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生态空间布局不断优化
生态空间管控严格落实。开展生态红线、永久基本农田核实整改补足和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完成《武进区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及自然保护地调整优化方案》(上报稿)、《常州市武进区生态空间管控区域调整方案》(上报稿)编制,协助完成《常州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编制工作;完成武宜运河、武南河、永安河、孟津河、锡溧漕河、雅浦港等6条河道保护和利用规划编制,在全市率先实现区域内省级名录骨干河道保护规划全覆盖。
城市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通过实施土地综合整治和低效用地再开发,盘活存量建设用地,不断提升土地利用效率,获评2019年度“江苏省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资金奖励县(市、区)”、2020年度“江苏省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模范县(市、区)”称号;开展“两湖”创新区核心区城市设计,武进区高架路沿线城市设计等项目,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4)经济绿色发展步伐坚定
高质量发展水平全省前列。严格落实“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实现太湖一级保护区、中心城区(湖塘镇)内化工生产企业全部关停;完成太湖流域一二级保护区内19家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助力9家企业获评工信部绿色工厂;开展“互联网 ”智慧能源武进示范区项目,武进高新区建成全省首个省级智能用电示范园区;2019-2020年连续两年荣获江苏省推进高质量发展先进区;2019年双创示范基地建设与进展情况评估中,武进区位列全国第五、全省第一,获国务院办公厅督查激励表彰;2020年中国城区高质量发展水平百强榜单中,武进区位列全省第一。
生态工业提速增效。2021年,武进区节能环保产业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0余家,完成产值172.94亿元,同比增长26.3%;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链产值292.86亿元,同比增长79.8%;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产值206.77亿元,同比增长4.4%;机器人产业发展迅速,持续打造全国机器人“智谷”和长三角地区最具国际影响力的机器人产业高地;绿建区与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开展低碳发展战略全面合作,共建“全国碳市场能力建设(上海)中心常州基地”;西太湖的医疗器械、细胞治疗、再生医学等新一代医疗健康产业规模位列全省前三。
生态农业创新发展。创成省级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6个,阳湖水蜜桃获评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南园国色牡丹籽油、申新大米入选江苏省农产品品牌目录,阳湖果品、夏溪花木入选常州市十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戴溪青鱼等7个产品申报常州市名优农产品;武进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被认定为省级示范园,嘉泽镇荣获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雪堰镇新康村被评为全国首批生态农场,武进区获评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评价先进县。
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创成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太湖湾旅游度假区入围2020年全省唯一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城西回民村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武进区首家农业休闲观光产业化联合体挂牌成立;绿色建筑博览园获评省工业旅游区,太湖湾露营谷入选国家5c自驾车旅居车营地;钱璟康复被认定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单位;常州市武进区跨境电商产业园入选江苏省商务厅拟确定的省级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名单;捷成华视网聚被认定为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
(5)宜居生活环境日益优化
环境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完成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工作,完成城区、滨湖、马杭、湟里、漕桥、纺织工业园等污水处理厂新改扩建工程,推进武南第二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加快建设,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4.3%;完成武进区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工程(一期和二期)ppp项目及自然村生活污水接管工程;完成恒诺园林公司绿化垃圾处置项目、城区农贸市场有机易腐垃圾处置建设、环卫运输车辆更新提升工程、卢西填埋场整治工程、小型转运站改造工程和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等,全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深入推进。开展“两分离三配套”治污设施建设;按照“一改五化”技术标准推动池塘标准化改造;编制《滆湖渔业发展规划》和《水域滩涂养殖规划》,划定滆湖生态渔业发展功能区域和水产“禁养、限养、养殖”三大功能区;积极实施种植业清洁化生产工程,建设绿色农药销售信息管理平台;在休耕区域倡导实施粮绿轮作,实行用地与养地相结合;全面建立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制度,实现农药包装物废弃物回收处置全域覆盖;在雪堰、洛阳镇、嘉泽、湟里各建设一家“五有”废旧农膜回收站,累计建立废旧农膜回收网点67个、基本建成重点涉农乡镇废旧农膜回收网络。
美丽乡村风貌持续提升。2021年,武进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荣获全省第一等次;雪堰镇创成国家园林城镇,城西回民村荣获全国美丽休闲乡村称号,6家单位获批省级美丽乡村(特色田园乡村),9家单位创成市级美丽乡村,“点上出彩、线上成景、面上美丽”的全域美丽乡村正在加速构建。
(6)生态文化氛围愈发浓厚
生态文化体系初步建立。完成300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任务,实现全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先后完成武进第二图书馆基建工作,武进第三图书馆设计工作,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有效推进;建成江苏省环境治理体系镇村试点及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基地;积极推进文保单位申报工作,共获批省文保单位1处、市文保单位5处;先后完成王铮故居、恽南田纪念馆、太平庵、中共太滆地委新四军南杨桥地下交通站旧址等修缮工作和李公朴旧居保护一期工程;完成武进区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累计认定国家、省、市、区级非遗传承人63人,开展“非遗保护•中国实践”“我们是小小非遗传承人”等一系列非遗宣传演出活动,发布非遗文创品牌“阳湖印记”,有效推进非遗和旅游融合发展。
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持续开展基层宣讲培训活动,通过现场宣传以及线上会议等形式,宣传政策法规、典型案例,开展多次技术指导培训;组织开展“6.5”系列宣传活动,举办“六五环境日”主题活动暨“生态红盟”启动仪式,构建“1 6 n”联盟格局;武进区8个镇全部创成“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15个村创成“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实现“生态文明示范镇”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