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园区能级跃升。着力提升园区承载力,推进包装和装备制造园区纳入省级经济开发区管理,加快双高科技园区三期扩区,推动产业聚集、效益提升;谋划惠源路翻修、东智路北延,增强园区到城区通行能力。着力提升园区土地利用率,探索以“工业地产”模式,吸引小企业入园发展,破解县域产业“小、散、乱”治理难题;加快推进于桥镇塑料小微企业孵化园建设,引进孵化塑包企业20家。着力提升园区能级,打好“入园升规技改”三年行动收官战,完成入园企业94家、技改项目100个,推进产值向500亿级园区迈进,力争开发区绩效考核进入优秀等次。
(三)坚持优生态、促开放,奋力在打造最优营商环境上实现新突破。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坚持改革开放不停步,让企业在东光放开手脚、放下包袱、放心发展。
优化环境让企业敢投。营商环境是核心竞争力,坚持用最优营商环境,提振企业投资信心。持续简化审批流程,推广“智能ai”审批,在工业类项目审批39天基础上,进一步细化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管理流程图,持续刷新东光速度。完成政务服务大厅自助服务区建设,提供7×24小时“不打烊”自助式便民服务。加快信用东光建设,推广“信易 ”场景,助力全市创建国家级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深化招标“双盲”“分散”评审,让各类企业在同一起跑线公平竞争,全面叫响“进了东光门,就是东光人,来到东光县,事事都好办”的营商环境品牌。
帮扶引路让企业敢闯。进一步提升开放水平,鼓励企业积极抢订单,拓市场。支持企业向协同要效益,发挥开发区承接平台作用,引导企业深化与京津产业协作,力争吸引3家央企二三级子公司落户。支持企业向外资要效益,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深度参与国际产能合作,全年力争进出口总额突破22亿元。支持企业向互联网要效益,用好用足沧州市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平台作用,推动包装机械、塑料包装等县域主导产业与跨境电商深度对接,通过优质产品让世界看到东光、牵手东光。
排忧解难让企业敢干。坚持让企业减负,为发展蓄能。实施惠企助企专项行动,积极为企业争取各类扶持政策和项目资金,以真金白银换企业轻装上阵。鼓励金融机构向企业让利,用好建行、中行授信支持,用活“金融超市”,推动小微企业融资直达快享。加大培育支持力度,积极争取彩客科技在北交所上市。狠抓市场公平竞争,加大对散乱污、非法排污、制假售假企业执法检查,净化本地市场,避免“劣币驱逐良币”。用好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严厉打击“吃拿卡要”微腐败。创新“亲”“清”关系背景下的政企沟通形式,升级书记县长企业家直通车,帮助企业解忧纾困。大力表彰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企业和企业家,让企业家在东光办得成事、赚得到钱,充分被尊重。
(四)坚持提品质、补短板,奋力在城市建设上实现新突破。用城市体检推动城市更新,以绣花般的细心、耐心推进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强力推动县城形象实现新跃升。
让城市更富品质。全面落实国土空间规划,优化基础设施、公共资源布局,让“精致县城”活力宜居,向美而行。实施“断头路”畅通工程,完成东兴路、东升路南延,谋划府前大街、建设大街东延,进一步拉开城市发展框架。精心布局城市商圈,力促城东“梦观州”、城西亿帆·星海国博城2个商业综合体实质性开工,推动城南居然之家、城北新农利合及配套道路项目加快建设,有效丰富城市消费业态,助力城区增加人气、集聚商气、提升名气。着力扮靓城市颜值,高起点谋划“四馆一中心”、工人文化宫,打造县城文化高地;稳妥推进县城环城水系综合治理,建设亲水亲民滨水公共空间。巩固国家园林县城创建成果,实施好普照大街、纬一路等道路提升工程,建成东升路口袋公园,为群众打造更多可休憩、可漫步、有温度的城市绿色空间。
让城市更加宜居。用城市更新催生城市提档升级。以规范土地市场夯实城市发展根基,加快推进“运河人家”片区,赵洪片区整体建设,启动东南营驾校片区整体开发,着力打造县城建设样板区、示范区。积极推进印刷厂、烟草公司等碱激发住宅楼改建,加快食品公司家属楼、人寿保险家属楼等老旧小区改造,用心用情解决老旧小区不宜居、不安全问题。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二机厂等背街小巷改造提升工程,建设劳动驿站50处,垃圾压缩站6处,合理布局智慧充电桩,让城市生活更便捷。实施城区内涝综合整治,加强防洪、排涝、消防等城市“生命线”建设,全面提升城区防灾减灾能力,让城市更有韧性、承载力更强。
让城市更为有序。全面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以高水平城市管理促进城市高质量提升。实施好新一轮城区环卫特许经营,强化绩效考核,用环卫大提升促进县城环境大变样。坚持疏堵结合,规范管理城区大集、元曲公园夜市,点燃“夜经济”、留住“烟火气”。谋划“智慧县城”项目建设,构筑美好数字生活图景。持续推进省级文明县城、国家卫生城市创建,聚焦群众反映突出问题,全面提升农贸市场、公共厕所管护水平,破解占道经营、乱停乱放、学校区域交通拥堵等城市顽疾。扎实开展电动车综合整治行动,让文明出行成为靓丽风景线。
(五)坚持强三农、夯基础,奋力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上实现新突破。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努力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秀美画卷。
壮大现代产业让农业更强。坚守红线思维“保安全”,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新建和改造高标准农田2万亩、全县粮食产量稳定在8亿斤以上。坚持招大引强“育龙头”,深入开展“农业投资项目提升年”活动,推进灯明寺蔬菜产业提升、众思达中草药深加工等项目开工建设。深化与河北农大、沧州职院等院校合作,扩大标准化生产覆盖面,研发新优产品,争创“两品一标”2个。坚持多措并举“拓市场”,实施“互联网 ”,培育网络直播“新农人”,推介东光好物;抢抓“河北净菜”进京机遇,鼓励各镇农业园积极融入衡沧高品质蔬菜示范区,拓展京津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