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城市建设提升行动。大力推进城市精深化开发,规划建设北京西路延伸段等项目,增加城市南北向干道密度,打通“断头路”、拓宽“瓶颈路”,加大停车场建设力度。规划建设物流园区、客货站场等综合枢纽,缓解市区交通压力。发展智能、绿色、安全、便捷公交,深化国家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建设。以城市之门为核心,建设凯里金融中心,打造凯里城市地标。全面实施城市精准化改造,一体谋划布局公园广场、绿带绿道,建成一批微景观、微体育场和“口袋公园”,规划建设一批运动步道。着力加强城市精致化管理,加快完善城市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保持在97%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在98%以上。持续巩固拓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不断提升市容市貌和市民精神面貌。

  推进和美乡村建设行动。学习运用“千万工程”成功经验,加快推进5个州级、9个市级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梯次推进127个重点村、26个夯实基础村提升打造,持续推进南花、岩寨、青曼等特色旅游村寨提质发展,打造盐井、棉席等城乡融合示范村,将农村建设成农民生活的宜居地、游客向往的旅居地、乡村文化的展示地。完善村庄规划编制,实现村庄规划管控全覆盖。实施格田至大田、小风洞至平良等公路建设。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程,新建改造农村卫生户厕830户。行政村生活垃圾收运平均正常运行率、30户以上自然寨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高于全州平均水平。深入开展乡村法治宣传教育,加强新时代农民精神文明建设,推广“合约食堂”等乡村治理新模式,促进移风易俗,提高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和美乡村。

  (三)坚持不懈强根基、固根本,推动乡村振兴迈上新台阶。严格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守好粮食安全底线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强化农民增收举措,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

  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底线任务。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加强脱贫群众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保障,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确保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进一步用好用活东西部协作帮扶政策,加强与佛山市南海区在产业协作、劳务协作、消费协作、人才培训、干部交流等方面合作。加强扶贫资产后续管理,高质量抓好脱贫群众增收工作,提升脱贫群众获得感、满意度。

  抓好“加快农业现代化”根本任务。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厉打击乱占、破坏耕地违法行为,持续推动撂荒地排查整治。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并落实管护制度,确保粮食播种面积达27万亩以上,总产量稳定在9万吨以上。严格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推动碧波、舟溪、大风洞等500亩以上连片坝区产业升级。以酸汤原辅料、香炉山鸡、水晶葡萄、蓝莓、草莓等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为引领,培育一批具有完整产业链、较强竞争力和较高知名度的标杆性龙头企业。因地制宜发展平良贡米、肉牛养殖、生猪养殖等特色产业,推进茶叶、中药材、精品水果、商品蔬菜、稻渔综合种养等产业扩面提质。抓好优质种质资源繁育保护和应用。大力提升主要农作物机械化水平,实现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55%以上。鼓励企业实行“订单”生产,推动农业产业“接二连三”,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提升到62%以上。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和林下经济,完成国储林项目建设1万亩以上。

  抓好“加快农村现代化”重点任务。深化农村改革,稳步推进“三权分置”,加快农村“三变”改革试点建设。支持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创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运行机制、管理体制,增强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和发展后劲。加快盘活农村房屋、厂房、土地等闲置低效资产,大力发展乡村产业,鼓励企业开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业产业链整合和价值链提升,促进农民群众增收。积极探索“庭院经济 ”模式,新增州级美丽乡村庭院产业示范村7个。加快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培育州级以上龙头企业2家、示范合作社3家、示范家庭农场5家。

  (四)善作敢为提品质、优供给,推动文旅融合打开新局面。聚焦资源客源服务“三要素”,围绕打造“世界级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目标,精心呵护民族文化这个宝贵资源,不断丰富旅游业态和产品供给,努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聚焦资源做足精深开发文章。用好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推动香炉山、清水江、巴拉河、下司古镇文旅资源“精开”,新增3a级旅游景区1家。建成中华医学文化园至香炉山公园公路,用好香炉山人文历史和特色文化,打造登香炉山品胜景旅游产品,力争把香炉山建设成全省重要旅游景点。加快下司古镇提质扩容,持续推出“流光溢彩夜贵州”下司灯光秀、面条节等活动。搭建名犬展示、交流、交易平台,着力打响“世界名猎犬”品牌。办好龙舟赛等品牌赛事,建设下司体育康养小镇。加快提升苗侗风情园,丰富“绣里淘”等业态,培育“凯里酸汤”特色餐饮、“高山流水”民族文化体验旗舰店,全面展示全州民族文化、非遗文化,打造成黔东南旅游必到打卡地。规划建设旅游航道,加快清水江沿线城市风情旅游带等康养旅游项目建设,打造清水江“船骑跑”体育赛事品牌。用好巴拉河沿线设施及优势资源,丰富民宿、康养、民俗体验等业态,带动乡村旅游发展。持续培育甘囊香芦笙节、百村群众文艺汇演等特色文化活动品牌,加大传统村落、特色村寨保护开发力度,加快农文旅融合发展。

  聚焦客源做足宣传引流文章。积极争取主流媒体支持,采取传统与现代、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大力宣传凯里人文历史、旅游资源、非遗传统、特色美食、美丽乡村、节庆活动等特色文旅资源,不断提升凯里旅游知名度与美誉度。瞄准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成渝等重点客源市场,加强与佛山市南海区交流,围绕康复疗养、旅居养老、亲子研学等方面进行宣传策划,在线路联动、产品推广、品牌共建等方面深度合作,共同开发跨区域旅游精品线路,吸引更多游客到凯里体验。加快打造区域客源集散中心,推动与“村超”、“村ba”、西江千户苗寨、镇远古镇、荔波小七孔等景区抱团发展,实现景区互推、游客互送、资源互享,确保入凯游客、过夜游客、旅游人均花费持续增长。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九游会俱乐部j9入口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n/10523.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