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1月18日在呼和浩特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各位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23年,是呼和浩特发展进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年。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考察,给我们带来极大的政治关怀和宝贵的发展机遇。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办好“两件大事”,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项工作的主线,按照自治区党委对首府“走在前、作表率”要求,锚定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确定的发展思路和奋斗目标不动摇,圆满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过去一年,我们紧盯“做大体量”不放松,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达到十年来最好水平。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802亿元、同比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6%,居全区第1;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5%,居全区第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3.5%,居全区第1;经济总量在全国百强城市中排名大幅提升,在省会城市中排名上升1位。全年实施重点项目1125个、完成投资1355亿元,新引进亿元以上招商项目430个、实际到位资金650亿元,华为云和林格尔数据中心、阿特斯、赛盛硅业3个投资超过700亿元的产业项目,全部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获评“中国投资热点城市”称号,成为全国营商环境进步最明显省会城市。新建高标准农田12万亩,新增奶牛6万头,新增设施农业8800亩,粮食产量实现“二十连丰”,和林县获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过去一年,我们全力培育“六大产业集群”,有力扭转了首府二产不强的被动局面。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迈上全新台阶,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奶酪生产车间、奶粉二期建成投产,蒙牛乳业产业园特康瑞高端乳制品、奶特智能化升级技改项目建成投产,乳业全产业链营业收入超过2560亿元、同比增长14%以上;成功举办首届世界奶业大会,荣获“世界乳业科技之都”“中国奶业育种之都”称号,获批国家奶业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中国乳都”的名片越擦越亮。电子信息技术产业集群集聚效应全面释放,华为北方最大的算力枢纽项目华为云和林格尔数据中心成功落户,超聚变服务器北方生产基地建成投产,中行、农行等数据中心项目主体完工,中国移动智算中心、并行科技算力基地等项目全面开工,服务器装机达到150万台;成功举办中国绿色算力大会,发布和林格尔绿色算力指数,入围“中国算力二十强市”榜单、居第15位。新材料和现代装备制造产业集群龙头带动效应明显,远景智能制造产业园、华耀光电12gw单晶硅片、鑫环10万吨颗粒硅等项目建成投产,鑫华1万吨电子级多晶硅、中锂三期、圣钒四期等项目主体完工,阿特斯光伏产业园一期、双杰电气电力装备制造、赣锋锂电、国佳纳米负极材料一期、福明智能制造一期等项目开工建设。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高精尖”项目加快实施,出台生物医药产业扶持政策10条,大唐药业健康科技产业园区、长寿药业等项目建成投产,溢多利生物酶制剂等项目主体完工,建成全球最大的口蹄疫苗、辅酶q10、高效金霉素生产基地。清洁能源产业集群走出示范引领新路子,金山电厂二期、天能重工、大唐清水河万家寨等项目建成投产,托清经济开发区绿色供电、中电储能独立共享储能电站、华电高端装备制造基地一期工程开工建设,在全区率先推进能源资源总部基地和绿电消纳利用示范区建设,率先实现“绿证”交易零的突破;牵头成立“1 2 n”新能源产业链生态联盟,抱团发展、互惠共赢。现代化工产业集群实现多链融合发展,久泰乙二醇、旭阳焦化等项目达产达效,三联化工搬迁项目主体完工,久泰30万吨延链补链一体化、中石油呼石化聚甲醛升级改造等项目进展顺利。“六大产业集群”产值实现243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突破90%;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41户,总数达到322户,首府工业实现了量的稳定跨越和质的有效提升。

  过去一年,我们全力打造“五个区域中心”,首府都市圈辐射能力进一步放大。立足打造“科技创新中心”,全社会投入研发经费63.8亿元、同比增长21%;全国唯一的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实体化运营,自治区草种业、动物疫苗技术创新中心成功获批;与120家高校院所开展合作,新增院士专家工作站5家,引进院士15人、高层次团队125个;攻克关键技术44项,转化科技成果218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3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649家,同比分别增长15%、57%,创新能力指数上升至全国第30位。立足打造“交通物流中心”,呼和浩特新机场主体完工,汽车客运中心、火车东客站北广场投入使用,首府到首都高铁缩短至2小时以内、高铁动车最多发车频次达到每天55对;伊顺、圆通、九州通、世盟供应链等现代物流项目建成投用,青资冷链、明品福物流等项目开工建设;开行中欧班列50列、首次开通中亚班列,呼和浩特国际陆港沙良、铁通海关监管作业场所正式启动,综保区进出口总额实现65亿元、同比增长58.5%,成功获批“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和“国家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立足打造“休闲度假中心”,举办各类节庆活动400余场次,周杰伦演唱会暖心服务让呼和浩特好评如潮,165万人参与的元旦跨年夜活动释放了老百姓的激情;借助“十四冬”赛事东风,马鬃山滑雪场、东河冰雪场成为区内外游客冰雪旅游、运动的新场所,哈素海冬捕节让人们感受到“踏雪寻鱼”的快乐;敕勒川万亩草原、大黑河千亩花海成为市民争相打卡的“新选择”;展现中国文化底蕴和国际视野的雕塑艺术馆、国际雕塑园盛装开放,成功举办首届呼和浩特国际雕塑艺术展。立足打造“现代消费中心”,发放政银企消费券1.3亿元、引领群众消费超过60亿元。新华mall、中商·世界里、天元全球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开业运营,中山路转角巷、宽巷子、塞上老街等特色街区全新亮相,蔚来、喜茶等46个品牌首店和旗舰店强势入驻,获评全国首个“蒙餐地标美食城市”,成功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入选全国“年度消费热力城市”。立足打造“教育医疗中心”,深入推进集团化办学,与北大、北师大、中央民大等知名高校深度合作,建成“名校 ”教育集团86个;获批2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成运营5个国家级医学中心分中心,新建互联网医院6家,市口腔医院挂牌内蒙古口腔医院,通用技术集团与赛罕区合作建设的内蒙古心脑血管医院开诊运营,启动呼包鄂乌院前急救一体化建设。

  过去一年,我们全力建设“五宜城市”,首府人口虹吸能力进一步增强。围绕“宜居”城市建设,完成老旧小区改造309个,实施棚户区改造7个,改造老旧燃气管网139公里,在全国80个大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成效考核中位列第10位;改变首府供热格局的标志性项目大唐托电引热入呼工程当年开工、当年投用,新增供热能力2000万平方米、今年还要增加3300万平方米;金山电厂二期供热项目新增供热能力2000万平方米,城区清洁取暖率达到93%。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持续巩固农村“七配套”建设成果,新城区获评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和林县创建成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清水河县创建成为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围绕“宜业”城市建设,实施国家公共就业服务示范项目,云谷数字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大学生创业就业示范基地启动运营,成功获批自治区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出台“引人留人18条措施”,“三年十万大学生留呼工程”两年就完成8.4万人;举办各类招聘活动230场,新增城镇就业6.1万人、占全区31.8%,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7.6万人。围绕“宜学”城市建设,出台支持教育发展10条硬措施;建成投用中小学、幼儿园14所,新增学位7680个;打造“县管校聘”改革区域4个,招聘优秀教师2014人,增加中高级职称岗位3747个;全市中小学同频互动教室覆盖率达到100%;建成市级民族团结示范校5所、自治区基地校1所。围绕“宜养”城市建设,实施国家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市第一医院成功创建三甲综合医院,组建城市医疗集团3个,建成县域医共体5个;“三医”联动协同改革取得丰硕成果,集中带量采购药品价格平均降幅50%以上;街道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到100%;成功入选国家安宁疗护试点城市。围绕“宜游”城市建设,伊利草原乳文化旅游景区获评国家“5g 智慧旅游”试点,蒙牛工业旅游景区被评为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新城区入选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单位,大青山红色旅游景区、武川草原之门成功创建4a级景区,推出沉浸式街景舞剧《昭君和亲》、打造促进民族融合交流特色旅游路线4条;全年接待国内游客5058.1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77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61.6%、390.6%,获评全国旅游集团优选投资十强城市、中国康养旅游城市。

  过去一年,我们全力补短板、强基础,首府区域中心城市作用进一步突显。成立首府城市建设规划委员会。g5901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互通、g6高速与东二环互通、马鬃山滑雪场旅游专线等工程建成通车,s43机场高速、s29呼凉高速、s311武川至杨树坝公路等项目路基、桥梁主体工程全部完工,g59呼北高速与国道209连接线工程开工建设。全长87.8公里的三环路全线通车,金海路东西延伸段、巴彦淖尔高架路北段、云中路新机场连接线、火车东客站北广场站前高架、腾飞路上跨南二环、万通路下穿南二环等路网工程建成通车。新建续建市政道路53条,打通城区“断头路”32条,改造背街小巷140条,完成城区供热管网互联互通工程77.6公里,新增停车场285处、停车位6.9万个,荣膺国家绿色出行创建考核评价达标城市。新建公园游园305个、城市绿道和健身步道235公里,总数分别达到912个、638公里。“12345”接诉即办指挥调度中心荣获全国“十佳治理典范”和“专业精进典范”两项大奖。“爱青城”app注册用户突破150万、累计提供在线服务13亿次。

  过去一年,我们全力巩固北疆生态安全屏障,美丽青城“绿色底色”进一步夯实。深化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成果,黄河滩区居民迁建任务提前完成,大青山前坡“生态绿带”等治理项目全部建成;完成林草生态建设40.3万亩,全面启动重点生态区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北部地区森林火灾高风险区综合治理等工程。完成5.96万户燃煤散烧综合治理,淘汰燃煤供热锅炉28台,空气质量优良率高于自治区年度考核目标。完成公主府污水处理厂技改,建成金桥工业污水处理厂、新机场污水处理厂等项目,黄河干流、主要支流劣ⅴ类水体全部消除,成功入选国家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城市。

  过去一年,我们全力推进“五个大起底”行动,解决了一大批历史遗留的老大难问题。开展沉淀资金大起底,累计收回资金6.3亿元。开展待批项目大起底,545个待批项目实现应批尽批。开展闲置土地大起底,累计消化批而未供土地3.7万亩,处置闲置土地1.1万亩,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开展开发区闲置资源要素大起底,园区工业集中度达到86%,亩均产值达到126万元。开展“半拉子”工程大起底,20个“半拉子”工程全部销号,盘活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中心、中国北方足球训练基地、农博园等项目。

  过去一年,我们全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激发了首府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获评自治区考核a级,剥离清理各级子企业21户,压减企业内设机构11.7%、缩减中层管理人员13.9%,营业总收入和资产总额分别达到62.4亿元、2166.8亿元,实现盈利超过9亿元、创10年来最好水平。深化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厘清园区与旗县区职责分工,917项审批事项实现“园区事园区办”;承载首府未来产业、高科技产业的航天经济开发区、科技城经济开发区获批,全市工业园区实现产值2330亿元、同比增长11%。深化基层治理改革,围绕加快重塑基层治理体系,“拆大并小”优化网格布局,完善社区工作者和网格员待遇保障、职业晋升等机制,街道承担的职责由222项缩减至101项,社区承担的工作事项由140项减少至79项,获评“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全面放开市场准入,民营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1.5%;新增市场主体83364户、同比增长75%,占全区增量近18%。其他领域改革深入推进,率先推动呼包“同城化”发展,签订14个方面、60个事项合作协议;3家主流媒体整合改革成为全区改革示范;深化国防动员体制改革,伊利集团武装部成为北部战区首家非公有制企业人民武装部。

  过去一年,我们全力排查化解各类矛盾问题,消除了一批经济社会发展的风险隐患。率先完成政府年度隐性债务化解任务。圆满完成29880套“保交楼”任务。盘活闲置5年的新华广场、东客站南广场地下商业和周边楼宇。成功侦破15年以上命案积案11起,电诈犯罪发案量下降5.1%。全面推行信访代办制,信访纯案化解率由66%提升至92%。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行动,未发生重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荣获“2023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过去一年,我们全面加强自身建设,政府抓执行、抓落实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坚持“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深入开展第二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复率均为100%。荣获“全区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称号。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肃查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深入开展“提标、提速、提效”专项行动,有效解决“三多三少三慢”问题,政府执行力、公信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一仗接着一仗打,一关接着一关闯,经受住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取得了弥足珍贵的成绩,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效显著,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科学指引的结果,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正确决策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大力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一道拼、一起干、一起奋斗出来的!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及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关心支持呼和浩特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诚挚的感谢!

  回首过去一年工作,理性分析我们的发展,还存在一些“绕不开、挪不走”的问题。一是经济总量不大、带动力不强,产业基础还不扎实,区域中心城市吸引力、承载力、核心竞争力不足;二是服务民营经济、市场主体与先进地区相比,主动性和精准度做得不够到位;三是城市发展中老旧小区、城中村改造、宜居环境打造,以及道路交通建设管理等还有不少短板;四是人民群众关心的上学、看病、养老、托幼等“一老一小”急难愁盼问题,以及一些区域吃水难、供暖差等群众身边事还不尽如人意;五是还有一些干部思想观念封闭保守,干劲闯劲不足,作风“慢拖虚”,跟不上发展的需要。这些问题,必须一个一个盯、一个一个改,能快则快、久久为功,直到问题彻底解决。

  二、2024年工作安排

  自治区党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了六个工程、七项任务;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要把握的五个关键点、安排了九项重点工作。这些都是需要紧盯的大事、攻坚的要事,也是必须推进的实事、办成的好事,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些关键和重点,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贯穿到首府各项工作中,以实施“政策落地工程”为契机,吃透政策、用好政策,真正让政策从“纸上”落到“地上”,不折不扣把中央、自治区和市委的部署执行好、落实好。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左右,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3%左右,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5%左右,完成自治区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在全区保持前位、在省会城市保持前列,经济总量在全国百强城市更进一步。

  以上指标安排全部超过自治区平均水平,既坚持实事求是,也体现“强首府、争进位、作贡献”的责任担当。完成上述目标,有利好政策的支持、有发展基础的支撑、有进位赶超的需要,还有两年13场高质量发展现场会凝聚起的强大干事创业斗志。只要我们上下齐心、敢想敢干,摒弃“我不如人”的念头,拿出“能快就不要慢”的劲头,就一定能够实现预期目标。

  具体要抓好8个方面重点工作。

  (一)要毫不松劲把抓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首先要铆足干劲抓项目。以重大项目“双一千”工程为抓手,实施重点项目1100个以上,完成投资1500亿元以上;开展“年初大动员、年中大比武、年底大考核”行动,全部项目力争上半年能开尽开。聚焦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粤港澳、东三省等区域,紧盯战略国企、实力民企、知名外企,强化产业链招商、龙头企业招商、小分队招商、政企协同招商、商协会招商。同时,更加注重精准招商、更加注重招商效果。

  下大力气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要落实“科技突围”工程,开展“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创建。着力培育建设“五大中心”,高质量运行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推进实施二期工程,推动实施国家科技任务;推进创建国家草业技术创新中心,推动草种、生态修复等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提升自治区动物疫苗技术创新中心能力;全力培育先进半导体材料创新中心科研能力;加快推动益生菌共性技术研发中心建设。全面推开科技企业“双倍增、双提升”、规上工业企业科技创新“三清零全覆盖”、重大科技项目“揭榜挂帅”3大行动,攻克关键技术45项左右,转化科技成果200项左右。实施创新人才引进计划,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100名以上,既要为科技人才搭建好“大展拳脚”的舞台,也要提供好解决后顾之忧的“关爱套餐”。

  重点领域改革要敢想敢闯。实施“内部挖潜、降本增效”行动,持续提升国企盈利能力;清理缺乏发展潜力、竞争优势的非主业类业务,采取合作、参股、投资等多种手段,走出去拓展市场,推动国企做大做强;开展新一轮国有资产大起底行动,盘活有用资产,让国企甩掉包袱、轻装上阵;落实“五定”要求,建立奖优罚劣、能上能下的制度体系,切实把国有企业的内生动力激发出来。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实施“诚信建设工程”,启动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创建工作,统筹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建设,各级政府要信守承诺,说到就要做到,决不能信口开河,让广大客商吃下定心丸、安心谋发展;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推出更多便民利企事项,不断增强“一网通办”能力,让政务服务更便捷、更高效。加快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厘清市本级和旗县区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深化公共资源交易改革,推进评标场地、流程、技术管理标准化。全面完成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按期完成机构改革。

  让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落实“自贸区创建工程”,推进申建中国(内蒙古)自由贸易试验区呼和浩特核心区,打造制度型开放引领区,构建面向俄蒙的全方位交流合作平台。加快建设中欧班列集散中心,开行中欧、中亚班列争取达到100列;推进白塔机场进境冰鲜水产品指定监管场地验收投用,综保区进出口总额争取达到100亿元。推动呼包“同城化”取得实质性进展,让更多群众感受到“双城便利”、享受到“双城实惠”,真正实现“1 1>2”的效果。举办世界草业大会、世界动物疫苗产业大会、国际食品科技联盟世界乳业峰会、中国绿色算力大会。加强与蒙古国、俄罗斯以及美国等国家友好城市的交往交流。

  (二)咬紧牙关、持之以恒做大做强工业支柱

  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完成产值600亿元。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开工建设优然牧业总部、奶酪二期、高端乳清脱盐粉智能化生产项目;蒙牛乳业产业园建成投产5g数字化奶粉工厂、日产500吨低温乳制品等项目。打造“从一棵草到一杯奶、再到一块奶酪”全产业链,加快建设全国乳业交易中心,培育乳制品世界先进制造业集群,让“中国乳都”更具影响力。推进建设武川县高原特色农畜产品产业园、清水河县优质农畜产品加工产业园,推动正大食品三期项目落地,建成西贝贾国龙功夫菜超级中央厨房项目。

  电子信息技术产业集群实现营业收入500亿元。建成投用中行数据中心、农行数据中心、金融机构专网、和林格尔新区算力资源监测与调度试点平台、自治区数据交易中心等项目;加快建设华为云和林格尔数据中心、中国移动智算中心、并行科技算力基地等项目;开工建设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人保集团等数据中心项目,引进北疆数谷数字经济产业园、显鸿科技集成电路产业园以及乐讯服务器制造等项目;推进建设百度、抖音等数据标注项目,全力打造“中国云谷”。

  新材料和现代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完成产值800亿元。建成投产阿特斯光伏产业园一期、双杰电气电力装备制造、天皓60万吨玻纤一期、鑫华1万吨电子级多晶硅、中锂三期、圣钒四期、国佳纳米负极材料一期、福明智能制造一期等项目;加快建设赛盛年产800吨电子级碳化硅及硅材料全产业链、赣锋锂电、圆速蒙泰智能氢电商用车等项目;开工建设阿特斯光伏产业园二期、中环20gw光伏叠瓦组件、华耀10gw光伏n型电池片、中科世纪联绿新材料产业园、中芯富晟半导体产业园等项目,推动硅材料向切片、清洗、芯片制造等上下游延伸。

  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完成产值200亿元。建成投产溢多利生物酶制剂、奥普赛动物血清培养研发等项目;开工建设常盛高端制剂、金达威三期、双奇药业生物智能制造产业园、普泽生物益生菌产业园、新合新生物产业基地、华润双鹤生物产业基地、诺邦生物科技等项目;加快建设科拓食用益生菌、金宇生物mrna疫苗及核酸药物智能化制造等项目,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加快向高附加值成品药、制剂、大健康方向拓展。

  清洁能源产业集群完成产值700亿元。建成投产和林格尔数据中心集群绿色能源供给示范工程、中电储能独立共享储能电站等项目;加快建设金山电厂三期;破土动工呼和浩特抽水蓄能二期;开工建设中环产业城绿色供电新能源发电、大唐呼铝电燃煤自备电厂可再生能源替代工程、武川储能示范、华硕能源固态储氢等项目,打造绿电消纳利用示范区。

  现代化工产业集群完成产值500亿元。建成投产三联化工电石炉搬迁项目;开工建设中船特种气体、久泰30万吨延链补链一体化、旭阳碳基新材料全产业链一体化、中石油呼石化聚甲醛升级改造等项目。

  积极抢占未来产业新赛道。要聚焦“五大领域”破题。未来信息产业加快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元宇宙等产业布局,重点实施光环新网、中通服数字孪生、东方超算ai算力等项目。未来空间产业积极申报国家级航天开发区,大力发展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数字低空、航空装备制造等产业,引进国电高科、中科星图、盛和芯、天玑北斗等应用企业,推动韦加无人机智能制造项目投产,打造国家级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基地。未来材料产业加快发展新一代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材料、石墨烯材料等产业,重点实施叁零陆零超级电容及软碳材料、厦门光莆新型高分子金属复合材料等项目。未来健康产业大力推进生物工程、生物疫苗高端化发展,重点实施海天智能脑机接口、华域干细胞生物技术等项目。未来能源产业重点推进氢能应用示范基地建设,实施万海中醇车用醇烃燃料、佑赛空气压缩储能示范等项目。

  把工业园区短板补上来。开展工业园区“三个行动”,实施承载能力大提升行动,强化园区资源要素保障,提升服务企业、群众的能力;实施配套产业大引进行动,新建一批标准厂房、研发楼,吸引更多配套产业进园、中小企业入驻;实施助力企业大帮扶行动,推进“政务服务进园区”,推动审批权限向园区“能放尽放”,组建上下游产业联盟,编制重点企业和项目融资需求目录,帮助企业“找资金、找原料、找用工、找市场”。

  (三)围绕打造现代消费中心、休闲度假中心,让现代服务业这个朝阳产业“引得来人、留得住财”

  要满足消费“新需求”。加快华润万象城、金翡丽广场等商业综合体建设;提升中山路、锡林南路、东万达、摩尔城、东客站等重点商圈和特色街区服务功能;引进北京华联精品超市、盒马鲜生、麦德龙等品牌连锁超市,落地品牌首店、旗舰店30家;新增连锁便利店和休闲零食新业态门店200家、青城惠民菜店60家;改造提升“一刻钟便民生活圈”10个。培育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家电、国货“潮品”、流量经济等新消费热点;推动传统零售业做好线上线下消费融合,举办“乐享消费、惠购青城”等促消费活动300场次以上。

  要塑造文化“新印记”。围绕创建“北疆文化”品牌,全力打造博物馆之城、雕塑之城、艺术之城、现代文明之城;推进呼和浩特博物院、大盛魁博物馆集群等提质升级,办好“5·18国际博物馆日”“回望千年·博物北疆”系列活动;推出《青城蝶变》《守望北疆》等文学作品,创排《千年青城》《敕勒歌》等演艺作品,举办全国乌兰牧骑展演,开展惠民演出700场以上;创建成为全国文明城市,增强群众对首府的归属感和认可度,提升全民文明素质和全社会文明程度。

  要打造文旅融合“新场景”。推动传统旅游向“全季游、全域游、全景游”融合转型。北部有序开放大青山观光旅游,提升哈达门、淖尔梁、圣水梁等景区功能,打造“山南山北连为一体”的高山草原旅游区;乌素图村、毫赖沟村提升建设融合“生态 文旅 康养”的精品民宿和旅游酒店;丰富大青山野生动物园周边旅游业态,形成北部游玩一条线。南部开工建设云中盛乐度假区、宝贝河旅游主题公园、托县河口旅游度假区等项目,提升老牛湾黄河大峡谷旅游区、大黑河郊野花带品质,建成投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打造“串珠成链、风光无限”的沿黄旅游观光带。东部推动马鬃山度假区创建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把冰雪产业做起来,让“冷资源”持续释放“热效应”。西部推进伊利草原乳文化旅游景区创建5a级景区,完善提升哈素海旅游区功能,打造休闲度假新板块。策划春节、五一、国庆等节庆活动,组织昭君文化节、马拉松、冰雪节等文体活动,市场化举办流量明星、顶流乐团等演出活动,保证“周周有活动、月月有亮点、全年不打烊”。

  要培育总部经济、枢纽经济“新优势”。加快华为内蒙古区域中心、航天科工六院总部基地、紫光新华三区域总部、国电投区域总部基地等项目建设;推动三峡、远景等总部项目落地,争取中国电建、中煤科工等头部企业在我市建设区域总部。培育华强数智、超牌新材料、草原红太阳、显鸿科技、众环工贸等企业挂牌上市。推动设立和林格尔金融数据产业园,打造区域数据金融中心。建成投用申通智慧电商物流园、韵达快递内蒙古电商总部基地等项目,加快建设明品福、中农联、青资冷链、国储粮油生活物资保障中心等项目。

  (四)精心打造具有首府特色的现代农业

  重点发展都市农业。优化“一圈一区两翼四板块”农业总体布局,推进内蒙古现代农牧业发展示范区项目落地。实施宏福等17个农业重点项目,打造2大设施农业发展核心区、5个设施农业生产示范基地、10个设施农业示范园区,新增设施农业1万亩、改造提升5000亩。推动土左旗、武川县创建国家级农业园区。

  统筹推进种植养殖。稳定提升蔬菜和粮食保供能力,高标准实施“菜篮子”工程,新增露地蔬菜种植5000亩;集中建设玉米高产稳产功能区370万亩,新建高标准农田14.5万亩、提升改造13万亩,改良利用盐碱地50万亩。保障好饲草基地和奶牛牧场建设,建成规模化苜蓿种植基地12个、规模化燕麦种植基地10个,饲草种植总面积突破160万亩;建成投用正缘4万头奶牛养殖园区,加快建设优然牧业沙尔营养殖园区、托县18万头奶牛绿色智慧养殖示范园区,新增奶牛6万头。

  全面改善乡村面貌。开展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提质增效行动,创建示范社40家以上、示范家庭农牧场30家以上,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66家。推进“千万工程”建设。创建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2个。发挥积分制、道德评议会、村规民约等作用,广泛开展农村移风易俗活动,既要把乡村物质文明建设好、更要把精神文明打造好。

  (五)通过高质量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努力把首府打造成为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要畅通城市路网。推动呼和浩特新机场及配套工程竣工验收,建成投用老牛湾通用机场,开展呼鄂高铁前期工作,争取呼包高铁及延伸线纳入国家规划。s43机场高速、s29呼凉高速、s311武川至杨树坝公路建成通车,力争g59呼北高速与国道209连接线年内通车,加快推进s27呼鄂高速前期工作。打通一批严重影响群众出行的“断头路”,提升改造一批背街小巷,改扩建停车场108处,新增停车位4.4万个。

  要实施城市更新。坚持“非紧急不实施、非民生不建设”原则,城东重点开展白塔机场及周边区块规划编制工作,大力引进企业总部、科研机构、高端产业、现代生活项目落地。城西重点实施整体提升行动,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资源要素向玉泉、回民、敕勒川乳业开发区倾斜,将敕勒川乳业开发区纳入城市一体化管理,打造宜居宜业、舒心舒适的新区块。实施老旧小区改造229个,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3000套,解决496个小区“吃水难”问题。抓住国家实施城中村改造工程机遇,推进保全庄、帅家营、范家营等区块改造。修整完善城市碎片空间,开发提升群众家门口的公园游园200个、城市绿道200公里、节点绿化1000处,让老百姓能够“推窗见绿、出门入园”。

  要做精城市管理。开展市容市貌、文明交通、物业服务等再整治、再提升,持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动城市管理数字化转型升级,深入实施智慧交通、智慧城管、智慧审批、共享单车智慧监管等平台项目,推动110家部门系统数据向城市大脑“应接尽接、应汇尽汇、应用尽用”,加快实现“屏观全城、数通全域”。

  (六)始终把生态保护挺在前面,筑牢绿色发展底座

  全力抓好污染防治攻坚。申报国家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全面完成剩余5.56万户燃煤散烧综合治理,让首府的空气更加清新。开工建设事关首府长远发展大局的引黄入呼三期工程;加快构建完善市级水网,力争更多项目进入国家、自治区规划;建成投用托清园区再生水长输管网工程、科技城污水处理厂、辛辛板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净化工程,让首府的用水更有保障。持续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实施固废综合利用项目15个,创建“无废细胞”42个,全面完成49座尾矿库治理;强化建设用地、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确保污染地块和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在100%。

  全面加强生态保护治理。巩固提升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成果,开展美丽乡村、美丽城镇、美丽河湖创建,打造美丽中国建设示范样板;深化生物多样性保护,推进种质资源库建设;建成清水河县浑河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北部地区森林火灾高风险区综合治理等项目;实施哈素海自然保护地监测保护、阴山北麓生态综合治理等工程。完成林草生态建设48万亩以上。创建大青山国家公园。

  全域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新增绿色工厂10家左右,推动金山高新技术开发区、和林格尔乳业开发区创建国家级绿色园区。新建充电桩1万个,逐步满足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完成45万亩林业碳汇开发储备项目,推动建设呼和浩特林业碳汇交易服务中心。

  (七)一点一滴办好民生实事,让最具幸福感城市有名有实

  把温暖工程作为今年的民生“一号工程”。主城区建成“环型供热网”,形成全市“一网多源”供热体系;清洁替代城区剩余36台燃煤供热锅炉,实现城区100%清洁取暖;改造老旧燃气管网87.7公里、老旧供热二次管网4554公里、换热站280个、居民户内燃气立管3万户,完成建筑节能改造80万平方米。开展供热问题“大起底”,明确责任、清单管理、逐一解决;开展供热企业“大整合”,形成全市“统一价格、统一监管、统一服务”的供热管理体系;探索构建精准供热、按需供热的新型智慧供热采暖新模式;开展“访民送暖”行动,建立“点对点、双管家”供热服务制度和应急处突预案,今年一定要从根本上解决群众反映较大的供暖问题。

  抓住重点、多措并举,满足群众就业需求。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困难群体等重点人群就业帮扶和创业扶持,新增城镇就业6万人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3万人。开展“就业助企、就业为企”专项行动,举办专场招聘活动100场以上。在确保完成“三年十万大学生留呼工程”前提下,实施“五万大学生留呼专项行动”,提供优质就业岗位、创造良好创业环境,为来呼留呼人才量身定制、集中打造价格低、品质高、环境好、配套全的超大型“青年社区”,让在呼生活和工作的年轻人“来时一个包,安下一个家,共建一座城”。

  不遗余力、竭尽全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打造一批家门口的好学校,实施优质教育“四个一”工程,每个旗县区至少打造1所全区一流的优质初中和优质高中,补齐区域教育发展短板;新建续建中小学、幼儿园61所;加快建设中职园区,启动中职园区晋升高职园区工作;推动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双高校”职业本科建设申报。实施一批智慧教育“数字化”项目,建设9所“未来教育”试点学校。完善一套“有机更新”的队伍管理机制,健全校长考核末位淘汰机制,不胜任的要撤换;完善教师和教研员任职“旋转门”机制,不称职的要离岗。搭建一个“以奖促优”的评估监测平台,把落实教育责任、提升教育质量纳入年终目标考核,评价结果作为学校奖惩、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出台一批关爱教育工作者的“暖心举措”,健全教师荣誉机制,选树先进典型,给予优厚奖励,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尚。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推进“双减”工作,高质量开展课后服务,实施“学生每天一块酪”健康示范工程,让孩子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用心用情守护好群众健康。推动建设城东北京友谊医院内蒙古院区、城西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敕勒川医院;建成投用市第二医院、精神卫生中心、职业病防治院、中蒙医院医养中心等项目,规划建设市第一医院云谷院区、市妇幼保健院托育指导综合服务中心项目。推进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2个,打造国家、自治区重点专科5个;与区外52家医疗机构开展合作,大力发展“互联网 医疗”模式,减轻患者负担、减少医疗外流,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服务。

  切实兜住兜牢民生保障底线。实施基本民生保障提标达标行动,低于国家标准的要提上来,比国家标准高的要继续保持好。开展国家安宁疗护试点城市建设。打造全区城市养老服务“样板区”和农村养老服务“示范区”。深入落实《内蒙古自治区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推动青年发展型城市试点建设。积极创建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推动实施“一杯奶”生育关怀行动,让各个群体都能享受到关爱、感受到温暖。

  (八)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切实筑牢安全稳定屏障

  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三管三必须”要求,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坚决杜绝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深化拓展“五个大起底”行动,消化批而未供土地2.7万亩。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推行信访代办制。确保17068套“保交楼”任务按期完成。坚持“三保必保”,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严格规范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压缩政府日常开支。加快推进高风险农信联社、村镇银行脱帽。确保完成年度债务化解任务。加强预付消费监管,坚决打击“诱导办卡”“存费跑路”“霸王条款”等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违规行为。大力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做好退役军人事务工作,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十连冠”。

  各位代表!当前的呼和浩特,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首府各项工作的主线,深入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实践活动,以全力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市为重要抓手,在“七个作模范”上体现担当作为,让“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深入人心。一要用行动体现忠诚,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定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不讲条件、不打折扣、不搞变通,当好“两个确立”的忠诚拥护者、“两个维护”的忠实实践者。二要用实干凝聚合力,按照自治区和市委的工作要求,把抓落实作为政府核心使命,定了就干、说了就办,干一件成一件,干成一件交卷一件,坚决杜绝“光喊口号、不见行动”,坚决杜绝态度上的“忽揣”和流程上的“圪且”,当好推动发展、为民造福的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三要用制度保障法治,大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纪检监察、司法、群众、舆论监督,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意见建议,不断提升行政效能和公信力。四要用纪律守牢底线,持续抓好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坚决杜绝“新形象工程”,把全部心思都用在为人民服务上,清白做人、干净做事,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各位代表!力量源于团结、事业成于奋斗、坚信事在人为。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党中央、国务院、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和团结全市360万人民群众,盯住目标、拿出冲劲,雷厉风行、实打实干,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首府崭新篇章不懈努力,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九游会俱乐部j9入口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ibei/10925.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