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培育开票销售5000万元以上的食品工业企业55家、营业额2000万元以上餐饮龙头企业30家,形成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美食街区或集聚区10个,评选世界美食之都示范店100家,世界美食之都建设理念在全市得到广泛认同,重要节庆会展、重点建设项目全面实施,现代美食产业体系基本建成,发展方式全面优化,发展新动能全面形成,供给品质和市场口碑持续提升,国际化水平明显提升,对文化旅游名城建设支撑能力显著增强。

  专栏1 扬州世界美食之都建设主要指标
建设目标    具体指标    发展目标
美食产业规模    
产业影响    1.全市餐饮业营业额保持平稳增长。
2.全市开票销售5000万元以上的食品工业企业55家、营业额2000万元以上餐饮龙头企业30家。
产业园区    3.扬州食品产业园功能提升,华东地区“中央厨房”影响进一步扩大。
4.形成3-4个特色食品产业发展方向,形成特色餐饮食品推荐目录体系
美食品牌推广    
节庆会展    5.重点打造中国(扬州)国际创意美食博览会、中国早茶文化节、淮扬菜美食节等活动,品牌影响和综合效应逐步显现。
6.每个县(市、区)举办不少于1个的品牌节庆或技能比赛。
载体建设    7.建成世界美食之都展示馆,改造提升中国淮扬菜博物馆。
8.美食集聚能力和顾客满意度同步提升。
品牌效应    9.形成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美食街区或集聚区10个。
10.评选世界美食之都示范店100家,每个县(市、区)不少于2家,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11.饮食类非遗影响增强,淮扬菜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规模不断扩大。
文化传播    12.拍摄专题纪录片,宣传成效不断显现,市内外环境和氛围明显提升。
美食文化传承创新    
食育工程    13.形成面向青少年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的食育工程体系,每年培养食育人才不少于100人次。
14.打造3家食育工程示范基地,每年开展面向市民和游客的厨艺比赛和文化交流活动不少于5次。
美食传承    15.入选市级及以上饮食类非遗项目5项以上,认定市级以上饮食类非遗传承人40人以上。
16.新增淮扬美食市级及以上标准8项。
人才培养    17.每两年评选10个世界美食之都烹饪技能大师工作室,每年培养餐饮企业新型学徒200名以上。
18.每两年举办1次世界美食之都烹饪技能全国邀请赛。
美食交流合作    
海外推广    19.针对世界美食之都城市所在国家和地区,开展系列宣传推广活动。
20.每年培训亚洲、非洲厨师50人以上。
城市合作    21.积极参加教科文组织、中国全委会和世界美食之都城市间交流合作。
22.赴发达国家和地区开展食品产业招商活动5次以上。
23.围绕美食开发系列主题旅游线路和精品项目。

  三、空间布局与空间指引

  (一)市域空间结构

  在扬州全市域确定均衡布局、点面结合、功能综合、体系整合的空间布局目标,对目前主要集聚在中心城区呈单核心的布局模式进行优化,与大运河文化带扬州段充分衔接,形成“一核一带、四片区、多点辐射”的餐饮业空间结构。

  一核。以扬州主城区为核心,结合主城区历史人文景观、特色文化街区、餐饮老字号、城市经贸活动集中的特点,集中打造代表淮扬饮食文化特色、支撑扬州世界美食之都建设的区域领先、全国知名、面向国际的餐饮品牌和美食地标。

  一带。大运河美食文化发展带(大运河文化带扬州段),北起里排河与大运河连接处,南至长江边的瓜洲镇和施桥镇,东以里下河水网地区为界,西与白马湖、宝应湖、高邮湖、邵伯湖等四个湖泊毗邻,沿线串联起宝应、高邮、江都、主城区、仪征和邗江区域,同时集聚界首、邵伯、东关街、三湾生态文化公园、瓜洲等文化与美食集聚区,依托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形成扬州美食文化长廊。

  四片区。由大运河美食文化轴串联起江都、仪征、高邮和宝应四个片区。

  多点辐射。在市域范围内主城区向县(市)辐射和以美食集镇、美食街区为载体的空间优化,深度挖掘江都、高邮、宝应、仪征的潜力空间,与主城区形成呼应,形成全域一体、城乡互动、要素协同的发展格局。

  (二)主城区美食空间布局

  1.空间布局要求

  以集聚区建设为载体,以多元业态分布为重点,以各类公共设施为依托,将分散在主城区,与公共中心、交通节点、文化、旅游、商业、居住等功能区融合布局的品牌餐饮企业、商业综合体美食广场、美食街及餐饮集聚区,与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相统一的发展格局。

  2.空间要素构成

  以美食街区、餐饮商圈(以商业综合体美食广场为代表)、美食展示场馆、代表性美食体验店为主体,视赋存情况和条件进行调整、优化和完善。

  (1)美食街区。包括三类:一是美食主导集聚街区,包括淮海路、四望亭路、望月路、兴城西路、念四桥路、解放路、1912小镇(生态科技新城)、高桥路与梅岭东路、江都运河路、通江东路。二是文旅融合美食街区,包括东关街-国庆路老字号集聚街区、长春路(瘦西湖夜市)、南河下、毓贤街、486非遗集聚区、江口后街、大桥民族街。三是特色休闲美食街区,包括康山文化园休闲街区、彩衣街小吃与夜市、明月湖休闲集聚区、虹桥坊休闲街区、蒋王水街、京杭水街、小秦淮水街、九龙湖—凤栖湖水街

  (2)餐饮商圈(以购物中心美食广场为代表)。主要包括以金鹰、时代、万象汇为主体的文昌餐饮商圈,以京华城、rmall、五彩世界、星耀天地为主体的明月湖餐饮商圈,以宝龙、缤格汇、万达、力宝为主体的西南二城餐饮商圈,以奥邦广场、奥特莱斯为主体的东南新城餐饮商圈,以扬州东站为核心的东部枢纽餐饮商圈,以万达plass为代表的西湖餐饮商圈,以润茂广场为主体的蒋王餐饮商圈,以新城吾悦广场为主体的城北餐饮商圈。

  (3)美食展示载体。包括两大展示场馆:一是位于长春路“三把刀”特色步行街的世界美食之都展示馆,集中展示全球各国家和地区的世界美食之都城市,打造成为世界美食创意展示中心。二是位于康山文化园核心区域的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点卢绍绪盐商住宅内的中国淮扬菜博物馆,通过空间调整、项目设计等形成集淮扬历史文化展示与体验为一体的文化空间。

  (4)代表性美食体验店。包括四类体验店:一是引导已经获评的扬州世界美食之都示范店和示范店(特色类)强化安全卫生和品牌管理,健全监管机制,对于不合格或产生较大负面影响的示范店予以摘牌。二是定期遴选具备示范店发展潜力的餐厅,完善优化示范店评选标准,在餐饮业中开展标准宣贯工作,引导更多的餐饮店积极创建和申报示范店。三是积极引导四星级及以上档次的宾馆饭店争创示范店。四是在海内外重要城市认定推广示范店,对于国内主要门户城市、省会城市等具有国际影响的城市,根据实际条件遴选一批主打淮扬菜的示范店,密切与扬州的关系,宣传城市形象。在境外国家和地区遴选符合条件的世界美食之都示范店,达到宣传扬州世界美食之都形象的目的。

  (三)空间规范与指引

  1.业态分布与引导

  完善美食集聚区的功能。加强美食街区、餐饮商圈(购物中心美食广场)的管理服务工作,设置世界美食之都景观小品,丰富街区形象展示手段。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评选10个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美食街区或集聚区,发挥对全市美食集聚区的引领作用。

  构建美食创意孵化空间。主城区餐饮核心区域以“两古一湖”为代表,位于这一区域的美食集聚区,以文化传承与创新为目标,重点发展美食文化创意产业,设立美食创意孵化基地,为美食创意人才创设条件。

  建设文旅消费深度体验区。以东关街-国庆路为代表的老字号美食街,引导特色产品和服务聚集,形成包括老字号、特色文化演艺、主题酒店、文化创意、特色餐饮、特色品牌店在内的多主题深度体验餐饮文旅消费区,为老字号企业成长提供丰厚土壤。

  引导商业体餐饮业态优化。购物中心美食广场,餐饮业态以大众化正餐、休闲餐饮、连锁快餐为主,中餐以淮扬菜为主,兼容其他菜系、西餐、东南亚菜、火锅、自助餐等,休闲餐包括小吃、咖啡简餐、茶餐厅、甜品店、奶茶店等。

  完善餐饮流动商贩发展空间。餐饮流动摊贩宜结合商业功能区、餐饮集聚区、历史文化旅游区、居住区布局,实现餐饮文旅商业融合发展。

  2.空间治理与管控

  加强街区环境卫生管理。提高责任意识,加强美食街区和餐饮商圈环境卫生治理,及时处理各类影响街区形象的餐厨垃圾和环境卫生问题。

  着力解决停车空间问题。持续解决好主城区重点美食街区的停车问题,尤其解决好东关街、国庆路、淮海路等空间条件有限的美食街区停车问题。

  持续做好油烟治理问题。逐步推进餐饮业油烟治理集约化运营模式,完成油烟治理集约化运营全覆盖,提高餐饮业油烟治理和日常监管效率。

  加强流动摊贩综合治理。通过划定固定的经营场地,明确摊贩数量、营业时间等,实现规范化管理。协调好与周边的商业、文化、旅游、居住等功能的关系,切实降低餐饮业的噪音、油烟等扰民影响。

  四、主要任务

  (一)统筹谋划,全面落实世界美食之都承诺事项

  扬州申报世界美食之都时做出承诺:扬州通过加入创意城市网络,美食创意产业战略地位将得到进一步强化,美食创意将逐步渗透到设计、旅游、文创、环保等产业,促进经济包容性增长;通过构建健康食品体系,设立居家养老餐桌,开展面向市民、专业厨师、海内外美食爱好者等不同群体的多元化培训,也为包括贫困家庭在内的民众带来增收机会;通过参与创意城市网络交流合作,积极承担有关国际义务,给予非洲、阿拉伯欠发达地区特别支持。为践行这一承诺,将对申报时提出的主要措施和预期贡献进行全面落实。

  1.申美提出的主要措施及落实计划

  实施美食技艺传承计划。主要包括:一是打造集展览展示、文化研究、消费体验于一体的展示载体。邀请国内知名设计机构运用现代理念和科技手段,对中国淮扬菜博物馆进行全面提档升级。打造世界美食之都展示馆,集中展示全球36个世界美食之都的魅力与风采,使其成为市民和外地游客领略世界各地美食文化的体验场所。二是开展美食大赛、民间厨艺大赛、家庭厨艺大赛等活动。促进邻里和谐,丰富居民文化生活,助力民间美食的发展与传播。三是增选技能大师工作室,培养美食创意人才,开展国际美食合作。遴选世界美食之都技能大师工作室,培养美食创意人才。通过uccn平台加强城市间合作,联手培养国际美食人才。

  实施美食产业转型计划。主要包括:一是建设从田间到商超到厨房到餐桌的完整产业链条,形成创新链、价值链、产业链、供应链的有效集成。二是培育本土美食品牌,加快推进淮扬菜走出去。支持组建大型餐饮企业集团,支持淮扬菜品牌企业走出去,通过搭建平台、建立标准规范和设立产业基金等方式开拓海外市场。三是重视城际交往,加快城市间餐饮合作与交流。及时掌握各城市发展的趋势,以国际视野推进美食产业发展;加强餐饮行业协会、知名企业之间的交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将扬州打造成为国际餐饮品牌聚集高地。

  实施美食文化共享计划。主要包括:一是推广居家养老“幸福餐桌”模式。将居家养老服务延伸至城乡社区,设立统一服务标准,确保统一饭菜质量,坚持统一服务管理。二是持续开展美食进社区活动。邀请烹饪大师现场制作菜肴,对居民进行现场教学与美食分享。通过开展传统美食制作活动,引领居民体会中华美食文化、了解传统美食技艺、追求健康生活方式。

  实施美食创意就业促进计划。主要包括:一是激发年轻人创意潜力,定期举行美食创意比赛。县(市、区)轮流主办美食创意比赛,给年轻人提供成长成才的空间和舞台,把美食创意逐步渗透到设计、旅游、文创、环保等产业中。二是制定助力弱势群体就业发展计划。持续开展美食公益培训,帮助特殊人群和弱势群体提高生存发展及就业创业的能力,开展面向市民、专业厨师、海内外美食爱好者等不同群体的多元化培训,为包括贫困家庭在内的民众带来增收机会。三是制定淮扬菜人才储备和成长计划。以“名校联名店,名店出名师,名师带名徒,名徒成名厨”为指导思想,将淮扬菜厨师后备人才培养培训与推动区域餐饮业发展,与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脱贫工作结合起来,面向社会、面向农村开展厨师职业培训,为扬州乃至全国输出更高素质厨师。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九游会俱乐部j9入口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8765.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