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主要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在县委的坚强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围绕“浙西第一门户”战略目标,坚定不移推进“八大行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稳步向前、大势向好: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1%,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0%,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7%、7.8%。省市县三级民生实事全面完成。
一年来,我们争先行、当先锋,综合实力再攀新高
竞争力大幅跃升。gdp总量超全市十分之一,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9和1.1个百分点,排名全市第三。固定资产投资、规上工业增加值等10项指标增速实现“保三争二拼第一”目标,其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省内建筑业产值、房地产投资等多项指标增速排名全市第一。招商引资赛马考核位列全市第一,创历史最好成绩。全市首个纳入国家级交通规划的常山江航电枢纽项目全面开工。期盼多年的龙潭水库项目纳入省重点项目盘子,成功争取增发国债5亿元。
荣誉榜亮点纷呈。入围全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首批全国ccer造林碳汇项目开发、首批国家林草机械装备创新试验示范等全国试点。创成“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省大花园示范县、省食品安全示范县。获评中华诗词之县、全国生育友好工作先进单位。常山胡柚入选全国“土特产”推荐名录、中国“气候好产品”。常山山茶油荣获中国木本油料行业影响力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常山阿姨”管理服务标准化试点被评为省级优秀试点。共同富裕工作获省政府督查激励。
好声音广泛传播。高规格举办首届中国乡村振兴品牌大会、全国油茶林业行业标准宣贯会、全省“一县一链”现场推进会等重大活动。高质量承办中国山地自行车公开赛、中国龙舟公开赛等国字号赛事。胡柚产业数字化发展案例精彩亮相2023世界互联网大会。万人uu音乐节燃爆全网。200余家鲜辣美食门店香飘杭甬。“一切为了u”城市品牌深入人心。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16家国家级媒体宣传推介常山。
一年来,我们优存量、拓增量,发展底座更加坚实
产业转型承压奋进。“一只果、一张纸、一方石、一片芯、一滴油”的规上工业产值占比达57.1%,“五个一”现代产业体系初步构建。大和四期、迦智科技成功签约,微钛封测、艾佳二期开工建设,斯凯孚二期、大和三期、柚香谷数智灌装、航泰实业建成投产。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5家,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新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3家。实施数字化改造项目10个,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两柚一茶”被列入市农业“三大百亿”产业链。入选全省首批乡村旅游“五创”工程试点,创成省级夜间经济样板城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
项目建设破难前行。实体化运行项目前期专班,常态化举办“一把手”项目谋划擂台赛,储备优质项目120个,项目转化率达39.5%,省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达179%,全年固定资产投资达114.5亿元。先导精密、北门历史文化街区等4个项目入选省“千项万亿”工程,南方水泥铁路专用线、一县一县道等6个项目纳入省重点项目计划。深化“3 x”招商引资全闭环推进机制,新设20亿元凤栖招商基金,引进亿元以上重大项目28个,实际到位资金达43.6亿元。
要素支撑集成强化。全年累计争取上级转移支付和债券资金56.7亿元,总额度排名全市前列。持续开展工业用地全域整治,完成微电子产业园连片征迁,推进特色生态产业平台和化工集聚区扩容,累计征收土地2000余亩,整治提升企业56家。化工集聚区通过首批省级复核认定,安全风险等级由c级降为d级。工业集团挂牌成立并获评aa级主体信用等级,城投集团获山区26县首个bbb-国际评级,“四大投”全年营业收入超25亿元。“五未”土地整治高效推进,消化批而未供土地2133亩,盘活存量建设用地1207亩,争取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1272亩。全年入库垦造耕地指标7078亩、旱改水指标5029亩,辉埠全域土地整治项目获评省级精品工程。
一年来,我们增动力、激活力,牵引动能全面跃升
改革攻坚多点突破。大力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配套推出十二条硬核举措,“免申即享、即申即享”政策占比达91%,兑付资金4.95亿元、受惠主体1042个。“一只果”全产业链增值化改革入选全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最佳实践案例”。绿色金融改革持续深化,创新推出“共富贷”等金融产品,累计为企业降本让利超1.1亿元。“扩中”“提低”、“强村富民”等重大改革集成突破,全年新建“共富果园”26个,带动农户增收超8000万元。入选全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全省首批、全市首宗地块成功出让。“两山合作社”改革入选国家绿色发展典型,获评中国乡村振兴赋能计划典型案例。“综合飞一次”获评全省“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最佳实践案例。
创新深化聚势成峰。入选省科技特派团试点县,研发投入强度提升至1.85%,增幅超全国、全省平均水平。新增省创新型中小企业48家、省级院士工作站1家、市级博士创新站5家,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2家。富乐德石英科技入围省“尖兵”、“领雁”项目。浙大常山油茶产业联合研究中心、上海大学产业发展研究院先后落地。云创(常山)数字经济产业园获评省级众创空间。实体化运作人才发展集团,新增入选国家引才计划3人,连续两年排名全市第一。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2万人次,新增高技能人才176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