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教师队伍得到全面优化。完善教师队伍建设制度体系,制定出台《中共淮北市委 淮北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淮发〔2019〕19号)、《淮北市中小学校引进优秀教师暂行办法》(办〔2019〕29号)、《淮北市教育系统实施信用“红黑名单”制度暂行办法》等文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先后组织开展“争做‘四有’好老师”、“铸师魂、守师道、立师表”和“守教育初心、担育人使命、做师德表率”等专题教育活动,把师德师风建设纳入目标责任制考核,作为教育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建立师德建设责任追究制度。实施教师全员培训工程,通过集中培训、远程培训、校本培训三种方式,每年完成全市1.8万余名教师年度继续教育培训,每人24学时集中培训、24学时远程培训、24学时校本培训。实施名师培养工程,优秀教育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在各类教育教学比赛中,1名教师荣获全国特等奖,5名教师荣获全国一等奖,29名教师荣获全省教学一等奖,获奖比例位居全省前列。特别是2020年,参加安徽省第五届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我市8名选手,7人荣获省一等奖,获奖数量全省第一。

  3.教育改革实现多点突破。密集推出一系列改革举措,激发了教育活力,解决了不少长期以来应该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淮北市成功入选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全省仅淮北市、马鞍山市2市入选。编制实施《淮北市重点发展区域中小学布局规划(2020—2035年)》,在东部新城、中心湖带、高新技术开发区等重点发展区域规划新建、改扩建55所新城区学校。在5所省示范高中试点试行自主招生改革,探索破除“唯分取人”的招生录取机制。先后将原二职高改建为市一实小分部、原二中改建为市三实小分部、南湖路小学改建为首府实验小学分部、原工业学校改建为市二中东校区,盘活了闲置教育资源,缓解了优质学校学位总体不足和大班额问题。开辟人才引进绿色通道,解决了多年来优秀教师只流出不流入问题。探索公办中职教育与民办教育合作办学模式,在硬件设施、专业设置、德育教育等多方面开展合作。引进中国科培教育集团作为合作方,接收淮师大信息学院,转办为应用技术型民办高校,更名为淮北理工学院,解决了淮北市自办本科教育空白问题。完成淮北市卫生学校转隶,淮北市卫生学校由市卫健委划归市教育局主管,理顺了管理体制。将已闲置的安徽矿业职业技术学院东校区改建为淮北市卫生学校新校区,优化办学条件。

  4.各类教育全面提档升级。全市幼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4.39%,比省定考核指标90%高4.39个百分点;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94.87%,比省定考核指标80%高14.87个百分点;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为54.7%,比省定考核指标50%高4.7个百分点。义务教育适龄人口入学率保持为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8.01%,比省定考核指标95%高3.01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4.1%,比省定考核指标92%高2.1个百分点。3所学校评为全国文明校园,4所学校入选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 4所学校入选全国学校体育工作示范学校,9所学校评为全国中小学国防教育示范学校, 83所学校被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烈山区被认定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区);6所学校评为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体育传统特色学校,3所学校评为全国青少年校园排球体育传统特色学校。

  表 1:淮北市“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主要指标一览表

  (截至2020年底)

  序号 指标项 2015年 2020年

  1 学前三年毛入园率(%) 93.36 94.9

  2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 94.8 98.01

  3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 91.16 94.1

  4 初中毕业生升学率(%) 95.44 96.57

  5 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10.04 10.33

  5.教育人口集聚功能凸显。随着全市整体办学水平大幅度提升,淮北教育影响力和吸引力明显增强,教育发展吸引城市人口集聚的功能彰显,各学段在校学生数持续普遍增加。2020年度,全市各级各类学校(不含高校)在校学生总数为386294人,总体比2019年增加9512人。其中:基础教育在校生总数为361431人,增加8295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24863人,增加1217人。为淮北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教育力量。

  淮北教育“十三五”时期取得的成就,为淮北教育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积累了宝贵经验。“十三五”时期淮北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给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最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坚持党的领导是教育健康快速发展的根本保证。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认真履行牵头抓总、宏观指导、综合协调等职责,研究淮北师范大学信息学院转设、淮北卫生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等重大决策,审议《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中小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淮北市引进优秀教师暂行办法》等重要政策性文件,协调召开全市教育大会,举办全市思政课教师培训班,推动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认真履行党建工作主体责任,确保教育事业快速健康发展。第二,深化改革创新是教育健康快速发展的内生动力。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不断破解教育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障碍。已经实施和正在实施的各项教育改革、系列创新举措,都为淮北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生机活力。第三,增进人民福祉是教育改革发展的价值取向。一直大力推进的教育均衡发展、教育精准扶贫、教育教学改革、招生制度改革等等,都是为了提高教育公共服务水平,努力让每个青少年学生都能享受良好的教育,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都能实现个人的梦想和追求。第四,优化工作作风是教育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举措。网上问政、窗口建设、例行局务会制度、问题清单制、“争做四有好老师”师德师风专题教育活动等等,都是以加强全市教育系统作风建设为目标,从有问题的地方改起、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促进了教育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这些经验弥足珍贵,是全市教育系统实践的结晶和宝贵的精神财富,要在“十四五”时期新的教育实践中发挥作用并不断丰富发展。

  二、“十四五”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淮北市新阶段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关键五年,也是淮北教育现代化全面深入推进,初步建成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五年。未来五年,淮北教育改革发展需要抢抓机遇、直面挑战。

  (一)“十四五”时期,淮北教育改革发展的机遇主要有三个方面:

  1.党和国家系列利好政策为教育改革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了教育“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重要战略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中共中央、国务院密集出台一系列教育利好政策,第一次专门面向教师队伍建设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第一次针对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出台《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第一次针对教育评价改革专门制定《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对加快推进

  教育现代化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向世界展示了让14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教育的中国态度和中国方案。这些政策红利都将在“十四五”时期得到充分释放,激发教育发展内生动力,推进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2.安徽整体融入长三角为淮北教育并轨快车道提供了便利条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安徽省全域加入长三角,标志着安徽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由“全面参与”迈向“深度融合”。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取得成效。长三角各地市教育系统陆续达成一些战略合作协议,加强城市间优质教育的合作和联动。淮北市积极响应,在干部教师交流研修、职业教育合作办学等方面做了一些有益探索,为下一步深化与上海、浙江、江苏优质教育的合作交流、联合教研、结对共建等奠定了基础。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九游会俱乐部j9入口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9373.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