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新型能源产业倍增工程。合理规划发展空间,有序开发风光资源,推动华源150万千瓦、湖南兴业10万千瓦、中电建10万千瓦、40万千瓦高型性能光伏发电(二期)4个光伏项目开工建设,确保南壕堑镇10万千瓦实训风电场、40万千瓦高型性能光伏发电(一期)、金智六号地5万千瓦风电场等新能源产业项目并网投产,新增装机规模达到67.65万千瓦以上。加快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力促项目早建成早投产。坚持可再生能源开发与装备制造业发展互补共进,推动昆兰储能设备制造项目签约落地,确保大金风机叶片装备制造项目建成投产,全县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8%。
实施特色农牧提质提效工程。积极调整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充分利用退水还旱、休耕种草土地资源,依托各类农业产业发展基础,加快建设北部生态农牧示范区、中部特色农业产业园区、南部观光农业体验基地。推动农业特色化、产业化发展,重点实施牧草饲一体化产业项目,继续扶持绿色蔬菜、燕麦、马铃薯、优质杂粮等传统种植业,培强壮大草莓、西瓜、玫瑰、芍药、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全面提升农业产业整体效益。年内完成高产饲草种植4万亩,拓展中药材种植1万亩,建成玫瑰芍药观光园区2万亩。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切实保障粮食安全,确保粮食年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45万吨以上。
培树体育文化旅游振兴工程。抢抓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契机,创新产品供给、加强品牌打造,努力创建体育文化旅游精品景区、线路和赛事,促进体育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按照“一轴三线五园”〔14〕发展布局,精品化打造大青山4a级景区,推动多功能沉浸式体验厅、游客集散中心投入运营,加快实施二道背特色民宿旅居乡村建设,持续提升草原观光、绿色廊道、农业体验3条旅游路线品质,不断完善鱼儿山、鸳鸯湖、察汗淖尔等5大公园基础功能。谋划推进亚高原体育训练基地,积极承办“农民冰雪运动会”等体育赛事,以赛事活动引爆文化旅游产业,聚拢人流、汇聚人气,提升尚义体育文化旅游品牌效应。
(三)坚持以深化改革为牵引,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始终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持续用力优化环境、深化改革,推动国有平台公司和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入对标学习先进地区经验,一体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推进全链条优化审批、全过程公开监管、全周期提升服务,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用足用好优化营商环境32条措施,细化完善具体操作流程,探索推进虚拟土地证审批〔15〕、容缺审批〔16〕、并联审批和统筹审批四项机制改革,构建以“一件事”为主题的综合“一网通办”体系,着力营造亲民、为民、便企的营商环境。
做大做强国有企业。以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率、增强国有企业活力为重点,推动县属国有公司市场化、规范化转型,基本建成现代企业制度体系,显著提升企业治理能力。支持平台公司发挥融资主体作用,进一步整合各类资源、盘活有效资产,不断增强融资能力,力争资产总额达到30亿元以上,净资产达到20亿元以上。积极拓展经营领域,稳步提升“造血”功能和防范化解经营债务风险能力,实现现金流和收益“双增长”。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力度,积极构建依法合规、主体多元、渠道通畅的投融资体制机制。强化财政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深化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增强基层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坚决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切实防范化解金融领域风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改革,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着力盘活集体资产,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推动家庭经营与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共同发展,建设一批集体经济强村。
加快发展民营经济。落实好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15条措施,探索“政府 银行 保险 评估”四方风险共担机制,成立民营企业创新产品推广、人才服务、知识产权帮办“三大中心”,着力解决民营企业“四难”问题〔17〕。全面清理与企业性质挂钩的不合理规定和做法,严禁乱收费、乱摊派,有效激发民间投资活力。继续落实领导包联、政银企对接等帮扶机制,健全完善政府服务和企业需求清单,为民营企业提供精准“保姆式”服务,促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
(四)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乡村建设全面振兴。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农业提质、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18〕要求,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确保问题动态清零。进一步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坚决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深化产业、就业、科技、金融帮扶,强化易地扶贫搬迁、“空心村”治理后续扶持,提升产业园区、扶贫车间、小微工厂就业辐射能力,健全资金资产管理,规范收益分配,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持续增收。持续开展“千企帮千村”行动,实现企业有效益、村集体有收入、群众能增收。
全面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大力发展“四个农业”〔19〕和定制农业〔20〕、都市农业〔21〕,将科技、绿色、质量、品牌贯穿到农业生产各个领域,结合坝上、中片、坝下产业资源优势,集中力量打造高质牧草、精品水果、优质杂粮等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巩固提升“一乡一业”发展格局。深化“龙头企业 基地 合作社 农户”利益联结模式,增强产业基地辐射带动能力。持续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全面叫响有机燕麦、绿色蔬菜、无公害杂粮、精品牛羊肉等尚义特色农产品,提升“谷之禅”“尚义·尚品”品牌影响力。
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继续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聚焦美丽宜居乡村建设,重点实施农村厕所改造提升、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等工程,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年内新建改建农村公路33.8公里,硬化村街道路10万平方米,争创省级美丽乡村6个。持续巩固提升“空心村”治理成果,因地制宜打造“产业村”“旅游村”“文化村”,增强乡村产业吸附力、基础承载力、文化凝聚力。发挥群众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作用,健全完善村级公益岗管理制度,提升乡村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培树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