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师资激发新活力。加强人才队伍锻造,新增1名市首席专家、3名省特级教师,170人荣获市五级梯队称号。深入推进“三名工程”,新增常州市“名校长”31人次、教育领军人才11人、管理拔尖人才33人;新增“名教师工作室”47个、市级以上教师发展示范基地4个,区教师发展中心创成江苏省示范性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全区在市级以上专业竞赛获奖227人,位于全市前列。
(二)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十三五”时期,天宁教育改革与发展取得了重要成就,谱写了非凡篇章。但对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天宁教育依然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主要表现在:基础教育发展仍旧不够平衡不够充分,需要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加大教育资源供给,缓解供需矛盾;部分地处老小区的学校(幼儿园)在校额控制、生均占地和生均活动面积、设备更新等方面,面临着“优质均衡发展”指标的压力,大校额现象依然存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还需进一步推进,区域内教育资源交流仍需加强;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育人模式和环境有待完善,聚焦课堂教与学方式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化;教育发展的师资保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学前教育师资短缺,中小学教师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数量还不够。
(三)形势要求
“十四五”时期是我市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起步期,也是乘势而上、赢得新一轮发展机遇的关键阶段。天宁教育发展面临人才竞争与人力资源优化提升、社会转型发展对教育多元需求、教育改革与治理方式转变等多重挑战,天宁教育改革与发展将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处于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
从时代发展趋势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江苏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要持续深化教育改革,提升基础教育水平,高标准建设教育强省。常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要打造“常有优学”“常有善育”的名片,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步伐,努力构建基础教育新生态是大势所趋。
从人民群众期盼看,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十四五”及今后一阶段,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更加多样,更多关注学校建设质量、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发展质量、学生成长质量和升学就业质量,对办学条件改善、育人方式变革、综合实践拓展、身心健康发展等方面需求愈发强烈,教育创新与服务潜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与释放。
从教育发展要求看,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教育的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是根本任务,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是主要途径。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必须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增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需要进一步深化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优化教育管理方式,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从天宁教育区情看,全区教育现代化、城乡一体化、校际均衡化发展有待加强,部分学校教学设施有待更新,标准化、信息化水平需要提升。高素质、高层次师资队伍建设任重道远,特别是教育家型领军校长、高端教师人才数量还不多,区域之间教师工资收入水平还有一定差距。加快补齐基础教育薄弱短板,构建更加公平、普惠和高质量的基础教育体制机制刻不容缓。
三、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握教育发展规律,深化改革创新,着力增效提质,努力打造“常有优学”教育名片,为每个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更适合的教育,为建设“长三角三新经济高地 现代化城乡治理样板”作出应有贡献。
(二)发展目标
到2025年,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城乡教育一体发展,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更好适配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教育治理能力与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教育内涵建设进一步提升,学校与家庭、社区联动机制进一步优化,人才招引、师资培养形成天宁品牌,育人环境、育人方式有效改善,学生综合素养全面提高,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教育生态全面形成,社会关注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为2035年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表1: “十四五”天宁教育发展主要发展指标
指 标 2020年 2025年
一、国际通用类指标
学前三年毛入园率(%) 100 100
义务教育巩固率(%) 100 100
生师比 中小学 16.86:1 16.5:1
其中:小学 17.65:1 17.5:1
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12 12.3
二、地方发展性指标
四、发展重点和主要任务
(一)坚定政治信仰,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1. 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坚定政治信仰,强化政治领导,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员、干部学习教育培训的中心内容,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扎实守好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牢牢把握党对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