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做大做实循环优势产业
提升循环产业竞争力。推进优势循环产业集群化规模化发展,推动以景兴纸业、山鹰纸业为龙头,以平湖、海盐为中心的纸类包装废弃物处理产业发展;鼓励以海利环保纤维为龙头,以废旧聚酯瓶利用为主体的废旧塑料再生利用产业发展;完善以秀洲区、海盐县为中心的玻璃包装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布局;推动建立以汽车零部件、电气机械等行业为重点的再制造产业体系。加快培育循环产业主体,结合我市时尚智造、汽车产业等传统产业集群优势,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支柱性等新兴产业方向,加大关键领域环境治理技术装备研发和推广,强化节能降碳和清洁能源技术创新,加快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循环产业主体。加快推进海盐核电关联产业基地建设。
加快要素向循环产业倾斜。立足我市生态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实际,将土地、能耗、排污、信贷等要素资源向氢能源、生命健康、人工智能、集成电路、航空航天等绿色产业及循环化方向倾斜。加强跨领域、跨学科产业协同创新,鼓励企业在污水高效处理与再生利用、固废资源化、新能源开发利用等方面有突破。倾斜资源打造一批规模经济效益显著、专业特色鲜明、综合竞争力较强的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一批集聚、创新发展的绿色产业特色小镇。
(三)完善物资循环利用体系
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完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合理布局回收网点、分拣中心、交易市场“三位一体”再生资源回收体系,鼓励在住宅小区、商场、超市等场所设置便民回收点。推动回收行业模式创新,积极探索“互联网 废旧商品回收”模式,推广智能终端回收设备,推行生产责任延伸制度,推进线上线下分类回收体系建设。鼓励再生资源回收企业采用押金、以旧换新、网络购物送货回收包装物等方式回收再生资源,全面推广可回收物积分兑换,扩大低价值可回收物回收品类。加强再生资源回收市场培育,扩大市场主体参与废旧资源回收产业规模,引导支持地方企业跨区域合作。
提升再生资源利用水平。依托“无废城市”创建,推动全社会大循环体系建设,促进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在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打造产城融合循环经济产业链。完善区域资源循环利用体系,依托省级资源循环利用基地,推进城市废弃物分类利用和集中处置,引导再生资源加工利用项目集聚发展,完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一般工业固废、污泥、危险废物、废旧汽车和农业废弃物等固废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设施建设,争创国家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
推动废弃物资源化能源化利用。鼓励园林废弃物、城市餐厨垃圾、农村畜禽粪便和秸秆在还田施肥、协同制备为生物质柴油等方面的综合利用。鼓励水体淤泥、污水厂污泥等制备营养土和土壤调理剂。鼓励乡村利用畜禽粪便和秸秆生产沼气,扩展沼气在集中供气、发电上网、提纯并网等方面的应用范围。加大建筑垃圾再生利用技术体系建设与产品研发,鼓励新型建材企业充分利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替代天然砂石。
(四)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深入推进能源消费革命。支持重点领域和行业改造升级,推动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用能方式改变,推广制造业能源梯级利用、流程再造、分布式冷热电三联供等能量系统优化工艺。积极推动清洁能源替代,鼓励发展天然气分布式供能系统,探索发展氢气分布式供能(储能)系统,完善加气设施布局,持续实施煤改气、油改气工程。加快建设适度超前、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广泛推进工业和交通领域“以电(氢)代煤”和“以电(氢)代油”,推进港口岸电建设,打造“绿色港口”。
高标准实施节水行动。加强全社会节水管理,严格实行用水总量、强度控制指标体系,巩固提高区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全覆盖建设成果。推进农业节水增效,继续推进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实施工业节水改造,大力推广高效冷却、洗涤、循环用水和废污水再生利用、高耗水生产工艺替代等节水工艺、技术,推行水循环梯级利用,支持企业内部开展节水和水循环利用设施建设,促进企业间串联用水、分质用水、一水多用和循环利用。优化工业水厂水源布局,推进园区中水回用建设,统筹供排水和循环利用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工业园区水源分质供水。加强城乡节水降损,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控制供水管网漏损,推进城乡居民节水和公共领域节水行动。
全面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积极盘活存量用地建设,加快淘汰过剩落后产能和企业用地回购,鼓励和促进城镇低效产业用地再开发。加强开发区用地功能改造,调整用地结构,提高土地利用强度,推动单一生产功能向城市综合功能转型。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高质量打造“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全面开展“低产田”企业整治,培育新增一批亩均效益领跑者。持续推进“标准地”改革,落实新供应工业用地按照“标准地”模式供地。
(五)打造低碳能源发展体系
强化煤炭减量。严格限制煤炭消费增量,禁止建设企业自备燃煤设施,对所有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实施煤炭减量替代,将煤炭减量替代或等量替代作为能评的重要内容。积极推进煤炭低碳化利用,推广节煤技术应用,提高煤电用煤利用效率,降低电厂自用电率和碳排放量,实现热电平均供电标煤耗不断下降。
加强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深入挖掘分布式光伏潜力,充分发挥现有光伏发电基础优势,推广应用“光伏 ”模式,创新发展农光互补、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场景。高质量完成嘉兴1号和嘉兴2号海上风电场工程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海上风电并网发电,适时兼顾发展陆上分散式风电。积极打造氢能发展示范样板,依托较为丰富的制氢资源,不断完善上游制取、中游储运和下游应用的氢能产业链,打造长三角氢能产业示范区。按需推进生物质(垃圾)发电项目。
专栏1:清洁能源开发利用
1.海上风电工程:嘉兴1号海上风电和嘉兴2号海上风电项目,装机容量合计600mw。
2.光伏新增工程:每年新增光伏装机容量200mw,“十四五”期间新增光伏装机容量1000mw以上。
3.氢能发展工程:打造形成在国内具有领先地位和重要国际影响力的氢能产业生态园,集聚氢能装备制造及气体储运等产业链企业50家以上,上市企业超过3家,氢能供应能力不低于25万吨/年(高纯氢及燃料电池用氢不低于10万吨/年),氢能及相关产业年产值突破400亿元,氢燃料电池车辆应用不低于2500辆。
4.建筑光伏探索工程:继续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充分利用屋顶建筑,发展“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分布式光伏,探索建筑屋顶太阳能热水器和光伏发电系统一体化应用。
5.“风光火储”和“源网荷储”一体化工程:大力推动海宁尖山新区“源网荷储”一体化工程建设;积极推动浙能嘉兴电厂、浙能嘉华电厂开展“风光火储”和“源网荷储”一体化工程前期研究,争取“十四五”期间开展1项示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