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市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市北区统计局

  (2024年4月19日)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和外部环境冲击,全区上下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扎实开展“项目落地提质年”活动,全面发力扩大内需、招商引资、城市更新、服务升级、民生保障“五大战场”,“2 6”特色产业和城市更新项目落地见效,繁荣美丽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一、综合

  经济总量稳步提升。初步核算,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203.1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2%,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243.62亿元,增长6.9%;第三产业增加值959.57亿元,增长6.0%,二三产业比例为 20.2:79.8。

  人口总量平稳增长。年末,全区常住人口110.57万人,比上年末增长0.18%。

  就业创业形势稳定。年末,全区城镇新增就业4.51万人。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1.55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892人。全年实现政策性扶持创业7545人,新增创业担保贷款6472余万元,居全市第一。

  经济活力持续增强。年末,全区本级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27936户,其中企业11998户,个体工商户15937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户;年末区本级实有各类市场主体共计208296户,同比增长3.01%。其中,企业92442户,增长2.72%;个体工商户115844户,增长3.24%;农民专业合作社10户,增长11.11%。

  二、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总体平稳。年末,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11.07亿元,比上年下降4.0%,分行业看,11个行业实现增长,增长面为50.0%。其中,食品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纺织服装服饰制造业分别增长144.7%、75.9%、39.0%。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3.3%。

  建筑业稳定发展。年末,全年资质内总承包、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109家,实现增加值192亿元,比上年增长19.2%。完成建筑业总产值956.3亿元,增长6.9%。

  三、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

  固定资产投资稳中趋强。全区重点领域投资稳步增强,大项目投资增速提升支撑有力,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5.7%。高技术产业投资持续发力结构优化,比上年增长69.4%。

  房地产市场总体平稳。年末,全区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15.26亿元,比上年下降11%。其中,住宅投资82.42亿元,下降2%。商品房销售面积106.1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9%。其中,住宅销售面积74.26万平方米,增长1.8%。

  全年承担300套公共租赁住房建筹任务,年末已完成917套,超额完成当年任务。截至年末,通过新建商品房配建、商办房产改建等方式,筹集保租房434余套。

  四、国内贸易和旅游

  消费市场持续回暖。年末,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7.4亿元,同比增长5.8%。重点产品销售支撑显著,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通讯器材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较快,分别增长68.3%、61.6%、44.0%。网络消费保持活跃,全年限额以上批零企业通过网络实现零售额22.29亿元,同比增长47.8%。

  旅游市场规模稳定。年末,全区拥有a级旅游景区5处,其中,4a景区2处,3a景区3处。拥有星级酒店4个,其中,5星级酒店1个,3星级酒店2个,2星级酒店1个。拥有旅行社278个,其中,经营出境旅游业务旅行社15个。

  五、对外经济

  进出口稳步增长。年末,全区实现货物进出口总额407.6亿元,比上年增长12%。其中,出口额204.1亿元,增长12.7%;进口额203.5亿元,增长11.3%。

  六、财政收支

  财税保障力度加强。年末,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96.23亿元,增长29.6%。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0.46亿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1.09亿元,公共安全支出1.49亿元,教育支出20.04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2.01亿元,卫生健康支出2.58亿元,城乡社区支出9.61亿元,住房保障支出6953万元。

  七、科学技术和教育

  研发投入持续加强。年末,全区规上企业研发经费10.82亿元,同比增长28.3%,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同比增长21.3%,研发人员数量同比增长22.8%;有研发活动的规上工业企业占比达67.9%,同比增长24.8%。认定市级新型研发机构3家,获评市重点实验室4家。生物科技创新园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成果转化质量不断提高,技术合同登记成交额突破51.2亿元。

  教育事业稳步推进。年末,全区共有义务教育中小学91所,其中:初中25所,小学66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义务教育专任教师6189人,其中:初中2060人,小学4129人。初中在校生26261人,普通小学在校生72872人。特殊教育在校生203人,幼儿园在园幼儿30805人。

  八、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生活持续丰富。年末,全区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5 处,博物馆11个,图书馆2处,移动图书馆5处,公共图书馆藏书总量63.4万册。全区公共文化馆2处,街道文化站22个,社区文化综合服务中心137个。推出“文化市北 四季欢歌”文化惠民工程,组织开展品牌节庆、文化惠民消费、公益演出、公益培训等多类别文化活动4000场次,开通线上线下双渠道服务市民近800万人次。

  卫生事业扎实推进。年末,全区共有卫生机构973处。其中,三级医院10处、三级医院分院1处、二级医院23处、一级医院22处(不含8所双挂一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9处、社区卫生服务站55处、门诊部81处、护理中心及护理院3处、康复医疗中心1处、诊所675处、卫生所及医务室27处、中小学卫生保健所27处、检验中心2处、急救中心1处、妇幼保健所2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处、卫生监督机构2处。各类卫生技术人员2.48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04万人,注册护士1.13万人。全区拥有医疗床位1.60万张。

  体育事业全面发展。年末,全区共有山东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6所,青岛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25所。青岛市足球特色学校48所,其中,国家级足球特色学校22所,国家级足球特色幼儿园13所。市篮球特色学校10所,市帆船特色学校30所,青岛市体教融合示范学校10所。积极组队参加各项青少年体育赛事,在山东省第25届省运会上市北区输送的200余名运动员代表青岛市参赛均获佳绩,市北区教体局被授予市集体三等功。

  年末,全区已建成915处8641件室外公共体育健身设施、4个体育公园、58处室内健身吧、41个笼式球场、41个儿童活动乐园。举办500场次赛事活动,开展30场体医融合大讲堂,荣获“山东省体育强省建设先进集体”称号。

  九、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区品质有力提升。年末,全区完成2.5公里滨海步行道、3条城市林荫路、10处立体绿化建设;创建市级绿化养护示范路2条、达标路2条,园林式居住区(单位)9个。浮山、太平山两个市区最大的山体公园焕新亮相,齐鲁康体公园一期对外开放。实施老旧街区改造工程,涉及全区21个街道、135个小区,总投资14.84亿元,改造楼栋1017座,总建筑面积约363.5万平方米,惠及居民5.2万户,工程规模位居全省第二、全市第一。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全区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显著,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96天,占全年的81.2 %。全区环境空气中主要污染物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年均值分别为29、56、8、31微克/立方米,与上年相比,pm2.5同比恶化11.5%,可吸入颗粒物同比恶化16.7%,二氧化硫同比恶化16.7%,二氧化氮同比恶化16.9%,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辖区内张村河、李村河、海泊河全部国、省、市控断面实现水质稳定达标,其中李村河入海口国控断面水质年均值稳定达标地表水三类标准。全年道路交通噪声昼间平均值为68.7分贝,区域环境噪声昼间平均值为63.0分贝。

  十、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居民收入平稳增长。全年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674元,比上年增长5.0%。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年末,全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9999人,保障资金支出1.2亿元;城乡特困供养人数244人,供养金支出667万元;实施临时救助9019人次,救助金支出1094万元。

  注:1、公报中统计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影响,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情况。

  2、公报中全区生产总值(gdp)及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同比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企业。限额以上贸易企业为批发业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及以上、零售业500万元及以上、住宿和餐饮业200万元及以上的法人企业。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九游会俱乐部j9入口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tjgongbao/huadong/10779.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