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4日在温州市龙湾区
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龙湾区人民政府区长 夏禹桨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是极具考验、极其艰辛、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承压前行的经济环境、两区融合的体制调整、高标承办的亚运赛事,区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和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始终紧扣“一区五城”“两区两高地”“五个新区”建设目标,攻坚突破三个“一号工程”、“十项重大工程”、“五个年”行动,拼搏实干、砥砺奋进,以超常规努力和举措,实现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区九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22.43亿元、增长5.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4.08亿元、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8250元、增长7.3%。
回首2023年,我们两区携手相依、同舟共济,取得了一批令人振奋的发展成果。这一年,我们在创新致胜的赛道上勇攀高峰,温州高新区排名首次迈入全国前40%,全市唯一蝉联省“科技创新鼎”,创新指数位列全省第七、连续五年全市第一,拥有顶尖领军人才84名、总量稳居全市第一,中国眼谷获评国家首批“科创中国”创新基地示范项目、全省唯一。这一年,我们在稳进提质的实战中破局向前,温州湾新区正式挂牌,新能源相关产业入选“浙江制造”省级特色产业集群协同区、核心区创建名单,数字经济、稳外贸稳外资工作成功获得省政府督查激励,全市首个晶圆厂项目重磅落户,有效填补温州集成电路制造产业链空白。这一年,我们在产城融合的路径下加速蝶变,规上工业产值迈过1400亿元大关、稳居全市第二,规上工业增加值、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全市份额均超六分之一,进出口规模全市第一,限上批发业销售额全市占比将近三分之一,圆满举办亚运赛事、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分会场、海丝零碳城市产业合作青山大会等重大活动,机场三期顺利获批,贯通东西的大动脉金丽温高速东延线建成通车,国科系学校、高新文化广场等新一批民生工程重磅投用,城区品牌持续打响。
一年来,主要做了六方面工作:
(一)我们坚定不移稳经济,构建了蓄势勃发、内功扎实的产业体系。经营主体活力向好。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推动国家、省市惠企政策直达快享,落实减税降费21.66亿元,兑付惠企政策资金20.43亿元,推动市场经营主体数量增长7.45%。质量强区品牌更加响亮,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和“浙江制造”标准42项,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家、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3家,荣获市长质量奖企业2家、市标准创新贡献奖企业1家,培育“品字标”企业53家。企业数字化转型取得实效,新增省级智能工厂3家、数字化车间2家。瑞浦兰钧、亚光科技成功上市,报会上市企业7家、数量全市第一。深化“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顺利承办全国试点观摩活动,成功经验向全国推广。全市首家区级企业服务中心挂牌运营,街道企业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项目建设全面起势。超额完成省“千项万亿”和市“百项千亿”工程投资任务,新开工增资扩产项目64个、竣工投产38个,开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23个。坚持“强链补链、布局未来”导向,以全员招商推动产业集群全面升级,签约超百亿项目2个、超十亿项目7个,引育总部项目19个。有力落实重大项目要素保障机制,瓯飞区域新增建设用海空间超6000亩,瓯飞龙湾二期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启动,“双碳行动”渔光互补、农光互补光伏项目两年产出绿电20亿度。产业升级再攀新高。全力抢抓战新产业发展风口,新材料产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实现两位数增长。围绕新能源装备“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加速布局瑞浦能源扩产74gwh、麦田能源扩产50gw等一批强链补链项目,动力及储能电池上榜省级“新星”产业群培育名单。中国眼谷“三馆一厅”全面开放,跨国公司博士伦温州贸易总部项目顺利落户,新增科技型企业36家。国际云软件谷核心区成功落地数字经济项目5个,签约打造科大讯飞人工智能产业加速中心。2023首届中国激光智能装备产业峰会圆满举办,埃锐云、法拉第等优质项目集中签约,加速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激光产业集群。消费潜能有力释放。举办金海湖星光集市节、南洋集市、回响音乐节等活动30余场,发放各类消费券1.02亿元,带动消费超39亿元。充分发挥温州奥体中心、高新文化广场等场馆优势,联动万达、吾悦等商圈,精彩上演来自海内外的高品质剧目38场次,成功举办大型演唱会3场、集聚人流量23.7万人次,招引落地首店33家,顺利落户温州工美电商直播中心,区域消费热度持续提升。
(二)我们坚定不移增动能,涵养了聚木成林、禀赋深厚的创新生态。创新平台加速提质。揭牌成立香港理工大学温州技术创新研究院、省激光智能装备技术创新中心,高规格举办诺奖论坛,诺奖数字双碳研究中心实质化运营。瓯江实验室集聚高水平科研团队50个,国科温州研究院入选国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温大新材院获评省级新型研发机构。新增大孵化集群面积43万平方米、增量全市第一,创成省级孵化器2家、众创空间1家。创新主体培育壮大。实施科技企业“双倍增”计划,新增省科技领军企业1家、科技小巨人企业5家、高新技术企业124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90家。长江汽车电子入选国家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及“未来工厂”试点,新增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1家、省级企业研究院4家、省级企业研发中心23家。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88%,位列全省第八、持续领跑全市。创新要素有效集聚。落户全国首个“侨创小镇”,并亮相央视《新闻联播》头条。全职引育顶尖人才1人、国家及省级领军人才22人,新增大学生1.68万人、博士50人,新培育工匠人才9419人,投用人才配租房409套,人才生态持续优化。国家级“先投后股”试点正式签约首个项目,新增技术转移中心5家,科技成果加速转化落地。“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获国家火炬中心优秀表彰,成功揭榜技术产权证券化试点国家级改革任务。新组建落地科创引导基金5支、总规模16.5亿元,完成基金投资项目10个、金额超10亿元,科技金融服务更加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