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一步推进“创文巩卫”工作,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推进园林环卫一体化建设。做好商品街港门村片区弱电光缆下地整治。“三无小区”管理要取得新突破,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以港门村社区为试点,探索启动补齐功能短板、提升公共服务、强化基层治理的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有序建设物业信用体系,实现“红色物业”全覆盖。
完善五网基础设施。全力保障大茅隧道改造工程开工建设,打通荔枝沟出口路等“断头路”。完成抱坡片区五网建设二期工程,启动南新居和下洋田第二片区棚改区域等道路及雨污分流改造项目。巩固提升新村社区等饮水工程。完成已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委托运维管理,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二期工程,实现城乡污水处理全覆盖。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和危旧桥梁建设改造,持续深化“美丽农村路”示范创建。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高标准打造大茅国家级智慧田园综合体。策划博后一轴、一环、三心、多环项目,创建“五朵金花”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继续打造罗蓬等7个市级和美乡村示范村,修编六盘等9个村庄规划,建设罗蓬白玉兰示范种植园,推进红花文农旅项目和大茅集市建筑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示范点建设推动全区开展“村庄清洁行动”。
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完善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和利益联结机制,提高帮扶精准度和有效性,带动脱贫户和监测户稳定增收。开发“村居集体资产一张图”系统,推动集体经济组织信息数字化建设。成立区级集体经济公司,集体土地入股合作开发项目,完成集体经济组织转型。完善村集体财务内部管理制度,不断健全“三资”监管长效体系。加快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制度建设,做好村庄新增产业用地规划和利用,用好管好1824亩村庄规划建设用地指标,公开招引优质企业投资,使产业用地成为产业振兴和集体经济增收的重要引擎,实现每一个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20万元以上。
(五)聚力巩固提升生态优势,打造更具示范力的诗画吉阳
抓好生态环保督察整改“回头看”。完成中央第三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组织开展第一轮和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省百日大督察、省生态环保例行督察反馈问题“回头看”,切实防止问题反弹。
守牢生态环境保护底线。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田长制,加快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项目建设。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持续推进“六个严禁、两个推进”,落实工地扬尘“6个100%”要求,力争全区大气环境优良率100%。全面深化“六水共治”,组织开展水岸同治行动,常态化开展“清五乱”工作,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做好半岭水库水源地生态保护修复,打造大茅水“幸福河湖”,确保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完成“两违”图斑处置销号任务,巩固无违建活动优秀区创建成果。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转型。持续深化“无废城市”建设,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有实际成效。制定建筑垃圾收费制度,建设建筑垃圾消纳场和集中存放点。启动三亚生态建材产业园建设,继续开展禁塑社会全面管控攻坚行动,确保重点场所禁塑达标。助力打造国家节水城市,持续建设县域节水型社会。
(六)聚力基层治理能力提升,打造更具善治力的现代吉阳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进安全生产风险隐患专项整治,加强对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城镇燃气、危化品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成立区级应急委员会,开发重点企业安全生产应用程序,建立安全生产举报奖励机制。编制防风防汛应急预案操作手册,成立森林防灭火专业救援队,加快建设港门村小型消防站,完成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积极创建月川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海罗小学等2所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加快推进河流及山塘防洪排涝提升工程,实施水资源安全管理信息化工程,15宗小型水库争创全省防汛标准化水库。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顺利通过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评审验收。
优化基层社会治理。深化网格化服务管理改革,开展“执法进社区”活动,推动城运平台二期建设,建成“智联、智防、智捷、智效”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实现智慧化“一网统管”。探索村并居民小组,推动荔枝沟社区和新村社区拆分,调整优化经济场、南新居竹落岭片区,稳步推动大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制度创新改革。在卓达社区开展全省唯一完整社区建设试点,打造博后“清廉村居”和月川“智慧社区”,建设大东海社区外籍人员居住社区治理试点。
深化平安法治吉阳建设。全面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建成智慧矫正中心,推动纠纷多元化解。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打击赌诈违法犯罪、未成年人“护苗”等专项行动。建立重复信访治理和领导干部包案接访下访长效机制,推进重点领域信访问题、信访积案和矛盾纠纷化解,不断提高信访“三率”。
(七)聚力兜牢民生三保底线,打造更具向心力的幸福吉阳
实现全年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以上。
突出就业优先导向。推动“一区一品”劳务品牌建设,持续开展普惠性、“订单式、定岗式、学徒制”职业技能培训。开发一批公益性岗位,积极吸纳农村帮扶对象和城镇失业人员就业。持续做好就业帮扶基地和就业驿站服务管理。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
推进教育强区建设。积极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区,对标省市推动高质量教育发展要求,重点抓好校长、骨干教师的储备培养选拔,着力提高初中教学质量。深入实施教育设施三年攻坚行动,扩大学前教育普惠面,安罗等公办幼儿园春季开园,增加幼儿园学位720个。完成海罗小学、干沟小学、荔枝沟中学、南新小学等优质均衡改扩建项目,全力保障迎宾路小学、市第九中学秋季开学,新增中小学学位8000个。扩大紧密型集团化办学试点范围,出台公办中小学教师优化配置方案。稳妥承接市七小和三亚学院附属小学等2所市级学校下放区级工作。投入使用市五小等创新实验室,创建荔枝沟中学等省级示范智慧校园。为17所学校配备校医,实现心理健康平台服务全覆盖。新增午休午托学校,继续办好周末公益课堂和暑期托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