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8日
在云和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云和县县长 周鸿飞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云和发展史上极不平凡、极具挑战、极其艰难的一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持续增大,叠加疫情等因素影响,我县木玩、钢铁等行业受到严重冲击,全县经济基本面深度承压。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挑战,县政府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委重大决策部署,锚定全国山区县域新型城镇化共富样板目标,统筹打好疫情精准防控和经济稳进提质组合拳,以超常规举措和力度积极应对超预期的冲击和挑战,有效稳住了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盘。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5.14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24.07亿元、出口总额16.89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43.41亿元、增长15.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64亿元、增长8.4%,农林牧渔业增加值5.94亿元、增长2.8%,服务业增加值44.84亿元、增长2.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52841元、26078元,增长3.4%和6.2%。
一年来,县政府同全县干部群众一道,千方百计统筹谋划,全力以赴对接争取,竭尽所能落实推进,做了大量打基础、利长远、增后劲、惠民生的大事要事实事,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动力更强、后劲更足、成色更好。我县先后争取到全国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等改革试点39项,环境空气质量健康指数、流动供销致富车、街乡共治等云和经验入选全国典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改革被中央改革办单篇刊发并入围全省改革突破奖;235国道云和段改建工程等12个项目纳入省级重大项目计划,我县纳入全省首批跨乡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业园区升格为省级经济开发区,我县入选全省首批“无废城市”、第二批大花园示范县、第三批全域旅游示范县,连续三年荣获全省深化“千万工程”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工作优胜县,连续四年获评省“无信访积案县”,连续十七年获评省“平安县”;75项省、市、县民生实事项目圆满完成。
在具体工作中,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
(一)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疫情防控体现新担当。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因时因势调整优化防控措施,不断提高科学精准防控水平,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面对“4·26”疫情大考,完善平战结合、严密高效的指挥体系,丰富防要细实、控要快速的云和打法,以最短时间、最小代价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准确把握疫情防控新阶段特征,超前谋划定点医院、发热门诊建设和重症救治资源配置,每万人icu床位、呼吸机、高流量吸氧仪数量均居全市前列,在全市率先完成60岁以上老人防疫包发放工作,以充足的医疗资源成功应对疫情感染高峰。
助企纾困展现新作为。坚持“全面顶格、早出快出、能出尽出、精准高效”,第一时间出台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接续出台工业、外贸等8大领域专项政策,高效承接落实国家、省、市政策,全力帮助市场主体渡过难关、恢复元气。全年为企业减负3.8亿元,兑付政策补助补贴资金1.29亿元,惠及企业8.13万家次。常态化召开经济调度会,高规格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建立全市首个工业社区,全面重塑规上企业“1 1 4”服务队伍,第一时间帮助企业解决货运畅通、电力市场化交易偏差考核费用等问题。创新实施木玩进酒店、进民宿行动,开展钢铁购销对接工作,助力企业“出海”拓市场抢订单。推动银行信贷增量惠企,新增小微企业贷款24.84亿元、制造业中长期贷款1.39亿元。年末全县市场主体达2.12万户、增长9.97%,企业开办指标在全省营商环境无感监测中连续三年排名第一。
项目建设催生新动能。坚持以项目看发展论英雄,实施抓项目、促投资、稳增长“161”行动,开展“一把手”重大项目谋划大比拼,实行重点项目、重大项目前期“周通报、月评价、季评比”,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去年提升3.3个百分点。加强项目建设要素保障,新增地方政府债券8.02亿元,完成垦造耕地入库1975亩,消化处置“五未土地”879亩,盘活存量建设用地383.2亩,争取到土地指标1500亩、林地定额指标88公顷、能耗指标9.7万吨标准煤。实验小学改扩建工程、紧水滩水冷绿色数据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全年实施重点项目55个、完成投资26.3亿元;黄安线一期、沈坑门水库等一批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启动实施,全年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8.4亿元、增长54.5%;华宏60万吨普转优、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综合利用、启烨400万套木制玩具等一批制造业大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全年完成制造业投资9.36亿元、增长142.1%,增速创历史新高。
“双招双引”取得新成效。优化调整4个驻外招商队伍,建成“四库一清单”,全年引进大项目5个,其中10亿元以上制造业大项目2个,实际利用市外内资13.4亿元、外资303万美元。实施“引智强技扶业”计划,出台高校毕业生引才新政,举办首届技能大赛,全年新增技能人才1916人,引进高校毕业生1296名,落地“绿谷精英”项目5个,实现全国技术能手零突破。深入打造“山海协作”工程升级版,北云飞创现代产业园成为全省首家投产运营的“产业飞地”,全年实施“山海协作”产业合作项目23个、到位资金13.11亿元。深化央地合作,与中铁建达成战略合作协议。
(二)铆足干劲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工业发展动能增强。深化平台“二次创业”,基本完成赤龙区块土地政策处理,完成矿地综合开发利用项目采矿权挂牌出让,云景生态产业园基本具备开工条件。开展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实施“零地技改”项目18个,整治高耗低效企业25家,盘活工业用地102亩。加大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力度,完成“个转企”44家、“小升规”9家。不断强化创新驱动,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家、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家、省创新型中小企业14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38家、省高企研发中心2家、省级企业研究院1家,实现省“领雁”项目零突破。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完成企业数字化改造32家,木玩产业大脑纳入省级创建名单,我县入选全省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试点县。成立全国首个木制玩具类知识产权联盟,木玩产业基地纳入全省内外贸一体化改革试点培育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