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29日在开化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开化县人民政府县长 毛献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23年主要工作
过去的一年,极不平凡、极其不易。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超预期因素影响,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和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砥砺奋进、勇毅前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稳中向好。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8.22亿元、增长3.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56亿元、增长80.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8251元、26496元,增长5.2%和7.1%。
这一年,我们干得很辛苦,但走得很坚实,收获了一批标志性成果、争得了一批关键性要素、破解了一批历史性难题。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实践经验获高层关注,山区26县考核连续两年跻身全省一档,两获省政府督查激励;文旅高质量发展列入省“一县一策”迭代名单,省级化工园区通过复评,增发国债争取份额全市最多,山水林田湖草海工程获国家和省级“双试点”、全省唯一;马金农商城、荷花广场等遗留问题得到有效化解、受到广泛好评。
一年来,我们着力抓好了六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转型升级,产业发展动能更加强劲
生态工业“五链”加快融合。建立产业链“链长制”,打好政策稳企、服务暖企、金融助企组合拳,招引落地“2 2”产业链项目7个,海纳半导体挂牌新三板创新层,七一电器成为全市首家省股交中心专精特新板入板企业,矽盛电子与浙大网新达成战略合作,华康股份13亿元可转债成功发行。新增标准厂房17.1万平方米。制造业贷款余额增长22.8%。整治高耗低效企业35家。
品质农业基础更加扎实。启动“千万资金振兴龙顶”行动,荣膺“中华文化名茶之乡”,开化龙顶获“三茶”统筹发展金叶奖、品牌价值达33.5亿元。开化清水鱼获评全国“土特产”。钱江源区域公用品牌产品销售额突破3亿元,钱江源味道门店达34家。承办全省林下经济现场会,获油茶产业发展奖补资金2.12亿元。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列入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顶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高标准开展耕地保护督察问题整改,完成粮食功能区“非粮化”整治6283亩,新建高标准农田9900亩。
现代服务业复苏起势。“百万年薪聘导游”入选全国文旅大事件,旅游人次、旅游收入同比增长14%和10%。开化不夜城获评全省第二批重点培育文旅市集,根宫佛国入选省千万级核心大景区培育名单。下淤村、龙门村入选全省年度十佳乡村旅游目的地。文化客厅开放运营,香火草龙亮相杭州亚残运会,龙坦窑获评全省创建级文旅融合ip、全市唯一,连续四年获评省文旅融合十佳县。钱江源共富物流中心建成运营,打造电商直播式“共富工坊”18个,获批省级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试点。
(二)强化要素保障,重大项目建设支撑有力
高效统筹资源要素。开展项目谋划大比武活动,储备重大项目72个、总投资521亿元,争获专项债资金8.82亿元、近三年新高。加快国有资产资源整合,国资国企资产总额突破500亿元,联合成立30亿元共富基金。消化批而未供土地1160亩,盘活存量建设用地748亩,争取上级用地指标972亩,保障用能5.7万吨标准煤。
全力扩大有效投资。建立健全“四大办”统筹机制和破难题攻坚机制,3个省“千项万亿”项目和4个省重点项目超额完成年度投资任务。开化水库主坝结顶,钱江源通用机场主体工程开工,杭淳开高速列入省主导重大项目,205国道华埠至长风段、黄衢南高速增设何田互通纳入省交通“十四五”规划中期调整,集中供热规划通过省级批复,传化物流产业园建成投用。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56%、15%。
合力攻坚“双招双引”。创新“头雁引领 市县一体”招商机制,完善产业链招商图谱,惠多利浙江绿色肥料、万亿星新型树脂等一批重大项目签约落地,全年招引亿元以上项目18个、到位资金30.9亿元,项目签约落地率提升至77.8%。市县联动成功招引总投资72亿元智享生物项目。建立县领导联系高校制度,与省农科院、浙江农林大学深度合作,共建产业研究院,引入青年博士7名。
(三)聚焦“创改开”,县域发展活力加速释放
创新动能持续增强。规上工业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3.4%,绝对值和增速均为全市前列。省级高新技术园区列入创建,创成省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1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65家,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22.1%。卡游科技、华康药业再次入选省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500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73.5%。入选省科技特派团试点县,阿里巴巴共富特派员进驻开化。
改革成效日益彰显。制定“五最”“五心”营商环境20条举措,启动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试点建设,创成省级示范便民服务中心,5个案例入选省《竞跑者》。设立“钱江源爱企日”,为市场经营主体减负4亿元,市场经营主体数量增长9.35%。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农业标准地改革分别入选国家和省级试点,争获“林业共富”省级试点县,颁发全省首本生态标准地土地经营权不动产权证,列入省农村“三位一体”改革实施县、全市唯一。
开放合作纵深推进。开展“溯源新思想”—“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山区共同富裕理论研讨,牵头创建“365共富协作区”。积极开展“百企拓市抢单”行动,外贸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4.3%。持续深化山海协作,产业飞地和特色产业平台获省级补助4800万元。援川、援疆等对口支援合作取得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