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聚力改革、聚焦环境,在推陈出新中提升发展活力

  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先立后破、稳扎稳打,在营造高效公平发展环境上实现新突破。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支持全区上下自主开展试点示范,推动“放管服”“一窗通办”等重点领域更深层次改革,形成更多大通经验成果。深入推进“互联网 ”,赋能数字政府建设,实现网上“能办”向“好办”“优办”转变。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高质量完成“五经普”。深化平台公司改革,进一步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全面激发企业内生动力,支持九龙公司信用评级达到aa-、龙腾公司设立总规模5亿元的产业扶持基金,全年平台公司总融资突破15亿元。

  打造更优营商环境。深入贯彻落实省市“一改两为”工作要求,常态化开展企业家“沙龙”“优环境、促发展”等活动,最大力度助企降本增效。保障区政务服务中心迁址新建工程竣工投用,全面完成镇、村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推动行政审批能简尽简,更大范围推行“网办 代办”模式。加快完善项目审批“合并办理”“并联推进”机制,继续落实好各项减税降费惠企政策,想方设法解决企业历史遗留“难办证”问题,鼓励企业分类在多层次资本市场首发上市挂牌。

  锻造一流创新生态。实施高新技术企业三年倍增行动,落实科技创新扶持政策,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力争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2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0家以上。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主导组建创新联合体,攻关关键核心技术,全年实施市级以上重大科技项目3个,争创省级创新平台2个,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7%。借助安徽理工大学、淮南师范学院等科教资源,创新校地、校企合作模式,转化科技成果4项以上。用好省级灵活用工平台经济服务平台,吸引龙头企业来区设立区域总部、运营中心、结算中心,培育1家4a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促进人力资源及关联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推动更高水平开放。深化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强与闵行区新虹街道的友好合作,推进产业共培、人才共育、效益共享,新签约上海来区投资项目3个以上。加强与长丰县、定远县、凤阳县等互联互通,更大力度参与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中国(安徽)自贸区淮南联动创新区建设。坚持以“公铁水”立体交通体系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规划建设大通铁路物流基地;支持珍珠码头通航运营,启动珍珠码头物流产业园前期,编制洛河港物流园规划设计方案,引导大宗商品、新型建材等临港偏好型产业向港口集聚;保障中兴路下穿、g206(九龙岗-孔店段)拓宽改造、s10淮扬高速等国省干线建设,巩固区域交通枢纽地位。

  (三)精致建设、精细管理,在提档升级中打造品质城市

  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高水平规划、高品质建设、高标准管理,在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上实现新突破。

  高标准建设中心城区。统筹区域规划、空间布局、功能设施,采取“abo eod”片区开发模式,加快东部城区开发建设。保障林场路(南山路-园艺路)建设,继续完善洞园路等城区路网。支持天泰花园、金城华府加快存量商品房去化,稳步启动瀚城三期项目。全力保障田大南路两侧地块安置房及翰林庭院项目建设,按期建成安置房880套,润城花园力争上半年基本建成。配合做好市委党校新校区项目前期。完善城市管网系统,实施城市西部片区排水防涝建设工程。完善城区绿地系统,新建口袋公园、街头游园2个,打造一批“席地而坐”的城市客厅,让城市建设不断为民生提质、为幸福加码。

  高品质建设旅游强区。以全区旅游高质量发展规划为蓝图,以培育千年古寿州窑文化园、九龙岗历史文化街区两大旅游节点群为主线,大力实施“四大工程”,推动全域旅游提档升级。实施“城市更新 旅游”,利用九龙岗特色建筑群,装点富有时代风貌的品位街区;实施“文博 旅游”,争取市级支持建设古寿州窑文化园;实施“研学 旅游”,启动上窑红色研学基地项目,支持高塘人家二期建设;实施“乡村振兴 旅游”,打造1个省级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培育2家省级“后备箱”基地,促进特色农产品就地销售就地增值。巧借《六姊妹》拍摄“东风”,精心打造“年代剧”影视基地和网红打卡地,全域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提高过夜游客比重,实现接待游客人次、旅游收入增长10%以上。

  高要求提升城市管理。打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冲刺战”,全力争创国家卫生城市和全国双拥模范城市。更加突出“智慧化”,依托社会治理综合指挥中心,推动城市管理服务“一网统管”。突出“细节美”,大力开展市容环境、乱停乱放、乱搭乱建等专项整治,新建城市公共停车位280个、汽车公共充电桩100个,规范露天经营、店外经营,提升改造农贸市场2个,扩大垃圾分类处理覆盖面,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80%以上。推进“皖美红色物业”建设,显著提升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水平。持续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大力引进星级酒店、商贸综合体,落实“徽动消费”行动,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加快发展线上消费,培育引进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企业,实现服务业增加值增长5%。

  (四)做旺产业、做美镇村,在强基固本中推进乡村振兴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打造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区上实现新突破。

  扬优成势发展产业。着眼农业产业化发展,申报实施乡村振兴衔接资金项目24个。做好“土特产”文章,加强河沿草莓、王楼葡萄、马庙蔬菜、高塘湖水产品等特色农产品深度开发,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基本农田“非粮化”,新建高标准农田2.6万亩,推进5300亩“旱改水”耕地提质改造,新增耕地500亩,确保粮食稳产增收。强化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持续扩大水稻、小麦良种繁育基地种植规模。大力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力争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提高到93%以上。精准开展农业领域招商,力争引进现代农业项目3个,培育“两品一标”农产品4个、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1个。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九游会俱乐部j9入口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10272.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