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森林资源管理更加到位
严守“林地、湿地、物种”3条生态保护红线,全面落实最严格生态保护制度,森林、林地、湿地、天然林、公益林得到全面保护,自然保护地体系基本建成,生物多样性保护持续强化,森林植被固碳能力显著增强,形成系统化资源保护体系。着力提升林业数字化管理水平,紧紧围绕数字政府建设重大机遇和“整体智治”工作理念,以省林业空间管理平台(简称“一张图”平台)建设为基础,有序开展林地审批、林木采伐审批、造林更新、森林抚育等森林经营管理数据“落地上图”工作,高效推进森林资源相关业务管理数据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实现管理高效协同、业务深度融合,加快构建森林资源一体化管理应用体系。
表6:“十四五”时期林业发展规划主要指标
序号 指标 单位 2020年 2025年 属性
1 林地面积 万亩 251.6 以国土三调融合结果为准 约束性
2 森林覆盖率 % ≥86 ≥86 约束性
3 森林总蓄积 万立方米 1480.9 1655 约束性
4 乔木林单位蓄积量 立方米/亩 6.46 7.9 约束性
5 生态公益林 万亩 141.07 145 约束性
6 自然保护地 万亩 38.2 38.2 约束性
7 林业总产值 亿元 71.52 86.7 预期性
8 森林火灾受害控制率 ‰ 0 ≤0.8 预期性
9 林业有害生物成灾控制率 % 控制在要求范围内 ≤0.8 预期性
10 新增百万亩 万亩 无 3.3 预期性
11 千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 万亩 无 26.89 预期性
五、总体布局
根据庆元县自然生态环境特征以及森林结构、林分现状、产业结构等特点,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的要求,规划形成“一园一城四区”的县域总体布局。“一园”即百山祖国家公园;“一城”即中国楠木城;“四区”即毛竹产业发展区,木材战略储备区,林下经济示范区,森林旅游康养区。
图4: 庆元县生态林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布局图
(一)“一园”:构建以百山祖国家公园为核心的森林生态保护体系
以“国家公园就是尊重自然”理念为基础,构建以百山祖国家公园为核心,以全县生态公益林建设、天然林保护工程为一体的森林生态体系,全面提升全县的整体生态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引领庆元全域高质量绿色发展的互惠支撑、共同发展的局面。
(二)“一城”:构建以中国楠木城为主题的珍贵多彩森林建设发展体系
围绕“一个楠木中心城、十条楠木景观带、百个楠木精品点、万顷楠木大森林”等四个工程进行建设。通过楠木公园、楠木景观道、楠木风情村的建设,着力建设“彩色、健康、珍贵”森林,形成多彩、自然、稳定、高效的森林景观格局,为打造“最生态窗口”提供强大的绿色保障。更好地发挥森林的生态、社会和经济功能,提升森林城市的形象和品位。
(三)“四区”:构建以毛竹产业、木材战略储备、林下经济和森林旅游为主的林业产业发展体系。
1.毛竹产业发展区
以黄田、隆宫、安南等毛竹主产区为中心,通过建设高产笋、竹示范基地,提升全县竹林经营水平,提高现有低产低效竹林的产量和质量,以及通过严控除草剂使用、竹林测土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控等措施推进竹林高产、高效、生态、优质、安全和可持续经营,逐步形成以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科普培训于一体的毛竹产业。
2.木材战略储备区
立足生态优势,以“珍贵健康彩色”森林为主题,以第一轮国乡合作造林基地为重点区域,通过迹地更新、疏伐抚育、景观改造、补植珍贵彩色树种、大径材培育等措施,全面提高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的数量和质量。
3.林下经济示范区
以东部乡镇及高山地区为重点区域,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和林地空间,大力发展林下经济,让森林发挥倍数效应,把山地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达到“一万山万元钱”的目标。
4.森林旅游康养区
以百山祖、巾子峰、双苗尖为核心区块,立足森林生态区位优势,以森林乡村、森林康养为基点,建园集群、串点联线,做足“林业 旅游”文章。
第三章 建设生态林业 促进生态文明
一、全面推行林长制
(一)发展目标
到2021年低,在全县范围内基本覆盖县乡村三级的林长制管理体系。到2025年底,林长制责任体系不断深化,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强大的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林地保有量、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湿地保有量等保持稳定,资源总量不断增长,质量稳步提升,生态功能更加完善,绿色观念深入人心,高质量建成森林庆元。
(二)重点任务
1.加强资源保护。严格依法治林,全面加强林业执法队伍建设和执法监督,稳步推进林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全面提升森林资源管理水平。建立林长制日常监管巡查制度,实行森林保护与发展动态监管。合理分解落实森林采伐限额, 科学统筹分配采伐限额, “十四五”期间,全县采伐限额为214910立方米。严肃查处乱砍滥伐林木,乱占用湿地林地、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等案件,严肃打击破坏林业生态资源违法犯罪行为,建设平安林业。
2.构建自然保护地体系。加强百山祖国家公园建设,实施分类分级管控,强化监测评估,推进湿地保护修复,加强野生动植物和重要物种栖息地保护,实施珍稀濒危物种种群抢救恢复,推进林木种质资源保护管理,切实维护生物多样性。
3.推进生态建设。持续增加森林、湿地碳汇,提升碳中和能力。依据国土空间规划,科学划定生态用地,全域推进国土绿化美化,加快森林城市(城镇)、“一村万树”建设,提升绿化水平,增加森林资源,改善人居环境。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实施森林抚育经营和林相改造,建设珍贵彩色森林。加强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域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落实部门绿化责任,提高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
4、加强灾害防控。全面实施森林防火责任制,加大宣传力度,严格火源管理,加大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强森林火灾监测和扑救能力,有力保障全县的森林资源安全。确保不发生重大以上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 0.5‰以内。加强松材线虫病监测,每年进行春秋两季松材线虫病疫情普查及日常监测调查;及时清理病死松树;通过打孔注药、清理疫木、生物防治等措施加大松林防治面积, 建设健康森林6.4万亩,其中实施松林主动改造5万亩。
5、完善护林组织。依托公益林护林员等基层管理力量,加强护林员队伍建设,推动资源管理向源头转移,强化区域联建联防,实现管护全覆盖。整合林业基层力量,加强乡乡镇林业工作站能力建设,完善巡护考核监管,提高森林湿地资源管护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