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站在“后疫情时代”转向“疫情后时代”的风口上,实现上述目标,必须树牢四种思维。

  一是树牢系统思维,聚常熟发展之势。习近平总书记告诫我们,眉毛胡子一把抓,是做不好工作的。要坚持统筹兼顾,各类议事协调机构都应切实发挥牵头抓总作用,部门板块服从大局更需服务大局,在协同中向前多迈一步、多干一分,坚决杜绝各自为战、内卷内耗。要做好顶层设计,置身长三角一体化、苏州市域一体化等大背景下谋划和开展工作,立足提高整体性和协同性的角度制定政策、出台措施,既防止头痛医头、零敲碎打,也避免出现“合成谬误”,充分激发全社会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干事创业活力。要把握工作节奏,结合财力情况和发展实际,分清轻重缓急,既不贪功冒进、寅吃卯粮,也不故步自封、起个大早赶个晚集。

  二是树牢创新思维,促常熟发展之变。“旧钥匙”永远打不开“新锁”,守正更要创新。要加强学习,提高对形势的洞察力预见力,时刻保持清醒头脑精准识变。要摆脱路径依赖,坚决摒弃经验主义,用好大数据、市场化等新理念新手段科学应变。要坚持自我完善,聚焦片区开发、政府扶持、服务供给等重点领域,用好改革关键一招,在破除体制性障碍、打通机制性梗阻、推动政策性创新中主动求变。

  三是树牢落实思维,强常熟发展之要。实现美好蓝图,唯有狠抓落实。要锚定关键抓落实,找准要害、捏住“七寸”,将有限的资源用来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花小钱办大事办要事。要保持定力抓落实,秉持“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襟,既立足长远抓好规划设计和基础补短,又保持定力将一张蓝图绘到底,不懈怠、不折腾,稳扎稳打向前走。要雷厉风行抓落实,以清单化、项目化、节点化的招式干工作,以等不起、跑起来的状态去争政策、抢项目和解难题,让所有工作形成“闭合环”、按下“快进键”。

  四是树牢底线思维,固常熟发展之基。底线守不住,发展就没保障。要增强忧患意识,更好地统筹发展与安全,用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以确定性措施应对不确定性变化,着力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决不能在民生、安全、稳定等领域发生冲击道德底线事件和系统性区域性风险。要守规矩遵章法,依法履职,依规干事,绝不踩红线、不碰高压线。

  推动2023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重点做好六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高质量发展”导向,全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实施先进制造业强市战略,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锚定在实体经济上,全力以赴扩投资、促消费、稳外贸,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1.推动投资由量增向质优迈进。紧紧围绕“产业在沿江转型、创新在城区集聚”的工作部署,积极对标学习上海临港经验,瞄准上海等地的溢出产业、研发机构和楼宇经济等重点领域招商引资,不求多而全,但求专而精,不断提升投资质量和效益。招商方向更聚焦,围绕“354”产业布局及三大产业创新集群建设,编制新一轮重点产业招商图谱,紧盯行业“头部”和细分领域龙头,精准实施强链、补链、延链招商,引进超20亿元内资项目3个、超10亿元内资项目8个、超亿美元外资项目2个。项目准入更严格,聚焦产业先进性、技术创新性、投入强度、产出效益等关键指标,加强项目供地评价和要素支撑,切实将宝贵的资源配置到优质项目上。项目建设更高效,出台重点项目推进管理办法,依托项目管理平台,强化项目全流程动态跟踪和精准服务,确保170个市级以上重点项目如期开工,完成工业投资超280亿元。投资保障更有力,加快落后产能淘汰,深入推进“一图一表”和存量发展,确保拆旧复垦3000亩、原地盘活提升6000亩。

  2.推动消费由传统向新兴升级。聚焦市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全力推动消费结构优化、品质提升,不断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力和贡献度。推动商业载体提档,大力培育楼宇经济,打造专业特色楼宇;全面建成“琴湖会客厅”,加快方塔东街步行街整体提升改造,新增尚湖、体育中心等夜经济载体,推动沙家浜风景区创建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持续擦亮“虞歌畅晚”夜经济品牌;不断丰富消费场景,持续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大力推动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构建电商直播人才培育、扶持体系,强化与知名电商平台的合作,提升电商园区的运营服务水平,全面推动电商产业品牌化、时尚化、差异化转型。

  3.推动外贸由单一向多元突破。全面创新和拓展外贸的业态和渠道,进一步激发外贸新活力。加强自贸区联动创新区建设,推进改革创新经验的复制推广和先行先试,探索实施“区港联动”监管模式,不断提升综保区和常熟港联动发展水平。大力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积极布局海外仓、跨境物流、跨境直播,加快推动“市采通”平台跨境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三流合一”,力争实现市采贸易出口22亿美元。加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培育,力争新认定苏州市级以上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3家,新增aeo高级认证企业4家。鼓励企业扩大境外投资,积极抢占国际市场。

  二、坚持“产业创新集群建设”导向,全力激发产业转型的动力和潜能

  持续深化产创融合,更大力度建设产业创新集群,着力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促进创新和产业的主体相互作用、产生聚合效应,不断提升产业体系的活力与竞争力。

  1.增强集群发展势能。聚焦汽车、新能源、声学等重点领域,推动产业迭代升级和集群创新能力提升,培育一批更具竞争力和话语权的骨干企业,吸引集聚更多配套企业和项目,加快形成具有常熟特色的高水平产业创新集群。汽车以三电、智能网联、智能座舱等为核心发展方向,推动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向高端化发展,加快打造汽车及核心零部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产业规模突破1600亿元。新能源以氢能、锂电、光伏为主要方向,充分发挥丰田研发中心、未势能源、重塑、英特模等头部企业创新优势,更深更广融入国家首批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上海城市群建设,全力打造新能源和电子信息领域新材料生产基地,产业规模达到750亿元。声学以加快推进“苏州·中国声谷”建设为着力点,聚焦声功能材料、智能电声、海洋声学等重点方向,赋能汽车、海洋通信、半导体材料等优势产业,引育产创项目100个,新增投资超100亿元,力争产业规模迈上400亿元台阶。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九游会俱乐部j9入口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419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