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2月28日在大化瑶族自治县

  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自治县县长 蓝 胜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自治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过去一年,在上级党委、政府和自治县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自治县人大、自治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多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农业发展更进一步,新增国家农业产业强镇1个、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1个、国家生态农场2个、广西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四星级)1个,顺利通过全国平安渔业示范县复核。七百弄鸡获得香港“优质正印”认定,成功打入香港市场。元宵节,央视《焦点访谈》栏目对七百弄鸡全产业链进行专题报道。县属工业更具潜力,千方百计应对水电业产值大幅下滑影响,剔除水电业后,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3%,园区“4 n”产业体系加速布局,工业投资增长26.8%。文化旅游更有期待,入围全国2023文旅融合最佳全域旅游名县,获得河池市第三届文化旅游发展大会承办权,为做大做强我县文化旅游产业再添强劲动力。社会治理更加有效,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自治区健康县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顺利通过技术性初评,古河乡丹桂村被评为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群众信访服务中心荣获全区信访工作“人民满意窗口”,镇北派出所获评全区第三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发展前景更有希望,国家重大工程将惠及我县,河池市国家级水网先导区规划编制启动,深度谋划红水河、平陆运河互联互通,红水河1000吨级航道工程—大化、岩滩船闸改造扩建工程纳入规划,我县有望成为西南地区水运出海大通道的关键节点;西南岩溶国家公园创建工作加快推进,初步划定我县390平方公里纳入西南岩溶国家公园建设范围,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底气潜力更足。

  过去一年,我们受罕见严重旱灾、两大电厂发电量大幅下降、建筑业龙头企业产值大幅下滑等多重不利因素影响,水电业和建筑业分别下拉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速9个和5个百分点。一年来,我们全力克服多重不利因素、困难、压力,全力拼经济、搞建设、促发展,惠民生,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实现平稳发展。

  一、县域经济实现稳中有进

  我们坚持向改革要活力、向创新要动力,认真落实稳经济政策措施,帮助企业减负纾困,稳住发展基本盘。积极推进深化改革,落实“改革攻坚提升年”行动,推行政务服务“一枚印章管审批(服务)”改革,全程网上可办率达92.04%;积极推进“一窗受理、集成办理”“一网通办、全区通办”改革成果,拓展电子营业执照、电子印章全方位应用。深入推进清廉国企建设,出台国有企业资产损失责任追究等系列管理制度,有效规范国有企业投资经营行为。全力以赴助企纾困,新增发放“桂惠贷”8.49亿元,企业享受利差补贴1441.70万元,新增18家企业融资担保贷款1.12亿元,通过“五位一体”投放信贷1.21亿元,个体工商户贷款余额10.28亿元,市场主体活跃度不断提升,新增经营主体2992户,全县各类市场主体稳定在2.29万户以上,餐饮、住宿、零售、旅游、运输等受疫情影响大的困难企业和中小微企业产值实现复苏增长,成功培育限上贸易企业6家、规上服务业和规上房地产企业各1家,限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分别增长5%、2.9%、35.2%、21.2%,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6.4%,金融业增加值增长10.4%。剔除水电业、建筑业产值后,全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0.6%,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3%,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8%。

  二、脱贫成果有力巩固拓展

  我们坚持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充分利用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政策,发挥行业部门、驻村工作队、帮扶干部主力军作用,加强防贫监测和政策扶持常态化长效化,举一反三加快2022年度国家考核反馈问题整改,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聚焦产业就业促进增收。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做大做强特色产业,累计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737家,带动脱贫户、监测对象1.03万户;发放产业奖补7011.74万元,受益1.7万户,产业帮扶覆盖率达97.3%。累计发放跨省就业交通补助1318.08万元、县内稳定就业补助465.18万元,开发公益性岗位5490个,脱贫劳动力稳定就业5.5万人以上。全县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1.38万元、增长12.9%,实现“两个高于”目标,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聚焦“3 1”保障巩固提升。控辍保学保持动态清“零”。全县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医保参保率达100%。落实农村住房动态监测机制,完成危房改造43户。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动态监测,农村供水水质检测合格率100%;完善应急供水机制,及时解决农村旱季用水紧张问题。聚焦粤桂协作深化拓展。投入粤桂财政资金5347万元、社会帮扶资金(含物资)1177万元,实施项目98个,共建粤桂协作工业产业园2个、农业产业园2个,引进东部企业16家投资3.2亿元,建设粤桂协作帮扶车间19个,创建“我在广西有个园”46个。粤桂协作消费帮扶累计采购大化农畜产品1.06亿元,超过2022年近一倍。聚焦定点帮扶提质增效。中国大唐投入帮扶资金2820万元,实施项目29个,完成消费帮扶1609.20万元,成功引进广西唐优防护科技有限公司落户投产;联合北京师范大学开展“组团式”教育帮扶,联合中国农业大学成立科技小院,搭建科技兴农新平台。自治区政府办公厅等中直区直市直各后盾单位发挥部门优势倾心支持,全县各级后盾单位勇于担当,齐心协力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

  三、产业体系加快巩固提升

  我们坚持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主动作为,积极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县域产业振兴。农业基础稳固提升。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有效保障粮食播种面积,粮食播种面积38.77万亩、产量7.41万吨,完成年度任务。推进糖料蔗种植面积6.14万亩、产量29.56万吨。壮大七百弄鸡、肉羊、肉牛、生态渔业等特色优势产业,稳定生猪生产,推动农林牧渔业持续增长,猪牛羊禽肉类产量3.37万吨、水产品产量1.70万吨,油茶“双千”新造林0.6万亩、油茶籽产量449吨,林业采伐出材量25万立方米,林业产值增长13%,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4.6%。农业品牌建设成效显著,北景镇入选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盛博渔业获得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荣誉称号,玲欣家庭农场、音圩合龙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获得国家生态农场认定、入选国家生态农场创新创业典型案例,油茶产业示范区获得广西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四星级)认定,“渔乐无穷”田园综合体通过市级认定,新增广西供应深圳农产品示范基地1个,新增自治区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2个、示范家庭农场3个、生态农场2个,新增绿色食品a级认证产品4个、“圳品”认证产品2个。全县累计建成272个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其中自治区级示范区5个,县有示范区、乡有示范园、村有示范点的产业发展格局加快形成。工业振兴步伐加快。工业集中区总体规划完成优化修编,工业振兴思路更加清晰。工业投资持续扩大,都阳风电项目一期9台机组全部完成安装并网发电;济民制药公司迁建技改、巴岩饮用水、圣德矿业有限公司年产达150万平方米石英板等重大工业项目加快推进,新增工业投资入库项目7个,园区“4 n”产业体系雏形初步显现。着力精准抓实经济运行分析调度,助力企业做大做强,完成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入库2家、规上工业企业1家,成功转化重大科技成果7项、增长75%。文化旅游持续推进。情人湾清坡河健身步道、智慧文化旅游集散中心及滨水工程、智慧停车场等重点旅游项目顺利竣工,新增广西生态特色文化旅游示范村5个、广西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1个、广西山水酒店1个、广西三星级乡村旅游区1个。岩滩美女峰摘星营地火爆“出圈”,露营消费蓬勃发展。瑶族舞蹈《瑶趣乐》获得全国少数民族舞蹈二等奖,助力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区通过国家验收,“壮瑶大席”成功入围第23届中国美食节《地标美食名录》,大化美食系列活动扎实开展,旅游美食文化知名度、影响力有力提升。

  四、县域发展基础奋力夯实

  我们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扩大有效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有力抓手,抢抓机遇补齐发展短板,持续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断夯实发展基础。项目投资有序推进。全力克服重大交通项目投资缺口影响,加大重大项目谋划储备力度,完成谋划重大项目137个;着力推进自治区、市级重大项目建设,持续推进通用机场项目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就业配套产业园等项目,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实现竣工投产,完成重大项目投资14.58亿元,完成中央预算内项目投资2075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89亿元。盘活存量土地352亩,为加快项目建设强化要素支撑。城乡建设稳步推进。城市更新项目积极谋划,背街小巷、燃气管道、供水管道、地下污水管道加快整治提升,大元大桥顺利通车,大化东、周鹿方向进出城道路路灯完成安装,充电桩完成建设81个,城乡环卫一体化及污水处理特许经营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东兰至都安大兴(大化段)二级公路顺利开工,百都至双福、板升至百都、s306大化至平果旧城二级公路加快建设,乡村道路“三项工程”加快实施。实施水利基础设施项目108处,推进古江河水环境综合治理、灵岐河羌圩河段治理、凤翔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六也板王饮水水源地保护区工程建设,加快乡村振兴供水保障工程(一期)建设等,全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4.32%,超过农村供水保障“十四五”规划84.03%的目标。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农村卫生厕所基本普及率达95.86%,高于全区95%的平均水平。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持续提升,城乡面貌、发展条件不断改善。招商工作突破推进。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8.40亿元,其中制造业项目到位资金12.15亿元;新签12个项目计划总投资46.55亿元,其中新签制造业项目签约总额16.75亿元,完成引进专精特新企业1家,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发展后劲持续积蓄。

  五、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

  我们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导向,着力攻坚短板弱项,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入选首批广西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并公示。生态规划日趋完善。红水河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获得批复,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七百弄国家地质公园完成规划编制,印发大化县推进西南岩溶国家公园创建工作方案,积极推进西南岩溶国家公园创建前期工作。生态产业规范发展。坚持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保护产业化,加快岩滩库区水产养殖条例立法,推进七百弄鸡保护条例实施,不断规范和保护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充分发挥绿色资源优势,加快推进风电、光伏新能源发展,激活绿色发展新动能。生态保护巩固提升。全面落实河长制、林长制、田长制各项任务要求,269个河湖“清四乱”问题完成整改;森林防火期内林区野外用火审批制度印发实施,松材线虫病疫区拔除任务顺利完成,松材线虫病疫区拔除工作获得国家林草局通报表扬;完成耕地保有量任务,实现耕地“进出平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县空气优良率98.90%,pm2.5平均年度25微克每立方米、pm10平均浓度44微克每立方米,守住生态安全底线,山清水秀的生态优势持续巩固提升。

  六、社会民生福祉有力拓展

  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年民生支出35.36亿元,占年度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5.62%,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持续增强。就业服务保障持续强化。落实就业优先政策,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40余场次,新增建设零工市场5家、成立劳务协作站3家,转移就业12.80万人,城镇新增就业、失业人员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全部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县就业服务中心荣获“广西促进就业先进集体”称号。积极探索产业工人建设新路子,发展壮大高技能人才。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县城区学校布局持续优化,第七中学、第三幼儿园新建项目开工建设,大化高中、实验中学、共和小学、北景小学改扩建工程启动实施,第五小学、第八中学、第三高中新建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加快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全县义务教育巩固率达101.38%,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88.21%。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工作位列全区16名,获得优秀等次。深化中共中央组织部教育部“组团式”、北京师范大学“县中托管”教育帮扶取得显著成效,高考一本上线人数首次突破200人大关;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全科a 39人,较2022年增加20人。卫生健康事业扎实推进。县中医医院一期工程、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综合楼、民政医养服务综合楼加快建设,拿银社区医院二期工程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紧密型三二医联体、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巩固推进,都阳镇中心卫生院“优质服务基层行”评审获得全国通报表扬。自治区健康县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创建现场技术评估顺利通过,碧水连湾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被评为广西第三批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社会保障体系有力巩固。扎实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守牢应保尽保底线,全县参保率达98.22%,优化落实分类资助参保政策,确保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参保全覆盖。落实各类补助政策,发放城乡低保、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众救助资金3.01亿元,社会救助做到“应兜尽兜”,大化民生幸福家园负责人被评为全国养老服务先进个人。发放水库移民直补资金3481.74万元、岩滩库区口粮款补助4805.21万元,发放大化、岩滩库区坝首征用区非农移民特殊困难补助249.53万元。落实拥军优抚政策,发放优待抚恤和补助资金1505万元、入伍义务兵发放家庭优待金521.23万元,拓展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渠道,积极营造军民融合发展氛围。

  七、发展安全实现良性互动

  我们统筹发展与安全,切实把安全贯穿发展各领域全过程,坚决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重大安全风险防范化解。深入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提升应对各类灾害、生产安全事故的调度处置、指挥救援能力,先后在全区救灾和物资保障规范化管理现场会、全区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工作现场会上作交流发言;积极稳妥推进政府债务化解,确保政府债务风险等级控制在预警水平以下,财政管理工作获得自治区通报表扬。深入开展食品药品监管,推进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包保“全覆盖”,全县食品药品安全持续巩固。平安大化建设有力推进。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整治,推动扫黑除恶长效常治,深入推进反诈工作。全县道路交通安全持续稳定向好,全市道路交通安全问题整治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我县召开,大化“三三六”道路交通安全整治经验获全市推广。深入推进领导接访下访,常态化开展“县长接待日”活动,信访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县信访局获得全区治理重复信访积案化解优秀集体。加强学校学生安全教育,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民族团结进步更加巩固。以实际行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蓬勃发展,获得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1个、模范个人1人,我县被命名为第六批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北景镇被命名为第六批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各族人民群众融合融洽、安居乐业。

  八、政府自身建设持续深化

  我们牢固树立并认真践行正确政绩观,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以钉钉子精神担当尽责,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坚决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主动抓好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坚决抓好各类廉政风险防控,带头过紧日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推进行政民主决策,重大事项坚持向自治县党委请示报告,政府治理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坚持把法治思维融入政府工作全过程,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各界监督,人大议案和政协提案办复率100%。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坚决反对“四风”问题,坚决守住廉洁自律底线。

  一年来,统计、审计、大数据、物价、人防、消防、方志、新闻、供销、侨务、宗教、保密、机关事务等工作取得新成效,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关工委、红十字会等群团组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新贡献,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老干部等保障事业实现新进步,驻大化中直区直市直单位支持地方发展实现新突破,国防教育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取得新成绩,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双拥工作深入开展,引才用才、人事人才更加活跃。

  刚刚过去的2023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我们全力克服多重客观不利因素影响,迎难而上、砥砺前行,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上级党委、政府和自治县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自治县人大、政协有效监督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自治县人民政府,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奋战在全县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向离退休老同志,向驻大化武警官兵,向关心支持大化发展的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需要重视的是,全县经济运行仍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工业经济持续增长后劲乏力,建筑业龙头企业急需培育新生力量,稳增长基础还不够牢固,投资结构还比较单一,城乡基础设施短板还比较多,教育、医疗、“一老一小”等公共服务供给与群众期盼还有差距;新时代人民满意政府建设还需常抓不懈。对此,我们将深入研究,采取更加务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2024年工作重点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做好政府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纵观当前形势,我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全国、全区、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回升向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多重利好政策信号,自治区作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促进经济回升向好的政策措施将陆续出台,中央、自治区各项政策叠加效应将不断释放。我们要紧跟国家政策导向,抢抓政策机遇,不断优化有利因素,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抓好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同向发力、形成合力,看准了就抓紧干,能多干就多干一点,推动经济回升向好。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紧扣自治县党委“十个聚焦”,大力实施“五个年行动”,推进落实“六新河池”攻坚提质建设,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奋力推动“六个明显提升”,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征程中奋力谱写大化精彩华章。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5%,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9.3%,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建筑业总产值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外贸进出口增长2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3%(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

  为完成上述目标任务,必须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全力稳住农业基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牢固树立“强国必先强农”意识,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牢牢稳住农业的基础性支撑作用,大力实施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攻坚年行动,壮大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全力支持广大务工返乡人员就地解决就业问题,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加快产业链补链延链强链建设,增加农民收入,以现代科技赋能,促进特色优势农业提质增效,推进乡村产业振兴。要坚决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实行耕地“占补平衡”“进出平衡”,坚决防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基本消除耕地撂荒,坚持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落实粮食生产安全扶持政策。有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新增高标准农田建设3万亩、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1万亩,实现粮食播种面积38.78万亩、总产量7.43万吨以上;进一步提高糖料蔗产量,实现种植面积6.30万亩以上,2024/2025年榨季产原料蔗30万吨以上。要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壮大重点龙头企业种猪繁育基地建设,能繁母猪存栏正常保有量稳定在2.65万头左右;巩固发展湖羊繁育基地,推进肉牛、七百弄鸡、生态渔业产业发展,力争出栏生猪35万头、肉牛2.15万头、肉羊22.45万只、家禽240万羽以上,完成水产品1.80万吨、蔬菜(食用菌)8.93万吨、水果3.43万吨、中药材156吨、蚕茧0.16万吨以上。加大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力争新增家庭农场20家、农民合作社20家。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实现庭院经济覆盖三分之二的行政村(社区)及其三分之二的自然屯、面上村屯庭院经济户数占比25%以上的目标。深化推进田园综合体建设,力争完成田园综合体建设1个,加快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推进“三品一标”提升行动,重点建设七百弄鸡等公共品牌,大力推进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圳品”品牌建设,力争完成“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1个、“圳品”认证1个以上。加快推进农村房地一体不动产确权登记发证,抓好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数据库建设,基本建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数据库,达到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标准。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聚焦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等重点人群,加大动态监测和政策帮扶力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强化“3 1”保障,不折不扣完成控辍保学动态清“零”;全县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医保参保率达100%,享受定点医疗机构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一站式”“一单制”结算服务,加大依申请医疗救助保障力度,防范化解因病返贫致贫风险;抓好农村住房安全有保障的动态监测和管理,实施农村危房改造,确保“人不住危房、危房不住人”;加快建设江南、百马古文、都阳3处规模化供水工程,推进建设雅龙古河片区规模化供水工程,不断巩固提升饮水安全保障水平。围绕产业协作、就业帮扶、乡村建设、人才交流、社会帮扶等重点领域,高质量高标准推动粤桂东西部协作。深化中央单位定点帮扶,促进产业就业双向融合,助力特色产业发展。充分发挥“科技小院”科技兴农作用,建立一套培育体系、打造一片庭院经济、带动一批群众增收,不断拓展乡村产业新的增长点。

  二、全力健全产业体系,切实做大经济增量

  紧紧抓住自治区实施“强产业”三年行动计划、新一轮工业振兴三年行动的有利时机,大力实施工业振兴发展提升年行动,壮大主导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加快布局“4 n”产业体系,推动工业集群化发展、绿色化转型,促进广大城乡居民就地就业。要大力推动工业投资。加快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筹措资金推进标准厂房建设,重点谋划城南工业园区易地扶贫搬迁就业配套产业园二期150亩标准厂房和林产品加工产业园项目。推动都阳风电场(二期)、济民制药技改迁建、红旗光伏发电、110kv瑶城变电站、工业集中区配售电公司110kv变电站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动产业招商项目落地开工建设,力争工业投资增长20%以上。聚焦重点产业集群建设和关键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积极谋划推进一批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强、绿色低碳的工业项目,谋划推进工业集中区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试点项目、立体式抽水蓄能项目,补齐产业链短板,提升价值链层次,增强工业投资后劲。实行项目动态管理,形成滚动接续的项目储备工作机制,新增储备项目5个以上。要大力推动企业服务。深化开展服务壮大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行动,健全县领导联系重点企业(项目)制度,认真落实“县长服务企业接待日”、特派员联系服务企业和企业诉求清零等“绿色通道”制度,加强经济运行调度,促进企业满产达产。完善科技型企业培育长效机制,实现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5家以上。加强企业研发活动的全程跟踪指导服务,逐步提高科技创新投入比重,推动特色优势产业向中高端发展,力争年度有研发活动的规上工业企业占比达30%、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0.9%以上。加大企业培育力度,深化领导联系企业制度,积极引导县属企业上规入统、做大做强,力争完成企业上规入统5家以上。要大力推动招商引资。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聚焦绿色先行产业,聚焦重点产业招商,聚焦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东部发达地区,以非常措施抓招商引资,坚持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不动摇,发挥驻点招商工作队“桥头堡”作用,形成大招商、全员招商的浓厚氛围,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推动附加值高、带动力强的大企业大项目落地建设,引进电子制造、智能装备、服装加工、特色食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项目,力争内资到位资金增长10%以上。

  三、全力促进文旅融合,着力提振居民消费

  全力以赴抓好第三届河池市文化旅游发展大会各项筹备工作。大力实施文旅融合发展突破年行动,着力在项目建设、品牌打造、政策保障、文化赋能等方面加力提升文旅融合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大化文化旅游影响力、知名度,实现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要着重抓好项目建设。大力推进岩滩景区“湖光山色”酒店、美女峰摘星营地提升及二期工程、贡川情人湾“梦里清坡”滨水民宿一期、十里画卷旅游综合体、百力山猴园等项目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实力雄厚的企业投资开发“六大连湖”旅游度假区。要积极打造旅游品牌。积极推进岩滩镇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镇、古河乡丹桂村创建广西红色旅游重点村、丹心桂谷乡村旅游区创建广西四星级乡村旅游区及“农文旅”融合发展乡村振兴示范区、北景渔镇人家创建广西四星级农家乐、岩滩美女峰摘星营地创建广西四星级汽车旅游营地,加快形成品牌集聚效应,不断增强旅游消费新动能,着力将长寿生态绿色优势不断转化为发展优势。要大力宣传“引客入流”。充分利用文旅热点,深挖康养美食潜力,举办民族节庆、美食文化系列活动,加大宣传力度,吸引各地游客“大化栖游”,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要积极推进文体惠民。广泛开展群众文化体育活动,加快县级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和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积极营造“书香大化”。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全民健身,加强历史文化、红色文化、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提升文化软实力。扎实开展全民健身、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广泛举办“红河杯”篮球赛等各类大型体育赛事,不断丰富群众业余生活;积极引进世界级、国家级山地、水上运动项目,展示健康向上充满活力的大化。要着力扩大居民消费。发挥供销主渠道作用,全力保障居民基本生活物资供应。推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壮大新型消费,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积极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等新的消费增长点。抓住春节等节假日消费旺季,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提振新能源汽车、家具家电、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拓展夜经济,提升“烟火气”。

  四、全力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扩大开放开发

  对标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对标国内区内一流营商环境,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大力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质年行动,着力提振社会资本投资信心,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要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实行“掌上办”“免证办”“扫脸办”智能智慧服务。深化“跨省通办”改革,扩展“全链通办”服务范围,推进“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改革,最大程度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依托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进行数据共享、业务协同、异地帮办代办等,优化再造服务流程。贯彻落实“多证合一”、证照分离、企业简易注销、企业名称登记等各项改革措施,深入推进注册登记全程电子化。深化“五位一体”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加大新型经营主体授信,促进农村普惠金融改革与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有机融合。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优化国有企业资产质量,加快国企实体化转型、市场化运作。要全力扶持民营经济发展。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深化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健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机制,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入落实减税降费等宏观经济政策措施,加大“桂惠贷”投放、融资担保力度,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不断提振市场主体发展信心,促进稳就业、稳市场主体。大力扶持本土建筑业企业发展,利用“1 n”联合体招标投标模式,鼓励本地企业联合县外优质企业参与项目投标,积极培育建筑业新生力量,带动本地企业提升综合实力,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指导8家在库重点企业抓好项目入统,力争将项目合同转化为产值。要积极融入国内大循环发展。主动服务国家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大战略,积极对接平陆运河,配合开展红水河立体水网建设前期工作,按照1000吨级标准推进红水河大化船闸上下游引航道扩建工程、岩滩升船机改造工程,规划建设大元工业码头,强化水运资源的发展支撑保障作用。积极对接贵南高铁,争取规划建设大化至马山高铁站等级公路;争取兰海高速从马山乐圩一带延伸到大元作业区、武平高速周鹿一带延伸到城南工业园区,更好融入贵南高铁经济带、南宁都市圈。

  五、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加快促进有效投资

  以产业为先导,大力实施项目谋划推动强化年行动,积极谋划实施一批产业项目,统筹推进一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形成以项目建设带动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更好满足民生需求的良性循环。要加强项目谋划储备。持续加强重大项目谋划储备,力争谋划重大项目127个以上,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30个以上。重点谋划城市更新项目重组打包、大元工业码头、水岸公园旅游码头、那渡山公园等前期工作,力争实现实质性进展。加快推进水岸文旅小镇、中医医院二期工程、乡村振兴培训基地、第三高中、第八中学、第五小学、拉巴大桥等前期工作,力争实现开工建设。要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35个区市重大项目建设(其中自治区层面4个、市级层面31个),完成投资8.8亿元以上,着力提高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开工率、投资完成率和资金支付率。推动城乡环卫一体化及污水处理特许经营项目、拿银安置区就业创业基地、羌圩羌森安置点大棚蔬菜种植产业项目等开工建设,加快交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进天峨至北海公路(巴马至平果段)(大化段),加快s306大化至平果旧城二级公路及东兰至都安大兴(大化段)、都阳至黎明(江南—黎明段)等公路建设;加快乡镇片区规模化供水工程项目建设,实施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推进古江山洪沟治理、清坡河治理及百马那桃水库、古河上平水库项目前期工作。要强化资源要素保障。实施盘活存量土地“三年行动”,积极争取用林指标,加快推进巴马长寿带古龙年产30万吨饮用水生产基地、贡川情人湾梦里清坡滨水民宿群落等项目建设,强化项目用地用林保障。多渠道积极筹措资金,千方百计加大融资力度,全力保障重大项目资金需求,着重聚焦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计划走、计划跟着政策走”要求,深入分析研究国家政策资金扶持方向,找准向上争取切入点,有针对性地争取资金,争取新增政府债券资金3亿元,支持城南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中医医院综合楼建设、民政医养服务综合楼、学前教育和普通高中等项目建设。

  六、全力统筹城乡建设,有序推动融合发展

  优化城镇区、库区、大石山区协调发展,深入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县城补短板强弱项,推进产城融合,促进公共资源配置与常住人口规模基本匹配,增强县城综合承载能力,辐射带动乡村建设,推动城乡均衡融合发展。要加快推进城乡发展规划编制。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跟进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审批,扎实推进乡(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和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积极推广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成果,启动16个行政村村庄规划编制、2023年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检评估,科学编制和完善建设方案,谋划储备建设项目。要加快推进宜居宜业城市建设。更加注重产城融合,重点发展比较优势明显、带动农业农村能力强、就业容量大的产业,统筹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承接外部产业转移,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做优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推进城区兴化路一巷二里、文昌西路那亮一巷等城市背街小巷整治改造提升9条,积极推进江滨南路中段旧城改造、县城区天然气储备站及管网建设,持续推进富康小苑1、2号楼及大化高中职工宿舍楼等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建设。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加大市容市貌和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有序推进垃圾分类,进一步完善垃圾分类设施建设,初步形成初端分类收集末端分类处理机制,促进环境卫生管理工作规范化、专业化。着重抓好城区污水处理,推动城北污水处理厂建设,逐步完善污水管网,提高县城区雨污分流管网覆盖率、污水收集率,提升污水收集和处理水平;开展城区雨污水管网清淤,提升城区防洪排涝能力。打击“两违”在建行为,严控“两违”增长,逐步实现消除存量、控制增量。要加快推进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做好“扩面、提质、融合”三篇文章,着重聚焦乡(镇)政府所在地、大村屯等居民聚居地,推动“千万工程”,力争创建精品村1个、示范村10个、提升村41个。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推进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改厨改厕”建设,推进村容村貌提升、乡村绿化美化。更好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提高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大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繁荣发展乡村文化,培育乡风文明,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七、全力保护生态环境,充分发挥生态优势

  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牢牢守住生态安全底线,自觉履行保护自然职责,全面落实河长制、林长制、田长制,深入实施最严格的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限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制度,促进人与自然相得益彰、融合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征程。要突出抓好环境综合治理。加强大气污染防控,着重抓好秸秆禁烧、城区扬尘治理、烟花爆竹禁燃限放,确保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pm2.5浓度和pm10浓度达到考核要求;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确保国家和自治区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达到100%;持续推进新增河湖四乱、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整治,保持整治销号动态清“零”;推进矿山监管、生态修复,严厉打击盗伐林木、侵占林地、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等违法行为,抓好植树造林,筑牢生态屏障;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抓好石漠化片区治理、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确保耕地不受污染。扎实推进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要积极创建生态文明品牌。全力创建西南岩溶国家公园,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擦亮绿色生态金字招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筑牢大化生态安全屏障,将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大化发展优势。

  八、全力增进民生福祉,积极顺应人民期盼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统筹抓好各项民生事业,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要着力加大就业服务保障。把就业摆在优先位置,认真贯彻落实“促进就业十二条”要求,持续稳定和扩大就业,突出抓好脱贫劳动力、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依托城南工业园、城西产业园企业优先吸纳脱贫人口就近就业;完善就业帮扶车间帮扶政策、专员联系制度,落实带动就业补贴、社会保险补贴等政策支持企业稳岗留工。深化粤桂劳务协作,加强企业用工信息对接,开展“10 n”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抓好农民工“点对点”送工服务。深入开展“八桂家政”“八桂建工”“八桂米粉师傅”等八桂系列劳务品牌职业技能培训,加快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开展根治欠薪集中整治专项行动,妥善处置涉嫌欠薪线索案件,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要着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提高学前教育普惠水平,巩固“双减”成果,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抓好校园安全监管。优化教育发展格局,重点推进第三幼儿园、第七中学、第三高中、大化高中4号教学综合楼、实验中学改扩建工程等项目建设,加快第四幼儿园、第五小学、第八中学等学校前期工作。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补足配齐建强师资队伍。实施艺体教育工程,让每个孩子学会一门乐器、擅长一项体育运动。巩固提升中国大唐联合北京师范大学“组团式”教育帮扶成果,强化教育帮扶资源聚集,扩大“组团式”教育帮扶“朋友圈”,拓展教育帮扶覆盖面,吸引国家许可、社会认可的教育机构进驻大化,创造更好的教育环境、更优的教学体验,提升基础教育水平。要着力推进卫生健康事业。完善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县中医医院一期工程及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综合楼配套设施建设,推动县中医医院二期工程、拿银社区医院二期工程、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挥中心建设项目前期工作,谋划推进县妇幼保健院西院建设用地规划、县疾控中心整体迁建。充分利用“千县工程”县级医院能力建设项目,加强急诊急救和临床服务等“五大中心”建设,不断提升县级医院能力建设,争创三级医院。深入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推动全县16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达到优质服务基本标准。深入推进健康广西专项行动,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巩固自治区卫生县城、自治区健康县成果,积极创建国家卫生县。谋划建设公立托育服务中心,提升托育服务水平。落实疾控体系改革举措,抓好疾控防治。创建中医药医养结合示范基地,引进和发展铁皮石斛等中草药种植产业,做大健康产业规模。加快中医民族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强化中医药高素质人才培养,弘扬中医药壮瑶医药文化,构建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县中医医院开业运营,推进16个乡镇卫生院中医馆能力提升、服务提质。强化“三医”联动改革,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将“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落到实处,确保县域就诊率达90%以上。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做好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加强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推进农村订单定向生、全科医生人才培养,强化质量提升,积极推广“乡聘村用”等政策,持续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提升群众看病就医满意度。要着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动医保、社保参保扩面行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8%以上,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加强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提升城乡社会救助能力。推进殡仪馆和公墓项目开工建设,争取民政医养服务综合楼项目竣工验收,推进贡川、共和、古河、江南、北景、板升、六也7个乡镇敬老院改造建设城乡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启动都阳、羌圩2个乡镇敬老院改造建设城乡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开展老年助餐服务试点,拓展养老服务范围;推动儿童保障体系建设,落实孤儿救助各项政策,关爱保护农村留守儿童,健全儿童福利院、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工作机构。精心谋划推进库区项目,建设美丽库区,落实库区各项补助政策。推进英雄烈士纪念园项目建设,落实拥军优属政策措施,促进军地互助共建、军民鱼水情深,积极创建自治区双拥模范县。要扎实推进民族宗教事业。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推动各项工作的主线,深入开展“壮族三月三”、布努瑶“祝著节”等民族节庆活动,深化各族青少年交流、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项计划”,巩固提升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成果,争创国家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加快各民族走向现代化建设步伐,提升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防范化解民族宗教领域风险隐患,推动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九、全力强化发展安全,坚决守住风险底线

  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以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要坚守系统性风险底线。统筹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积极防范房地产风险,满足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妥善化解政府债务,确保政府隐性债务只减不增,政府债务风险等级控制在预警水平以下;加大非法集资防范力度,严厉打击非法金融行为,密切监测贷款不良率。要坚守安全生产风险底线。强化党政领导责任、部门“三管三必须”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深化道路交通、工矿企业、烟花爆竹、危险化学品、天然气、液化气等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加强应急准备、应急值守,强化事故灾害防范应对;加快推进“智慧应急”项目建设,制定自然灾害防治区划,落实防范化解自然灾害领域重大风险工作机制,积极应对极端天气,提升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贯彻“四个最严”要求,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要坚守社会稳定风险底线。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推动社会治理立体化、法治化、专业化、智能化发展,着力提高驾驭动态治安局势的能力水平,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大化;扫黑除恶常态化,保持对盗抢骗、黄赌毒、食药环、电信诈骗等各类突出违法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践行“浦江经验”,深化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县长接待日”活动,加强信访工作法治化建设,扎实推进信访积案和矛盾纠纷化解。

  努力建设新时代人民满意政府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我们要坚定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严格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全面深化政府自身建设,提升行政能力和治理水平,做到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

  一、深化政治建设,锻造过硬干部队伍。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建立健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的长效机制,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不断提高政府系统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把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贯彻到政府工作各领域各方面,确保上级党委政府和自治县党委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二、深化法治建设,打造阳光法治政府。深化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以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履职用权,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强府院联动,推进行政复议规范化,推动行政诉讼案件数量和败诉率持续“双下降”。认真办好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强化审计监督、统计监督,支持监察监督和司法监督。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始终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三、深化作风建设,营造担当实干氛围。树牢正确的政绩观,推动“四个抓落实”,埋头苦干、真抓实干,不断提高政府系统执行力,提高各级干部抓落实的能力水平。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严格落实“四下基层”制度,把工作做到底、做到位、见成效。大力倡导“解放思想、创新求变”之风,加大正向考核激励,健全容错纠正机制,营造“敢闯、敢干、敢首创”的浓厚氛围。紧绷过紧日子“思想弦”,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加强“三公”经费管理,真正把资金用在发展紧要处、民生急需上。

  四、深化廉政建设,涵养清廉政治生态。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带头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强化重点领域廉政风险防控,推动重点领域监管全覆盖。坚持以严的基调正风肃纪,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大力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驰而不息破除“八弊”顽疾。坚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推动防范和治理腐败问题常态化、长效化,让廉洁用权、干净干事蔚然成风。

  各位代表!风正潮涌,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需快马加鞭。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上级党委、政府和自治县党委的坚强领导下,解放思想、创新求变,众志成城、勇毅前行,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大化篇章!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九游会俱乐部j9入口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nan/11070.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