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强化资源节约利用,促进循环经济全面发展
1.高标准建设资源循环利用示范基地
围绕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以生活垃圾、工业固体废弃物等典型废弃物处置为重点,积极推进奉化区餐厨垃圾处理、佳境危险废物综合处置等项目,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废弃物分类收运、处置利用、全过程监管和处置运营体系,着力提升全区废弃物处理能力和资源化利用水平,将宁波市奉化区资源循环利用示范基地打造成为科学布局、示范引领的省级资源循环利用示范基地。
2.积极推进奉化经济开发区循环化改造
积极落实国家循环发展引领行动,牢固树立绿色循环发展理念和节约资源循环利用的新资源观,以奉化经济开发区滨海新区地块为核心,有序构建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高端装备、大医疗健康三大主导产业循环经济产业链,重点完善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装备及新材料生产企业的一般固废以及生活资料为源头的物料资源循环使用链,进一步推进企业间、项目间废物交换利用、能量梯级利用、废水循环利用,着力建设空间布局更加合理、产业循环更加优化、资源利用更加高效、生态环境更加优质、公共设施更加完善的循环经济园区。
(五) 加强能源科技创新,推动能源产业快速发展
1.加快推进能源科技创新
加强能源基础研究,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重视颠覆性技术创新,重点突破碲化镉、铜铟镓硒等薄膜电池、基于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能源制氢、氢气燃料电池空压机、餐厨废油制取生物质柴油、分布式能源系统大容量储热(冷)、新型节能电机和空压机等一批制约能源发展和可能取得革命性突破的关键和前沿技术,抢占能源技术领域制高点。
2.狠抓能源创新平台建设
锚定“创新强区”建设目标,努力发挥产业服务带动作用,着力提升宁波瑞凌节能环保创新与产业研究院、宁波锋成先进能源材料研究院等创新平台服务能级,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整合高校、科研院所等力量建立市场化运行的绿色创新联合体,鼓励企业牵头或参与财政资金支持的绿色低碳技术研发项目。
3.大力推动数字能源发展
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加快推进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能源产业的深度融合,探索建立智慧、绿色、共享、分布式的能源供应和消费模式。充分运用能源数据管理信息平台,构建基础数据库平台、智慧电务、能源双控、智慧园区产业等分系统,实现重点用能单位监测、能源适时监控、能耗设备管理、能耗分析、全区电力市场交易平台、光伏监测、规上工业企业用电监测等功能。充分依托智慧能源(奉化)运测中心,力争我区智慧光伏数字化管理平台被列入省市数字化改革项目“一本账”“揭榜挂帅”“先行先试”“改革创新先锋奖”目录,实现我区光伏投资、监管、运营全生命周期数字化信息化管理。
4.积极发展节能及能源装备产业
立足我区节能装备产业发展基础,积极发展降温薄膜、先进碳材料等新型节能材料产业,提升发展节能家电、智能家电等节能厨卫家居产业。加快发展驱动电机、动力电池系统、电机控制器等新能源汽车产业,积极发展智能箱式变压器、低损耗变压器、高低压开关柜等智能输配电产业,积极引导泵、空压机等气动企业向氢能关键零部件供应企业发展,努力发展光伏发电装备、风力发电装备、生物质能源装备等清洁能源成套装备,打造具有奉化特色的能源装备产业。
(六) 深化关键环节改革,激发能源市场活力
1.稳步推进电力体制改革
按照降本减负荷优化服务的原则继续大力推进电力体制改革,还原电力商品属性。全面放开除居民、农业、重要公用事业和公益性服务等行业以外所有经营性电力用户的发用电计划,鼓励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能效、环保、信用要求的市场主体参与电力交易。支持中小用户通过售电企业代理的形式参与电力交易。继续做好普通电力直接交易工作,确保改革红利有效传导。逐步扩大中长期售电市场交易规模,交易周期逐步从年度扩大到月度,不断丰富交易形式,推进带负荷曲线的中长期电力交易。探索用户侧电力辅助服务补偿机制。
2.有序推进油气体制改革
积极推动现有央企省企为主的油气存储设施、长输管道对各类市场主体开放,加快油气管道网运分离。加快推动城镇燃气扁平化和规模化改革,建立“网络化、多气源、少层级,管中间、放两头”天然气新体制。加强成本监管,逐步探索建立上下游直接交易机制及天然气价格联动机制,促进非居民用气价格市场化。配合推进油气管网独立,完善油气基础设施公平接入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储备设施投资运营,建立完善政府储备、企业社会责任储备和企业生产经营库存有机结合、互为补充的储备体系。
3.积极推进能源要素改革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要素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能源要素向优势区域、优势行业、优势项目倾斜,提升能源要素集约利用水平。积极推进节能与“亩均论英雄”改革深度融合,建立综合评价结果协同应用体系,对评价末档企业执行差别电价,倒逼低效企业转型升级或主动退出。深化推进区域能评改革,探索建立以产业技术能效为导向的区域能评制度。严格落实新上高耗能项目有偿获取用能权、落后产能淘汰、过剩产能压减和节能改造有偿出让用能权制度。
(七) 加强能源安全监管,筑牢能源安全底线
1.提高能源安全预警能力
充分利用宁波市智慧能源管理平台,创新能源监管方式,完善能源安全管理制度。发展多维智能巡检系统,加快布局“互联网 智能运检”体系,加强对油气、电力运行系统的智能巡检、设备异常判断,建立起智能化的安全预警体系。
1.加强能源安全监管
牢固树立能源安全意识,建立健全属地管理责任、行业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的全生命周期监管机制。强化能源安全红线意识,保障能源生产、输送、调度、消费安全。定期组织开展能源保障的安全检查、日常巡视检查,抓好重大节假日、防台防汛期间的电力、天然气等安全管理。做好能源运行管理,统筹做好用电高峰期时段、重点工业园区等重要时段、重点区域能源保障。完善运行监测技术手段,健全能源运行分析和动态监测机制。做好重要电力用户分类工作,完成有序用电工作。加强能源管理力量建设,构建与省市联动的能源监督管理体系。
2.健全能源应急体系建设
做好能源应急预案,构建一套职责明确、指挥有序、快速高效、处置有力的能源应急指挥体系和应急保障体系。强化能源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开展油气管道泄漏和大面积停电演练,提高突然事件处置能力。提升能源救援能力,加快能源平衡应急响应速度,提高我区应对能源供应紧缺、供应中断等突发事件的协调处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