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加强基层护理人员培训,提升基层护理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强基层护士队伍建设,以解决基层患者实际健康问题为导向,针对基层护理服务职能和要求,制定培训计划大纲和能力评价标准,加强继续教育学习,不断增强服务能力,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水平力。依靠“护联体”,引导二三级医疗机构为基层护士开展专项培训,对护理重点环节质量管理、护患沟通、慢性病管理、健康促进、老年护理、护理工作与医院感染控制措施等方面进行指导,提高综合护理能力。
4.加快医疗护理员规范化培训,健全多层次护理人才培养体系。我市拥有省级医疗护理员培训基地两家,鼓励医疗机构积极申报省级护理员培训基地,增加我市医疗护理员培训机构数量。建立完善医疗护理员管理制度,明确医疗护理员资质、职责、服务规范等。规范培训计划,制定培训大纲,筛选培训师资,通过系统、规范的培训,有效提升医疗护理员的综合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水平,持证上岗,保障护理质量和安全,至2025年拟培养医疗护理员300名 。将医疗机构合理配置医疗护理员纳入医疗机构考评体系,实行“生活照护—医疗护理—护理创新”的创新体系模式。
专栏1 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护理人才储备
急诊急救护理人才储备项目:加强急诊急救护理队伍建设。在医疗机构内开展急救专项技术培训,其中三级综合医院高级生命支持(acls)培训率达60%。建立市、县(区)急救护士库,保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需求。
危重症护理人才储备项目:加大医疗机构对危重症专科护理人才培养的力度,将危重症护理专项技术纳入护士规范化培训,危重症护理人才储备不低于医疗机构护士总数的 10%,提升危重症救治能力。形成一支专业化、规范化的危重症护理人才和专家团队。
传染病护理人才储备项目:加强传染病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感染科护理队伍建设,培养省级传染病专科护士10名,加大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培训考核,提高医院感染防控能力。
(二)丰富护理服务内涵,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1.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对照医院高质量发展要求,以切实解决患者问题、促进患者康复为目的,全面推进责任制整体护理,贯穿集患者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为一体的整体护理思维,落实病情观察、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康复护理、健康教育、出院指导等工作要求,推进优质护理服务扩面提质。探索“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医护一体化、多学科合作模式,优化护理服务流程,强化护理人文关怀,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不断增强患者就医获得感。
2.推动护理模式转变。适应新形式,推动临床护理模式的转变,不断完善护理工作规范及标准,建强专业化护理队伍,开设并规范专科护理门诊,如糖尿病护理门诊、伤造口门诊、静疗门诊、母婴护理门诊、中医护理门诊等,通过科学化、系统化、专业化的护理指导,缩短康复周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在重症监护、急救护理、肿瘤护理、慢性病护理等专科专病领域,探索实施医护协同、多学科合作的个案管理,逐步推进慢性病预防、治疗、康复、管理一体化。探索机构-社区-居家整体联合管理护理模式,形成优质护理服务的区域化辐射,力求护理的同质化,紧跟社会发展的需求。
3.增加护理服务供给。优化护理资源布局,医疗机构结合功能定位、按需分类提供专业、规范的护理服务。积极发展老年护理、社区护理、居家护理、安宁疗护等服务。利用“互联网 护理服务”平台,合理引导医疗机构增加护理服务供给,为行动不便、慢性病等人群提供便捷、专业护理服务。积极开展科普宣传、健康教育活动,指导民众采取健康生活方式、增加养生、保健、康复知识,提升全民健康素养,全面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4.加强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完善市县(区)护理质控组织架构,建立健全基层护理质控组织,明确护理质量控制关键指标,建立并完善护理质量控制和持续改进机制,严格落实护理核心制度。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利用信息化手段,动态监测用药错误、压疮、跌倒、非计划性拔管、深静脉血栓、误吸及高危药物外渗等指标数据,适时总结分析、通报反馈,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专栏2 护士服务能力提升项目
专科护士培训项目:根据临床医学发展需求,加快在重症护理、母婴健康、老年护理、肿瘤护理、中医护理等专科领域培养专科护士。在心内科护理、儿科护理等至少5个 ,相对成熟专科护理领域,发展专科护士队伍,培养专科护士800名 。启动在岗超过5年的专科护士再培训,提升专科护理服务水平。
护理质控人员培养项目:启动护理质量管理人员质量控制与改进专项培训,培养市、县质控专家20名,力争覆盖各级质控中心成员以及二级医院质管人员,以点带面,促进全市护理质控水平的提升。
护理教学与科研人才培养项目:支持多种形式的硕士人才培养,培养护理硕士30名左右,优化护理人员学历结构。鼓励医疗机构设立护理教学与护理科研岗位,支持临床护理教学与研究工作,促进护理理论和实践水平的不断提升。
(三)推进老年护理服务,满足老年人群健康需求
1.加强老年护理专业培训。加强老年护理服务队伍建设,开展老年护理专业化适宜技术培训,提升老年护理专业技术水平。开展老年护理需求评估和护理服务,推进以医疗机构为支撑、社区为依托、居家为基础的老年护理服务体系。加大老年护理服务行为规范管理和质控力度,落实好医疗护理员培训和规范管理工作,提升医疗护理员服务能力,充实老年护理服务从业人员队伍。
2.丰富老年护理服务内涵。通过“互联网 护理服务”,进一步构建和完善“互联网 护理服务”的管理制度、服务规范、运行机制及质量指标评价体系,打造机构、社区和居家老年护理服务平台,采用线上申请、线下服务的形式,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护理服务需求加强医疗机构的老年病科建设,设立临终关怀病房,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医院对适合在家庭条件下进行护理的老年患者、慢性病患者、卧床患者等人群提供居家的长期护理服务,符合条件的可为其开设家庭病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