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0日在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区人民政府区长 刘 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区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也是本届政府的开局之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发展环境和跌宕反复的新冠疫情,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徽作出的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勠力同心、拼搏实干,现代化幸福美丽新郊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预计全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6亿元、增长4.5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去年持平;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7%。
——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发展质效稳步提升。充分发挥投资对稳增长的关键作用,固定资产投资在2020年增长15.9%、2021年增长24.8%的基础上,继续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2022年连续三个季度获全省投资“赛马”激励【1】;持续实施规上企业“倍增”计划,净增规上工业企业10家,“四上企业”【2】总数达308家;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较好地稳住了经济大盘。
——万众一心、有为应对,疫情防控精准高效。科学精准落实国家各阶段疫情防控措施,全力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特别是面对3月18日、11月22日等突发疫情,全区上下同舟共济、同心抗疫,成功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用最快的速度、最小的代价实现了最好的防控效果。
——以民为本、共建共享,民生幸福成色更足。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全年民生支出12.79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8.81%。15项省级民生实事、“十大暖民心”行动【3】完成目标任务。铜山三组居民超十年未安置问题圆满解决,点亮群众“安居梦”。举办省内首个社会工作主题创新发展园区3周年公益论坛,基层现代治理结硕果。江北水厂投入运营,主支管网铺设全面完成,江南江北同饮一江放心水。
——防微杜渐、齐抓共管,安全底线坚如磐石。积极有效应对夏秋冬连旱的极端天气,架设管线引江水2700万m3,实现了“有大旱、无大灾”。时刻绷紧安全生产之弦,严格落实国务院安全生产“15条硬措施”,安全生产事故数量、死亡人数均下降70%。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金诚担保实现高风险机构出列。
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着力稳主体强动能,产业强区走深走实。政策支撑更加有力。顶格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兑现惠企资金6683万元,减免企业税费4.28亿元,发放“税融通”、政银担贷款、续贷过桥资金9.13亿元,新注册市场主体1524户。推动外贸持续稳定增长,新增进出口实绩企业4家,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9.1%。五大产业竞相发展。坚持把产业培育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支撑,大力实施三次产业协同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绿色建材产业提量增效,海螺1300万吨熔剂灰岩、5000吨熟料生产线技改项目投产运行;金磊980万吨灰岩加工区建设完成,投入试生产。光电信息产业集聚发展,精准培育“高端电子材料、显示触控模组、半导体封装”产业链,鹏顺液晶模组、安世品磁电元件等18个项目竣工投产;聚扬光电led模组、瀛耐鑫半导体集成电路用键合线等25个项目开工建设。现代物流产业不断壮大,则一物流基地建成运营;胜运物流中心开工建设;汐有冷链物流一期引进入驻中外运、益科特立顿、华莱士等企业,二期项目启动建设,全年网络销售额增长16%。现代农业和食品加工产业势头良好,普农集团金迈米业项目加快建设;申耕园立体种养、鸿晟生态水产养殖、波镁特农业科创园等项目开工。文旅康养产业稳中有进,周氏康养项目建成运营;悦江生态湿地公园项目开工建设;大通古镇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二)强力攻项目筑平台,发展基础不断夯实。项目建设乘势而进。深入开展“重大项目攻坚年”活动,市重点工程完成投资83.65亿元,超年度计划44.52%,增长57.18%,其中产业类投资52.4亿元,增长24.58%。新开工项目39个,增长85.71%;新竣工21个,增长75%。4批次37个省集中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210.15亿元,全部实现开工纳统。首位工程成果丰硕。打出“双招双引”新攻势,全年签约圣纳光半导体集成电路器件封装、雷曼拓享智能照明生产基地、渌珀绝缘子新材料等亿元以上项目64个、增长23.1%;新开工中鑫汇能液晶显示绑定模组研发制造基地、聚鑫科迪背光项目等亿元以上项目52个、增长20.9%;实际利用省外资金108.3亿元、增长14.2%。园区发展全面提档。完成调区四规两研【4】成果编制,经开区向江北片区调区按下“快进键”。建成投用标准化厂房41万㎡,“三纵三横”路网建设及用地“三通一平”【5】基本完成,铜港路以北826亩地块规划设计全面启动,发展承载力不断增强。推动服务向“优质精准”提升,实现全市首宗工业用地“弹性年限出让”【6】,为园区企业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1616.74万元,帮助企业招聘员工313人。
(三)聚力抓巩固促衔接,乡村振兴全面推进。脱贫成果持续巩固。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开展两轮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排查;落实各级财政衔接资金5265万元,实施项目58个;1.07万脱贫劳动力实现务工就业,脱贫群众收入增长12.2%。“两强一增”【7】效应凸显。严守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新增耕地524亩,建成高标准农田8000亩,落实粮食种植面积32.6万亩,粮食总产量达18.5万吨。科技特派员实现行政村全覆盖,新增“三品一标”【8】农产品21个,创建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1个,建设省级数字农业示范工厂1家;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1.2%;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32.8%。新增产业化龙头企业40家、示范合作社4家、星级家庭农场24家。乡村建设深入推进。完成老洲镇国土空间规划、江北三镇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及10个“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9】编制,建成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3个,20个美丽自然村庄建设有序推进。改造农村危房44户。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江北三镇农村环卫一体化项目,环境保洁实现城乡一体全覆盖,6个乡镇政府驻地污水处理设施提质增效工程有序推进,完成农户改厕700座,获评市级美丽庭院示范户10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