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坚持“在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上闯新路、作示范”,坚持“聚焦、裂变、创新、升级、品牌”工作思路,坚持“稳中求进、进中争先”总基调,以“项目攻坚年”和“作风建设年”活动为抓手,守正创新、自信自强,加快融入长株潭一体化,全面实现“千亿总值”,全面打造“千亿园区”,团结奋斗开启中国式现代化的醴陵篇章。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gdp增长9.5%以上,园区技工贸总收入增长18%以上,确保同步突破1000亿元大关;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3%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以上,进出口增长20%以上,其它经济指标达到“千亿总值”支撑要求;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5%以内,城镇调查失业率低于省市平均水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粮食产量50万吨以上,完成国家和省市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实现上述目标,要切实把握好以下原则:
——必须以强烈的“担当精神”守底线。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防范化解风险挑战摆在突出位置,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全方位梳理排查各领域、各环节风险点,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积极妥善应对,确保全社会安全形势总体稳定。
——必须以强烈的“改革精神”稳经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用好改革“关键一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扎实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进一步加强经济指标监测,着力锻长板、补短板,确保主要经济指标持续领先全省、领跑株洲,成功迈进县域经济“千亿时代”。
——必须以强烈的“创新精神”抓产业。坚持“一产二产化,一二三产融合化”,升级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发展未来产业,构建“一个千亿、四个百亿、若干十亿”现代产业体系。谋深做实“产业 文化 旅游”文章,加快建设省级陶瓷文化生态保护区,争创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打造国家休闲度假旅游区、全国知名工业旅游目的地和瓷旅融合发展新标杆。
——必须以强烈的“实干精神”推项目。坚持“以项目看发展论英雄”,牢固树立“一个重大项目就是一个经济增长点,一批项目就能构成新的增长极”理念,以实干之风、实干之为,重点推进“三个百亿、三个五十亿、若干十亿、一批亿元”项目,加快立项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达效一批。
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聚焦迈进“千亿时代”,发展更高质量、更有特色的县域经济。坚持“以制造业为重心、以实体经济为主体”,努力实现经济发展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1. 增强产业竞争力。产业兴则百业兴。坚持龙头带动。坚定不移扶优扶强,进一步推动旗滨玻璃、华联瓷业、金利来烟花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提升辐射带动能力。大力推进企业上市倍增三年行动,加快新世纪陶瓷、湖电电力、恒茂高科等7家后备企业上市步伐。开展“双招双引”行动,力争引进1—2家“三类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链主”企业、优质总部企业,各类高端人才100名以上。开展“纾困增效”专项行动,扶持中小微企业成长壮大,力争市场主体突破8万家、企业突破2万家,净增“四上”企业60家以上。坚持创新驱动。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打造一批智能制造标杆车间、标杆企业,力争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00 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 200 家以上。支持醴陵陶瓷学院建设国家级“专精特新”产业学院,推动“厂所结合、校企结合”,确保年内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10个以上,培育省级以上“小巨人”企业5家以上。坚持融合促动。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发挥4块“国字”招牌资源优势,推进国光群力瓷厂升级改造、醴陵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创4a景区,将醴陵全域打造成国家休闲度假旅游区、全国知名工业旅游目的地和瓷旅融合发展新标杆。同时,大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提升传统消费,打造一江两岸、瓷器口等“夜间消费”新地标。抢抓rcep政策机遇,帮扶优势产品“走出去”、关键要素“引进来”。积极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支持外贸企业建立海外仓、体验店,力争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 50 亿元,实际使用外资额500 万美元以上。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抢占竞争制高点,掌握发展主动权。
2. 提升园区承载力。园区强则县域强。紧扣目标。确保技工贸总收入突破1000亿元大关,打造“千亿产业园区”。以“五好”园区创建为抓手,以“泛投资机构”为方向,全面提升投入产出效益,争创国家级经开区。紧抓产业。突出“一主两特”定位,加快发展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构建多元产业体系,增强园区实力。紧盯项目。加快株醴新城片区开发,抓好铂威新能源、旗滨电子玻璃三期等项目建设。坚持“以亩产论英雄”,提高土地使用效益,确保园区亩均税收达到20万元。完成标厂建设2.5万平方米。持续主攻招商引资、产业聚集和科技创新,提升园区发展质效,打造产业项目集聚发展新高地。
3. 强化项目支撑力。大项目拉动大投资,大投资促进大发展。突出招大引强。围绕6大产业链,瞄准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等区域,引进一批高精尖和产业链关键项目。开展产业链招商、商会招商、乡贤招商,力争引进项目120个以上,总投资300亿元以上,其中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30个。突出投产达效。大力推广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和服务模式,“建档立卡”推进项目建设。实施年度重点项目228个,完成投资300亿元以上,确保文家牌抽水蓄能等63个项目开工建设,第二自来水厂等48个项目竣工投产。重点抓好“十园”项目,推动产业集聚发展,不断强链补链延链。突出要素保障。紧盯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加强项目包装策划,积极争取资金和金融支持。聚焦土地要素瓶颈靶向施策,完成征地2300亩、征拆房屋60栋(套),“清零”项目22个以上,真正做到“好项目不缺土地”。统筹做好水电路气运等要素保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坚持“不让企业家等一分钟”“政府做好围墙外的事,企业做好围墙内的事”,让企业办事更方便、项目推进更顺畅。全力以赴打好项目建设攻坚战,有力推动重大项目快签约、快落地、快建设、快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