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今后五年主要目标任务
各位代表,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和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下,按照区第十三次党代会部署,紧扣建设“两高”示范区“一大目标”,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一区两群”协调发展“两大机遇”,明确科技兴业之区、开放时尚之地、美丽幸福之城“三个定位”,落实率先推进产业发展现代化、率先推进城市能级现代化、率先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率先推进干部能力现代化“四个率先”,实施实干兴区、科创强区、环境优区、招商活区、民生立区“五大行动”,在奋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基于未来五年“一大目标”“两大机遇”“三个定位”“四个率先”“五大行动”的“12345”总体思路,并衔接区“十四五”规划,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26年,地区生产总值超2100亿元,全口径税收突破330亿元,研发投入强度达3.5%以上,全员劳动生产率提升至35万元/人,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资产规模和经济证券化水平继续领跑全市,商品销售总额超7500亿元,规上工业产值实现“倍增”,营商环境竞争力、市场活跃度全市领先。常住人口突破100万,空气质量不断改善,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6.7万元,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群众安全感指数全市领先,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各位代表!美好蓝图的实现,关键在于担当实干。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一)以科技创新为支撑,让江北产业质效更高
打通科技与产业的双向融合渠道,推动创新基础设施和重大平台不断完善,努力实现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研发投入、发明专利、人才数量“五个倍增”,基本建成科技成果产业转化示范之区。突出金融机构与金融功能“双集聚”主线,打造西部金融中心核心承载区。构建观音桥国际知名商圈、江北嘴国际高端购物目的地、北滨路国际“慢生活”经济带、寸滩国际消费新地标、果园港国际物流枢纽等多点支撑格局,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首选区。把制造业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打造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做大做强数字产业,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打造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抢抓新一轮产业布局先机,精心培育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新材料产业、高端酒店业、特色会展业、文化旅游业“五大新增长点”,打造面向未来、跨越发展的先行区。
(二)以改革开放为动能,让江北发展活力更足
始终保持改革定力,不断深化综合经济体制、国资国企、“放管服”等重点领域改革,积极探索第三次分配方式,扎实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加快建设西部领先的“一站式”政务服务中心。坚持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积极融入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项目等国家战略,积极参与国际大循环,充分发挥综合保税区、自贸试验区等开放平台叠加效应,全面深化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和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一区两群”协调发展。到2026年,经贸国际化、投资便利化、文旅特色化水平大幅跃升,三资企业数量增至1000家以上,实际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总额在全市领跑,成为具有现代化大都市气息的精致精美之地和重庆内陆开放高地的重要支撑地。
(三)以提升能级为路径,让江北城市品质更佳
持续优化完善国土空间布局,“一带双核五片区”的产城景融合发展格局基本形成,高品质实施“两江四岸”治理提升和北滨路东西延伸段建设,寸滩国际新城建设初见成效,观音桥商圈更加时尚化品质化、江北嘴金融中心更加极核化功能化。加强运动基础设施建设,将五宝片区打造成引领潮流的国际时尚运动城。完善骨架路网、织密次支道路,推动“轨道全覆盖”,形成“轨道 公交 慢行”的三网融合交通体系。加快实施城市更新,推动叶水坊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坚持以文兴城,制定好落实好历史文化建筑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清单。深化大城细管、大城智管、大城众管,展示靓丽城景、魅力夜景。全方位建设智慧城市,打通数据壁垒,实现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应急管理“一网调度”、基层服务“一网治理”。城市治理更加精细化、人性化,执法水平显著提升。
(四)以绿色发展为导向,让江北生态环境更美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扎实推进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为江北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持续深化河长制、林长制,全面落实长江“十年禁渔”,推进“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建设,开展铜锣湾生态保护修复。加大污染防治力度,深化跨区域跨流域联防联控机制,统筹“建、治、管、改”行动,打好碧水、蓝天、净土“三大攻坚战”。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碳达峰、碳中和迈出坚实步伐,畅通碳履约、碳普惠、碳中和实施路径,鼓励企业节能减排,引导群众积极降碳,到2026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年均下降3%以上。
(五)以群众满意为根本,让江北民生福祉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