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23年1月7日在海阳市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海阳市市长 姜 丹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新一届政府履职的第一年。一年来,在中共海阳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同全市人民一起,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上级和海阳市委决策部署,锚定“综合实力跻身烟台第一方阵,跨入全国百强县”的目标,统筹推进“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三件大事,开拓进取,真抓实干,经济社会保持了稳中提质、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较好地完成了市十九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任务目标。2022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01亿元、同口径增长6.3%。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00亿元、增长4.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5%;实现进出口137亿元、增长18.2%,实际使用外资1.2亿美元、增长32.3%。我市成功入选2022中国县域发展潜力“百强县”。

  (一)生命至上贯穿始终,疫情防控迈入新阶段。面对年内复杂严峻的新冠疫情形势,全市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攻坚克难,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在2022年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我市是烟台唯一未发生本土疫情的区市,为全市人民生命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坚决扛起疫情防控重大责任。建立了常态化平战结合体系、省市县三级应急体系以及市镇两级扁平化体系,组建了5大片区应急指挥部和17个工作专班。市委疫情防控指挥部、卫健公安等相关部门、各镇区街道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压紧压实疫情防控“四方责任”,积极主动担当作为,形成了全市疫情防控工作的强大合力。全面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充分发挥核酸检测探头作用,实现疫情“早发现、快处置”。紧紧守牢卡口场站,抓细抓实进口冷链非冷链、渔港码头、快递物流、大货车司机监管工作,筑牢外防输入安全防线,全力保通保畅。不断强化联防联控,认真抓好社区防控,严格隔离管控,切实堵住风险漏洞。突出抓好学校、养老机构、宾馆酒店、建筑工地、药店等重点领域、重点场所和重点人群管控。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保障了中高考以及东方航天港产业发展大会等重大活动、重要会议顺利进行。持续加强疫情防治能力建设。医疗救治能力不断提高,全市救治床位增至4800余张,其中重症床位65张;设立发热门诊23个,配备心电监护仪、呼吸机等救治设备425台;药品储备至少可以满足1万名患者15天以上需求。核酸采样和检测能力持续提升,采样专业人员超过2400名,核酸日检测能力达到10万管。同时,防疫物资保供、转运隔离、社区管控、流调溯源等各项基础能力均得到大幅提升,为应对较大规模疫情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产业集群加速崛起,工业经济实现新突破。突出海阳特色和优势,集群化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工业经济规模与质量同步提升,“2 4”现代工业体系初步形成。清洁能源产业实现“核、风、光、氢、储”一体化发展,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海阳核电一期1、2号机组年发电超过200亿千瓦时,二期3、4号机组全年完成投资23亿元,三期5、6号机组和海阳一体化小型堆示范工程获得开展前期工作许可;隆重举行海阳核电二期工程暨900兆瓦远距离跨区域核能供热工程启动仪式,省委主要领导同志出席仪式并宣布项目启动,年内新开工建设长距离输热骨干管网约25公里;成功举行了“海阳-2022”全省核应急联合演习。半岛南3、4号海上风电场年发电15.6亿千瓦时,投资60亿元的半岛南50万千瓦v场址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运。全球首个深远海风光同场漂浮式光伏在我市海域实现发电。完成《丁字湾双碳智谷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规划》《丁字湾双碳智谷西区综合发展规划》《海阳市核电及新能源园区总体规划暨产业发展规划》,丁字湾双碳智谷起步区建设全面启动,零碳、绿电、核能工业蒸汽等优势进一步凸显。航空航天产业构建起“陆海空”立体式发展格局,吸引力和集聚力持续提升。围绕“天上有星、陆上有箭、海里有船”目标,借势借力、放大优势,东方航天港建设迈出了关键一步。圆满保障了我国首次运载火箭海上“一站式”发射、首次近岸海上发射、捷龙三号运载火箭首飞,海阳实现了火箭总装、总测、出港、发射一体化的历史性突破。山东长征火箭二期、东方空间、九天行歌、卫星数据产业园等13个产业项目正在快速建设,年内完成投资15亿元;基础设施完成投资2亿元,园区配套进一步提升。年内新增“东方慧眼”星座、火箭派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基地等产业项目8个,总投资187.6亿元。李德仁院士工作站落户东方航天港,空天信息服务能力建设序幕正式拉开。成功举办东方航天港产业发展大会,中国科学院院士、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为大会题词,百余名院士学者参加会议,共谋海阳航空航天产业发展大计。9名院士联名向省委建议加快东方航天港建设,省委主要领导同志作出批示。同邦、富利新材料项目加紧建设,新材料产业快速崛起;全成型电脑横机保有量过千台,针织毛衫产业焕发了新的生机;装备制造、食品加工产业也都实现了快速发展。重点项目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强化。坚持挂图作战、靶向施策,不断加大重点项目推进力度。2022年,全市59个重点建设类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72.7亿元,我市连续在烟台市重点项目观摩评议、固定资产投资和季度评比中跻身前三位,并连续两个季度荣获烟台市“羚羊奖”。在省、烟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项目清单中,我市分别有33个、55个重点项目入选,总投资额均居烟台各区市首位。

  (三)改革创新持续深化,市场主体展现新活力。重点改革蹄疾步稳。年内新争请省级以上改革试点13个,其中国家级试点2个。成功获批山东省青年发展友好型县域试点。国有企业改革持续深化,经营质效稳步提升。扎实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18个镇区街道全部派驻执法中队,真正实现了执法力量下沉。大力推进国家数字乡村试点,一体化平台和五大特色应用平台建成投入使用,实现“一图观海阳”;九岭夼樱桃谷未来乡村项目成功入选数字乡村全国十佳项目。营商环境全面优化。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高标准启用新政务服务中心,全市781项政务服务事项进驻大厅,基本实现“只进一扇门,办成所有事”。成立“项目管家”服务队,全年11个项目实现“四证齐发”。组建烟台首个“市政综合服务中心”,依托镇级政务服务中心、邮政网点和银行网点,构建了遍布全域的企业开办服务体系。全面推行服务企业专员制度,面对面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推动“个转企”“小升规”行动落地落实,规上工业企业达到201家。金融服务更有温度。获批国家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项目4个,投放资金32.6亿元,资金额度位居全省各区市第一名;获批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支持项目7个,发行金额12.2亿元。为328家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需求25.63亿元,为14家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1.2亿元,为27家企业备案科技成果转化贷款2.3亿元,普惠金融覆盖面不断拓展。预计,本外币存、贷款余额较年初分别增加87亿元、60亿元。加大企业上市培育扶持力度,纳入省市挂牌后备企业资源库6家,省证监局辅导备案2家,启动上市程序5家。创新活力全面激活。出台多项惠企政策,促进企业创新发展,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入选“山东省科技领军企业”“山东省科技小巨人企业”4家、国家级优势企业3家,荣获省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立项企业3家;新增省级瞪羚企业2家、企业技术中心2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家;我市企业荣获“中国专利金奖”,产品被评为“2022年山东优质品牌”。全年完成制造业技改投资23.5亿元,同比增长50%。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九游会俱乐部j9入口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4379.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