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森林古道保护和利用工作,保护其遗存格局、植被及建筑风貌,延续古道历史文脉。挖掘古驿道遗迹,因地制宜实现长距离、跨区域的贯通。依托森林古道的景观资源,大力开展森林古道修复工程,发展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主题的森林文化,每年有计划地选择具有重要历史价值、人文价值的古道进行修复。进行适度、可持续的旅游开发,完善古道中的标识系统、服务系统、应急救助系统等配套设施,打造精品古道徒步路线。加强对古树名木保护、复壮和生境修复的工作,科学研究和推广应用保护措施,设立古树名木保护专项资金,开展古树名木救助复壮保护,抢救一批濒危的古树名木。加强古树名木动态监测,对古树名木数量、生境、长势、保护现状等定期监测,打造各类古树名木主题公园。“十四五”期间,保护修复古道100公里,建设古树名木主题公园5处。

  四、加快生态文化挖掘传播

  开展以保护森林与湿地、倡导低碳、节能减排等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活动。加强组织宣传,丰富活动载体,在全社会营造“关注森林”的良好氛围。结合植树节、爱鸟周、生态日等重要节日,集中开展主题宣传活动,普及生态知识,弘扬生态文明。办好稽东香榧文化旅游节等地域特色文旅活动,开发系列乡村文旅节事活动,打造柯桥独特文旅节事品牌。依托“春笋节”、“全笋宴”等节事乡村游,带动区域文旅产业,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实现从美丽乡村到美丽经济的蝶变,不断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依托浙东运河柯桥段,挖掘大运河文化底蕴,梳理沿线历史人文资源,依托浙东唐诗之路柯桥沿线会稽山、兰亭等历史古迹资源,推动兰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花香漓渚田园综合体、谢家坞四季鲜果园等景观资源联动开发,打造生态体验精品线路,建立公共营地和驿站,让公众充分享受生态优良、景观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加快设计一批富有创意文化符号,推出一批旅游线路等方式,着力打造最美唐诗路。

  第五节 深化林业改革创新

  一、推行林长制改革

  根据全省林长制改革示范建设,完善林长组织体系,建立重点生态功能区区级林长制度,健全镇(街道)、村(社区、居)林长履职机制,建立健全林业执法体系。建立林长制管理信息系统,完善林长制“五个一”信息化平台。结合林业监测体系建设,探索林长制工作考核评分系统智能化、数据化。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探索开展林业碳汇项目及林业碳汇交易试点工作。加强全区护林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护林员管护作用,巩固全区森林资源建设保护成果,规范护林人员管理,充分发挥护林人员的管护作用。

  二、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全面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实践模式,以拓宽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特征、领域和范围。实践探索农村农户林地经营承包权退出及其实现制度,改革工商资本租赁集体林地从事“非林化”经营风险防范和监管制度改革,农民家庭林场管理服务制度改革等。深化集体林权抵押贷款公共财政担保制度改革,促进农村集体林业发展。重点实践探索建立中国农村集体林权抵押信贷担保体系的财政支持制度改革,具体分析当前农村农民林权抵押贷款需求特征、供需矛盾及其困境。实践探索建立农村集体林业产权抵押贷款财政担保的制度改革具体方案。

  三、开展行政审批改革

  最大限度缩减林业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环节和审批材料,缩短审批时间,优化审批服务。对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建立和完善审批规范,运用互联网技术,推行网上办理。加快行政审批办理和管理的制度化、信息化建设。

  四、加强林业科技创新

  加快建设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与科研院所合作建立技术研究中心、科学试验基地。完善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加快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加强林技人员和林农培训。以林业下一代互联网、林区无线网络、林业物联网建设为基础,大力发展智慧林业、碳汇林业,完善林业视频监控系统及应急地理信息平台,推进林业基础数据等信息技术创新应用。

  五、推进种苗创新发展

  以木本油料、特色林果、景观树种和重要生态修复树种为重点,开展全区林业种质资源普查。推进经济林、生态林树种的良种选育,选育一批耐瘠薄、耐盐碱、抗病虫害、抗干旱的乔木良种。推动传统名花、优良乡土植物、食药用花卉等新优品种选育和示范推广。加强良种基地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国土绿化种苗保障订单育苗制度,促进国土绿化计划与订单式育苗高效衔接。

  第六节 提升林业治理能力

  一、全面推进依法治林

  加大林业普法力度,将新修订森林法列入普法教育的重点,丰富普法形式和内容,推动新修订森林法等法律知识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提高全社会参与保护森林的意识。建立健全森林资源产权监管、森林生态系统保护、森林与湿地生态修复和森林经营制度,强化林业行业内部监管。进一步理顺林业行政执法职能,推动木材检查、森林植物检疫、林木种苗以及国土、规划等执法队伍全面整合,切实加大对重点地区、重点领域的督查力度和事中事后监督管理,加大对违法范围行动的打击力度,依法查处破坏森林资源等违法行为。

  二、强化人才队伍和中介建设

  依托公益林护林员等基层管理力量,加强护林员队伍建设,完善巡护考核监管,强化区域联建联防,实现管护全覆盖。加强森林消防、资源保护、山林纠纷调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森林管护等基层林业队伍建设,落实编制和工作经费,切实稳定基层林业队伍。加强林业干部培养教育,引进高层次人才,提升林业人员业务能力,制定激励政策,同时加强林业学科、科研队伍、林技推广队伍建设。加强技术研发和应用,联合高校设立人才培养合作机构,持续加强林业从业人员和林农进修、培训。加强林业中介机构培育、规范政府购买服务,稳步推进中介机构培育,逐步将规划设计、资产评估、市场信息、金融服务、技术培训等适合市场化运作的公共服务事项交由中介机构承担。

  三、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

  抓好以松材线虫病为重点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充分认识松材线虫病防治的重要性紧迫性,利用无人机做好松材线虫病疫情普查工作,严格把关,现场核查,指导开展监测普查。聚焦疫情监测调查、疫点疫木除治、疫情传播阻击、健康松林保护等关键环节,依托专业防治力量组建专群结合的应急防治队伍,加大林业有害生物监测技术培训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培训,推行免疫针剂运用,推广无人机防治技术。加强经济林、花卉苗木及名木古树的病虫害防治,实行专业化统防统治。“十四五”期间,主要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4‰以下。

  四、提高森林防火能力

  开展森林火灾普查工作,包括森林可燃物和野外火源等,强化网格化林火阻隔体系构建和引水灭火工程建设。提升森林火情早期处理能力,建立集高空瞭望—无人机巡逻—智能停机坪—护林员巡护等天空地一体化的森林防火监测体系,提高对森林火灾的预测预防及快速扑救的反应能力,使重点火险区的森林防火工作逐步走上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信息化、专业化、标准化轨道。通过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优化森林消防装备,形成森林防火长效机制,显著提高森林火灾综合防控能力, “十四五”期间,新增绿林竹海森林公园、香雪梅海风景区、兰亭森林公园、舜江源省级自然保护区等11个防火监控点,覆盖重点林区,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8‰以下,无重大森林火灾发生。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九游会俱乐部j9入口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9073.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