

  金融市场有序发展。2023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6.18亿元,较年初净增16.9亿元,同比增长21.32%。其中个人储蓄存款余额为74.82亿元,较年初净增9.66亿元,同比增长14.82%。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66.32亿元,较年初净增12亿元,同比增长22.1%。年末全县共有保险公司分支机构9家。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扎实推进。全县共有中小学校26所,其中:中学15所,小学11所;共有教师1733人,其中普通中学专任教师793人,小学专任教师940人;共有在校学生17779人,其中:普通中学在校学生8510人,小学在校学生9269人;职业教育学校1所,学生1710人;幼儿园41所,在园幼儿3210人,其中民办幼儿园34所,在园幼儿1444人。

  2023年,全县全年专利授权121件,数量与去年持平。高新技术企业24家,比去年增加7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9.28亿元,增长8.7%。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目前有公共图书馆1个,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279.4千册,群众艺术馆1个,剧场、影剧院1个,乡镇图书室、文化站27个;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1座,电视台1座。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2023年末全县实有卫生机构164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1046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159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478人,乡村医生中执业(助理)医生资格人员比例为34.8%。

  体育运动全面普及。2023年全县共有各类体育场地377个,其中体育馆1个,足球、篮球、排球场地158个,游泳池1个,综合房(馆)及专业训练房馆合计2个,室外专项体育场合计132个,其他体育健身场地83个;举办和参与上级全民健身活动15项次,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6.32万人。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增长速度放缓。2023年末全县总人口15.18万人,城镇化率50.33%,比去年高0.85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922人,出生率4.89,比去年同期上升1.25个千分点; 全年死亡人口1167人,死亡率 6.87‰,比去年同期上升0.65个千分点; 人口自然增长率-1.68‰,比去年同期上升0.9个千分点。

  居民收支稳定增长。2023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1884元,同比增长5.4%。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510元,同比增长4.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09元,同比增长5.6%;2023年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7255元,同比增长2.3%。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752元,同比增长3.9%,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201元,同比增长0.2%。

  社会保障力度持续提升。2023年全县养老、工伤、失业三项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总人数达到13.55万人次。其中: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11142人,工伤保险参保17160人,失业保险参保7200人。2023年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48784人,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34899人。

  1-12月全县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567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602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218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328人,募集就业见习岗位564个,高校毕业生就业392人,完成职业技能培训1365人,发放各类稳岗就业补贴1781.911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098万元,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602人。

  社会福利事业有序发展。2023年城市分散特困供养标准10140元/年/人,分散特困供养人数15人;农村分散特困供养标准6528元/年/人分散特困供养人数856人;截止2023年末,全县农村低保对象2234户4307人,其中兜底保障对象(低保户中的建档立卡贫困户)512户 1311人;2023年1-12月全县共计发放农村低保44744人次,发放农村低保金1105.4万元,月人均救助水平达到247元;2023年1-12月全县共计发放城市低保对象7773人次,发放城市低保金290.2万元,实际月人均救助水平达到373元;2023年1-12月,全县共发放特困供养13197人次,发放特困供养金748.76万元。

  十二、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2023年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5.3%、较2022年上升5.2%,2022年pm10平均浓度为41微每立方米,pm2.5平均浓度为26 微克每立方方米。省控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和双牌县城镇饮用水断面水质达标率100%。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减排60.02吨、9.18吨。

  生态屏障功能持续加强。2023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88.25%;全县共有8.94万人次以各种不同形式进行了义务植树,义务植树尽责率达91.7%。现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湿地公园、省级自然保护区各1家。

  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经营性安全事故0起,死亡0人,事故起数比去年减少6起。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人;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为8人;工矿商贸十万从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人。

  注:

  1.本公报所列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与分项合计不等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由于统计调查制度规定的调查范围变动、统计执法、剔除重复数据等因素,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相关指标增速及变化按可比口径计算。

  4.根据有关规定,对外贸易采用人民币计价。

  5.非统计直接直接直接口径的数据均来自县直相关部门数据。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九游会俱乐部j9入口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tjgongbao/huazhong/11109.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