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步实施乡村振兴。加快乡村振兴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博昂智慧物流产业园等5个城乡融合项目。持续推动农村道路提升改造,完成崔代张、老吴营等村道改造修复工程。加快实施试点改革,推动洞上社区铁西区域与烤厂家属院联动改造,整合樊沟等社区土地进行区域性连片开发。依托东李庄社区电商平台,改造提升涉农社区物流基础设施,助力农业经济发展。加快产业带动,积极利用国家、省、市城乡融合发展政策,以社区特色为依托,积极谋划集体经济项目;加快土流集团交易中心建设,推动涉农产权平台交易,盘活涉农社区资产,壮大集体经济。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开展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集中攻坚行动,到2022年底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40%,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覆盖率达到50%以上。
坚持推动绿色发展。巩固拓展“十三五”时期污染防治攻坚成果,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制定魏都区“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经济发展规划,全力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攻坚战、臭氧污染防治攻坚战、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持续开展“三散”治理,确保天更蓝。扎实开展入河排污口整治,推动辖区清潩河、灞陵河、运粮河三条河流断面水环境质量保持ⅲ类水质,让辖区水更绿。严格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加强修复名录内地块的准入管理,使土壤更安全。扎实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四)着力推动改革开放
不断加大改革力度。深化开发区改革,全面推行“三化三制”和“管委会 公司”改革,不断推动开发区和魏创实业有限公司建设,突出经济发展主责主业,打造高质量发展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以“亩均效益论英雄”,严格投资强度、产出强度等约束性指标,推进标准化厂房建设,吸引上下游配套企业集聚。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持续推进零基预算,做大财政收入蛋糕。加快投融资平台转型发展,坚持市场化导向,推进国有企业优化整合,力争实现2家aa平台,拓展1家aa 平台。深化民生领域改革,推进医药卫生体制、“五医联动”改革,适时启动民生领域供应链公司组建。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让市场准入更加便捷。
不断拓展开放空间。积极与经济技术开发区形成联动,拓展招商项目落地空间,加大对生物医药、汽车制造等产业的招引力度。着力招大引强,瞄准产业链、供应链头部产业,实施精准招商,以龙头企业带动关联产业茁壮成长。调动一切资源,发挥以商招商、协同招商优势,依托政通可优产业园上下游产业链,引入保定金迪地下管网探测公司总部、通通停车总部;依托万容科技公司引荐,引入乐禾食品科技产业园。运用南创母基金,充分与优势资本方对接,形成基金招商、超额收益、产业链联动的良性互动。
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帮助企业解决堵点难点问题,打造最优营商环境。扎实推进“放管服效”改革,全面推行一件事一次办,对企业、群众关心的事项,进一步压缩办理时限,减少办事跑动次数。全面推行“线上一网通办、线下一窗受理”,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全程可办。全面推行有诉即办,畅通诉求反映渠道,实行无差别平等对待,提高群众满意率。强化项目保障,全面推行“标准地 承诺制”,实现企业“拿地即开工”。全面开展打击恶意逃废债务行动,及时向社会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让失信者寸步难行。鼓励干部与企业家交朋友,保持清亲政商关系。
(五)着力兜牢民生底线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强力推进新三年攻坚项目建设,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3所,推动魏都教育硬件建设提档升级。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全年力争公办幼儿园占比提高5%,学前教育普惠率达到85%,教育资源布局逐渐优化。强化名校建设,开展中小学标准化管理示范校、特色校创建,完善省市区3级攀升体系,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完善中小学教师分层分类精准培训体系,建立从校级骨干到中原名师的9级攀升阶梯,打造魏都教育骨干团队。持续巩固提高学校“双减”工作水平,深入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不断开拓学生课外实践场所,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持续提升养老服务。加快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依托“区、街道、社区”三级养老服务设施,利用智慧养老社区建设成果和智慧养老服务网络平台功能,构建具有魏都特色的“智慧养老服务体系”。积极探索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的路径和方式,年底前完成不低于600户老年人家庭改造任务,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倾力办好惠民实事。突出就业优先,力争新增城镇就业8800人以上。扎实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确保培训8000人次,新增高级技能人才4000人。落实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8230万元。发展社会事业,深入实施健康许昌行动,加快医疗保障中心、市人民医院门诊东楼等项目进度,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深化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打造3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3个最美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强化社会保障,及时调整退休人员养老金和工伤职工待遇,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持续提高城镇低保标准。强化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优抚安置工作,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帮助受灾群众和特困群体解决生活困难。
(六)着力推进社会治理
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压实“四方”责任,落实“四早”要求,扎紧“四个口袋”,守牢“三条防线”,严格落实重点人群“应检尽检”,确保重点场所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切实做到“人”“物”“环境”同防。持续加强核酸检测及流调队伍专业能力提升,做好防控物资储备。健全扁平化指挥体系,完善平急转换、多点触发机制,确保疫情防控指挥体系高效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