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抢抓数字经济高速增长的战略机遇,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产业创新发展。
一、打造高质量数字经济园区
夯实综合性园区载体。推动招商局·芯云谷、漳州高新区物联网产业园和甲骨文(漳州)双创基地、中科智谷电子信息产业园和立达信物联网科技产业园等重点园区优化提升,进一步增强产业聚力和绿色动力。引导园区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部署,完善产业园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绿色节能设计,规范管理机构和运营机制,提升综合服务能力,为园区产业、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氛围。统筹布局和建设一批重大创新平台,完善创新体系。支持园区龙头企业与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持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壮大特色数字经济专业园区。加快漳州语堂数字经济产业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华晴卫星应用产业园、蓝田跨境电商产业园、漳州高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等专业化园区建设,集中优势资源,拓展产业链条,优化布局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产业。围绕优势产业,鼓励开展产业链(群)核心关键技术攻关。
推动数字经济产业集聚发展。引导招商局·芯云谷重点发展云计算、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泛信息技术产业;漳州高新区重点打造智能电子、智能装备、智慧医工;漳州台商投资区重点打造现代服务业、集成电路、消费电子和卫星应用;金峰经济开发区(语堂数字经济产业园)重点打造电子科技、软件信息服务和人工智能系统;长泰经济开发区重点打造光电产业、精密机械和智能家居;云霄经济开发区重点打造新能源、光电产业。
培育引进数字经济龙头企业。实施优质创新企业培育行动,每年组织遴选推荐一批数字经济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创新企业清单,加强要素保障和政策、资金、项目扶持,培育形成一批未来领军型创新企业。利用数字中国建设峰会、“6·18”中国·海峡创新项目成果交易会、“9·8”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和“11·18”中国花卉博览会等重要平台载体,积极开展数字经济专题招商推介活动,吸引数字经济领军企业来漳投资,设立区域研发中心或分公司,完善产业链条。鼓励科华、万利达、立达信等数字经济龙头企业打造行业单项冠军企业,提升漳州电子制造核心竞争力。
专栏16 数字经济专业园区建设
语堂数字经济产业园:以科技、生态、绿色为特色,重点布局大数据、工业互联网、智能终端、智慧城市四大产业方向。同时,通过搭建平台,推动数字经济产业集聚,逐步构建完整的数字经济产业生态圈,进一步提升漳州信息产业化水平,助力“数字漳州”建设。
华晴卫星应用产业园:以“北斗 卫星 海洋”三大应用为主题,聚集芯片研发、设计、封装、测试和多种应用终端智造产业;建设以云计算数据中心为支撑的服务平台;创建院士工作站、研究院和孵化中心;打造“海、陆、空、天”为一体的科技创新基地。
二、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
培育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产业。聚焦新型电子元器件、光电子、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卫星应用产业以及新型显示等五大领域,培育漳州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支持企业参与5g核心设备、芯片、器件、模组及“5g ”应用终端等领域的生产研发,布局车联网、船联网、安防电子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等前沿领域。主动承接台湾、珠三角和长三角的产业转移,大力发展电子代工产业,融入国际电子信息供应链,打造我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新发展极。
发展信息技术服务。以工业软件、工业互联网、集成电路设计、人工智能等为重点,积极发展信息技术服务。培育引进一批第三方信息技术服务商、系统集成商以及方案解决商,支持龙头骨干企业面向社会提供专业化服务。支持市信息产业集团发挥主力军作用,推动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省电子信息集团等企业加强战略合作。培育壮大软件信息服务业,鼓励农业物联网、工业控制软件和信息安全软件的研发和产业化,推动加快形成软件及智能终端上下游“产业链”。
开展试点示范应用。围绕制造、金融、医疗、健康、安防等重点领域,建设一批人工智能深度应用试点项目。深化5g场景融合应用,在超高清视频、工业互联网、远程医疗、公共卫生、在线教育、远程办公、广播电视、智慧城市等领域建设一批5g试点应用项目。围绕重点产业集群,积极拓展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应用场景。
三、加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加快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提升。运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手段提升改造食品加工、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全面对标台湾装备产业,发展以数控机床、半导体设备、工业机器人、智能仪器仪表为核心精密机械产业链,加快补充数控机床核心功能零部件短板,不断提升产业链的控制力,打造自主可控的大装备产业基地。推动化工、农业、食品及木工等通用机械通过装备技术发展支撑传统产业升级。启动“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引导支持工业龙头企业加快业务系统云化改造,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将业务流程与管理体系向上下游延伸,推动中小企业业务向云端迁移。
发展电子商务服务业。积极融入“海丝”核心区建设,加快中国(漳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支持东山打造水产品全球采购基地。推进实施“互联网 ”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打通农产品线上线下营销通道。依托水果、花卉、水产等优势产业,高标准运营电商创业园(孵化中心)、阿里巴巴·漳州产业带。培育新型消费,建设一批线上线下融合的信息消费体验中心,引导零售企业智慧化转型。加快物流、零售、旅游等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数字化进程。
做优做特数字农业。推进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技术集成在农业的融合应用,推动农业生产、加工、仓储、流通等环节的信息化改造,提升食用菌、水果、花卉、水产等特色农业数字化水平,打造一批智慧农场示范园和智慧农业示范区。加快推动农村地区冷链物流、农业生产加工等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加快数字田园建设,打造智能“车间农业”,建设一批带动性强的现代农业产业园。
加快智慧海洋建设。持续推进海洋综合立体感知网建设,提高海洋信息综合服务能力。推动智慧水产养殖,促进水体环境实时监控、饵料精准投喂、病害监测预警、网箱自动升降控制等数字技术装备普及应用。
专栏17 产业数字化工程
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打造集政务、商务、服务于一体的漳州跨境电商统一形象窗口,从货源、网商、政策、培训、品牌、招商等多方面建立通道和模块,为政府、企业、个人提供跨境电子商务全方位服务。推进“关”“税”“汇”“商”“物”“融”一体化发展,包括推进跨境贸易便利化、落实税收扶持政策、创新交易结算模式、支持业态创新和监管创新等方面举措。
智慧休闲农业平台:完善休闲农业数字地图,引导美丽休闲乡村(渔村、农庄)等开展在线经营,推广大众参与式评价、数字创意漫游、沉浸式体验等经营新模式。推广基于大数据的授信、保险和供应链金融等业务模式,创新供求分析、技术推广、产品营销等服务方式。
数字田园:推动智能感知、智能分析、智能控制技术与装备在大田种植和设施园艺上的集成应用,建设环境控制、水肥药精准施用、精准种植、农机智能作业与调度监控、智能分等分级决策系统,发展智能“车间农业”,推进种植业生产经营智能管理。建设数字养殖牧场,推进智能化改造,集成数字化设备,精准监测畜禽养殖投入品和产出品数量,实现畜禽养殖环境智能监控和精准饲喂。加快应用个体体征智能监测技术,加强动物疾病疫情的精准诊断、预警、防控。
智慧海洋:包括建设海洋综合立体感知网,提高海洋信息综合服务能力。推动智慧水产养殖,促进数字技术装备普及应用。发展“数字渔场,通过“互联网 渔业”“物联网 渔业”,推动渔业从传统养殖到智慧养殖、从近海养殖到深远海养殖的转变。
第七章 完善安全保障体系
按照数字福建的统一规划、统一设计,进一步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能力建设,保障网络和信息安全。
一、健全完善安全基础设施
构建全市统一的网络安全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平台。建立健全网络与信息安全标准体系,完善数据分级分类安全保护机制。加强关键基础设施安全保护,落实信创产品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中的强制应用,强化密码技术在关键基础设施中的推广应用。
二、实施网络安全专项行动
按照国家新型智慧城市相关标准规范,市级建设的公共平台、应用系统应按等保2.0进行设计和建设,加强安全通信网络、安全区域边界和安全计算环境可信验证。各地各有关部门应结合本单位业务需求,加强信息系统安全设计。对依托已有网络安全环境的新建项目,要充分评估安全支撑情况,确保新建系统定级合理、安全设计符合相关标准规范。
三、强化网络和数据安全建设
按照数字福建的统一要求,加强电子政务网络(包括电子政务专网、电子政务外网和无线政务专网)的安全防护,建立完善适应政务网络安全保障需求的信息安全监管制度和标准规范体系。
统一管理数据安全策略,加强数据的分类分级管理,加大对数据使用的安全审计,确保数据生产、加工和消费链路部署在可监控的安全环境,防范违规、越权、滥用数据行为。完善数据安全防护体系,全面监控数据流转过程安全状态,形成全局数据风险视图,保证数据安全。
第八章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统筹推进
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市发改委(大数据局)负责数字漳州建设的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组织推进等工作,建立健全市、区联动协调衔接机制,推进数字漳州建设协同发展。强化对各县区数字化规划制定、系统设计、项目实施的协调与指导。强化数字漳州责任考核与动态跟踪督查,实施清单管理,将数字漳州建设列入市政府重点督查事项,有序推进数字漳州建设和发展。与市信息产业集团建立协调联动机制,保障重点项目顺利落地实施。
二、加强资金保障
创新电子政务项目立项、资金审核程序和机制,优化政府投资信息化项目审批模式。建立财政资金支持数字漳州加快发展机制,加大数字漳州建设资金保障力度,加强财政资金使用绩效评估。进一步加大信息化建设向社会购买服务的力度,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数字漳州建设。完善智慧城市建设、应用和推广的财政资金保障和分级投入机制,争取国家和省级资金对试点示范项目的扶持。
三、加强人才保障
做好全市各级干部的数字化培训工作,提升机关公务员数字化能力。制定适应数字漳州发展要求的人才政策,建立人才培养、引进、流动和使用机制,发挥市人才发展集团招才引智、教育培训、技术成果转移孵化的优势,建立重大项目与人才引进联动机制,引进一批信息化人才来漳创业就业。推进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形成人才共建、定向培养、定期脱岗培训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
四、加大宣传推广
积极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等多种宣传手段,加大对数字漳州建设的宣传报道。畅通公众参与渠道,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广大群众建设数字漳州的意见建议,不断提高社会各界的获得感、满意度和参与度,汇聚各方力量共同推进数字漳州建设。
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1月13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