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我们以“上进”争“上游”,发展后劲积蓄成势。直面经济发展涉滩之险、爬坡之艰、闯关之难,进一步树牢“三比三争”导向,激励全市干部在项目建设中比数量、比体量、比速度,从年头至年尾,项目工地遍布全市、机器设备昼夜不息,一派火热的建设场面,年度128个重点项目完工率、投资完成率,较2022年分别提高16.9、9.7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4%,近年来首次冲进运城前三;工业技改投资以85.4%的高速,位居运城第一。动员所有单位在推动发展中争资金、争项目、争荣誉,累计争得上级资金16.8亿元,同比增...
一年来,我们坚持建项目、添动能,发展基础更加夯实。招商引资全面升级。依托“自然资源、农副产品、生态文化、清洁能源、交通便利”五大优势,大力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战略,综合运用产业链招商、政策招商、政府招商等12 种招商方式(4),全力开展招商,全年共签约项目41个,协议总投资203.5亿元,开工率达91.89%。项目建设全面起势。66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6.88亿元,占计划投资的105.4%。环宇5000吨环保布袋建设、艾格蛋鸡养殖基地等16个项目建成投用;晨虹年产200万套新型汽车内饰材料建设项目即将投...
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82.86亿元,增长2.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6.3亿元,增长5.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5.02亿元,增长2.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35208元,增长4.8%;特别是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3006元,增长10.5%,全市排名第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66亿元,增长39.7%,全市排名第1。荣获国家和省市荣誉112项,获批全域旅游示范区、旅游度假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首批养老服务模范县、食品安全示范县五块省级“金字招牌”。县域活力竞相迸发、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工业转型势头强劲。深化“两个转型”,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未来产业布局培育。滚动实施总投资210亿元的37个亿元以上工业项目,龙纤特种纤维、皓昆耐火材料等9个项目竣工投产,博翔汇良特种石墨、恒晖环保固废利用等11个在建项目快速推进。中设华晋被列为省重点产业链“链核”和“潜在链主”企业,“履带板及大型矿山设备用铸件”获得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亚新科“发动机缸体缸盖”获得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中重卡发动机缸体缸盖铸件质量和规模位居世界前三。中信特装格润时代全球首款超级快充装载机在我县下线。...
——经济发展取得新成绩。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84.1亿元,增长6%,总量和增速均排名全市第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6亿元,增长0.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4.3亿元,增长1.9%;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9641元、18081元,增长6%、7.3%。经济运行保持了向上向好的积极态势。
——产业转型迈出新步伐。精品钢、碳基新材料、绿色建材、精细化工等4条重点产业链营业收入达到400亿元,高义钢铁入选国家绿色工厂、省级智能制造示范企业,高义钢铁、中信金石、...
这一年,我们抓项目、重招商,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牢固树立“项目是第一支撑”的理念,坚持全周期发力、全要素保障、全流程提速、全方位推动,全县121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1.6亿元,其中,16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1.1亿元。成功争取到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债及国家、省级资金6.77亿元,位居全市第4。招商引资完成市定任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31.7亿元,增长7.8%,全市排名第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50.2亿元,增长7.3%,全市排名第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6.8亿元,增长4%,全市排名第3;固定...
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9.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顺利完成市定约束性指标,经济实现平稳增长、质效双升。
招商引资多点突破。统筹运用产业链、专业镇、示范区三大抓手,以链聚商、平台招商、专班推进,签约项目29个,医药工业百强企业国药太极落户万荣,科技园区运营专家清控科创进驻示范区,森港金属、晋荣源建材、京博利新材料等一批新兴产业项目集中落地,高质...
(一)注重抢抓机遇、发挥优势,重大战略任务扎实推进。聚焦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运城重要指示精神,动态谋划实施包含243个项目、总投资836亿元的“双十工程”,完成投资20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完成率166.6%;黄河流域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个数和争取资金位居全省前列。启动《盐湖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修编,成立山西省运城盐湖保护利用研究院,持续开展“净湖行动”,盐湖独特的人文历史资源和生态资源绽放出新的光彩。积极参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实施6项主动性考古发掘项目,全省第1;举办了第三届中国考古学“西阴论坛”,文物保...
一年来,我们全力以赴抓经济、谋发展,以经济运行的稳步向好提升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决心。我们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全力打好经济增长主动仗。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7%,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5%,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2.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6.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1.5%,主要经济指标均好于上年,为高质量发展提质提速、赶超进位提振了信心、夯实了基础。
一...
一年来,我们强举措、破难题,经济运行稳中提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克难而上、聚力攻坚,顶住了多重因素交织叠加带来的经济下行压力,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9.1亿元,同比增长0.2%;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7.4%;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2.5亿元,同比增长1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4.8亿元,同比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7.5亿元,同比增长19.7%;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完成41444元、16650元,同比增长4.3%、9.3%,经济发展呈现稳中加固、稳中向好态势。
...
这一年,我们乘势而进,拼抢进位,经济总量挺进全省前十。我们抢抓疫情平稳转段的有利时机,把稳增长、拼经济摆在首位,全力以赴抓项目、谋发展,推动经济持续向好。全区生产总值完成476亿元,挺进全省第十位,增速8.6%,增量34亿元,占全市增量的五分之二。其他六项主经济指标三项绝对额位列全市第一。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28.8亿元,同比增长14.1%;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2亿元,同比增长4.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10亿元,同比增长8.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45596元,同比增长4.2%;农村居民人...
一是强融合聚动能,绿色转型成效凸显。锡崖沟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成功在即,王莽岭创建5a级旅游景区深入推进。6家景区跻身a级行列,三大文旅康养精品片区加速推进,66个重点项目全面收官。成功举办万里茶道—环中国自驾游集结赛、2023美丽中国·深呼吸小城环境与健康大会等全国性节庆赛事,全民全域全季文旅康养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一体推进中药材“扩规提质、补链强链、融合引流”全产业链发展,完成连翘基地种植抚育58万亩,高质量建设国家级道地药材特色产业集群项目,12个中药材提质项目投产达效,以文旅康养、中药材为核心的“...
过去一年,我们在审时度势中破冰破题,产业转型厚植新动能。加快构建“三个三”现代产业体系,主导产业支撑有力,年产原煤2657万吨、发电199.48亿度、产气8.26亿方,4座建设矿井全部开工建设,7座煤矿智能化建设项目稳步推进,大宁煤矿铁路专用线扩建工程开工建设,杜甲、蟒河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有序推进。优势产业量质齐升,蚕桑综合产值首破3亿元,陶瓷总产值达100亿元,“乔家窑”成功入选“中华老字号”,陶瓷琉璃和蚕桑专业镇成功入选市级十大专业镇,析城山景区晋升4a级景区,总投资15亿元的大析城山生态旅游项目成功与...
一是着力推动产业转型。全年煤炭产量1.47亿吨,先进产能占比达到91%。建成全国首个薄煤层气大规模开发项目,煤层气产量及增量保持全省第一。4个化工园区通过省级认定。晋钢集团入围“中国企业500强”。光机电产业如期实现产值“3年500亿”目标,入选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上榜“中国康养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20强市”,成为全省首个市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入选全国“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市。“晋韵堂”“乔家窑”被认定为中华老字号,填补了我市空白。高标准建成全国“千兆城市”,晋城光谷产业园入选省级数字经济示范园区。...
(一)坚持抓项目、帮企业,经济运行向上向好。突出项目“第一支撑”,滚动开展“三个一批”,实施重点项目1920个,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63.5亿元,投资规模全省第二。签约引进总投资1929.8亿元的582个项目,超额完成省下达任务。争取上级各类资金47.17亿元,支持一批重大转型项目落地建设。聚焦实体企业,新增减税退税、降费缓费34.08亿元,惠及市场主体24万户。兑现“小升规”、专精特新等各类奖励资金1.21亿元。清偿民营企业账款15亿元,帮助773家民营企业应急还贷202.8亿元。全市经营主体净增1...
一是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项目载体不断优化。荫营工业园基础设施提升ppp项目有序实施,“标准地”改革持续深化,新打造平台650亩;开发区各项考核指标均超额完成,在全市考核中名列前茅。千亩坪农业园建设方案进一步优化,核心区项目初步设计正式批复,土地平整、防洪改造等基础工程有序推进。循环产业园医疗废物处置中心移建工程全面竣工,餐厨垃圾和有机废物综合处理工程“三通一平”基本完成。项目推进有力有序。深入开展“服务超市进园区”,持续推行营商环境市场主体满意度问卷调查,严格执行“双周调度”制度,6个工作专班和8个专项工...
过去的一年,我们全力推动产业转型,县域经济在提质增效上又有变化。农业在“稳”的基础上增产增收。实施高标准农田3.4万亩、农机深松整地10.7万亩、玉米有机旱作10万亩。全年粮食总产20万吨,肉蛋奶总产15.4万吨,蔬菜总产18.2万吨,干鲜果总产19.2万吨,“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继续在全市领跑。新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60户、省市龙头企业7户,全年龙头企业营收达91亿元,创历史新高。投资8246万元,实施乡村振兴项目44个,脱贫人口人均年收入达13241元,增幅16.8%,巩固衔接工作一步不落。横坡...
(一)经济运行回升向好。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24亿元,同比增长3.3%。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21.7:24.7:53.6,产业结构更趋优化。规上工业企业达到120户,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98%。高新技术企业增至54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增至43户,数量均居全市第二,科技创新力、综合竞争力持续增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584元,增长5.2%,增幅全市第一。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713元,增长5.5%,总量全市第一。全区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二)现代农业提...
一年来,我们狠抓项目建设强支撑,经济稳的基础更加牢固。扭住项目建设“牛鼻子”,围绕总投资63.76亿元的54项重点工程建设,实行专班推进、跟踪服务机制,涉及总投资23.4亿元的17项重点项目顺利竣工,引领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9.84亿元,投资完成总量全市第一,重大项目提速快跑。用好“招商引资十二式”,推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工作机制》等一揽子含金量高、针对性强的政策举措,高频次“走出去”精准招商,全年项目签约56.1亿元,签约任务完成率、固投项目资金到位率、新开工固投项目计划投资额完成率均突...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7.6:53.5:38.9,一产和三产占经济总量比重分别提升0.2和2个百分点,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比重提升2.2个百分点,产业结构更加优化。“特”“优”农业扩量增质。全市粮食总产超过30亿斤,平均亩产810斤,总产、单产均创历史新高,寿阳景尚示范区玉米单产达2540斤、全省最高。突出晋中国家农高区引领,实施“22510”行动,山西农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揭牌运行,8大类9个品种种子随神舟16号飞船完成太空诱变搭载实验。打造农产品精深加工八大产业集群,获批“全...
一年来,我们全力稳增长、促发展,经济运行持续向好。坚持在把握大局大势中找准定位,在抢抓战略机遇中奋发作为,在推动转型发展中保持定力,守正创新,固本培元,发展质效明显提升。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市第一方阵。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31.7亿元,增长3.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7.1亿元,增长5.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1.1亿元;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43888元,增长3.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4606元,增长8.5%。重大项目支撑有力。全年实施50...
—— 改革创新成效明显,发展动能更加强劲。开发区扩区获得批复,化工园区认定取得重大进展,新增规划面积1.81平方公里,建成标准化厂房8万多平方米,开发区承载力进一步增强。持续深化“承诺制 标准地 全代办”改革,出让标准地4宗1290.45亩,“全代办”项目11个,滚动实施“三个一批”活动3次,46个项目集中签约、开工、投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晋坤矿产品公司被认定为“山西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全国首家区县级产业研究院正式运营,与清华、同济、石科院等多家科研院所深度合作,搭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平台,引进制氢、...
一年来,我们全力以赴补短板、提品质,城乡融合发展加快推进。交通设施更加完善。朔州滋润机场通航。朔神高速、阳方口至朔州至平鲁一级公路改扩建工程通车。建成长城一号旅游公路127公里、“四好农村路”193公里。城市品质不断提升。改造老旧小区34个。改造雨污合流管网70公里、老旧供热管网31公里。开工建设神头泉城市供水工程,启动市应急水源建设,全市供水保障能力有效提升。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乡村振兴全面推进。深入学习推广“千万工程”经验,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改造农村厕所6526户,完成农村危房改造869户,2个...
全力以赴促发展,产业升级步伐更加矫健。特色农业提质增效。守牢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底线,完成省级统筹永久基本农田补划1000亩,推广有机旱作膜下滴灌10.7万亩,新建改造高标准农田4.9万亩,全年粮食播种面积65.17万亩,粮食产量突破4.3亿斤。扶持引导新发展设施蔬菜大棚1万亩,成功引进铭宸集团投资25.8亿元建设高科技现代农业产业园,设施蔬菜总产值突破7亿元,带动一产增加值增长17.6%,2.2万人实现就近务工增收。1.5万亩黄花推广运用滴灌技术,产量达到624万斤,采用冻干加工和清水黄花加工技术,多个黄...
现代农业稳步发展。做稳粮食生产,新建高标准农田5.91万亩,发展有机旱作膜下滴灌11.7万亩,实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项目1万亩、玉米绿色高产高效单产提升项目40万亩,建设酿酒高粱示范基地2000亩。全县粮食播种面积达到77.11万亩,同比增长0.41%;总产量完成5.57亿斤,同比增长1.98%。亩均产量722斤,同比增长1.56%。做大设施蔬菜,新增设施蔬菜面积8100亩,总面积达到5.7万亩,排名全市第一。举办第二届“阳高红”西红柿产业发展论坛,“阳高红”西红柿种植面积达到1.12万亩,实现产值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