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十四五”城市管理发展规划
城市管理是政府行政管理的重要职能,是保证城市高效顺畅运转的基础性工作。城市管理直接服务市民群众,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加快推进城市管理发展,对践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新使命,擦亮“健康名城、幸福泰州”城市名片,推进“一轴三极三城”建设,推动泰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根据《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泰政发〔2021〕18号)编制本规划,主要阐明“十四五”时期泰州城市管理发展的主要目标、工作任务和保障措施。
本规划在地域空间上覆盖泰州市行政区域。规划期限为2021—2025年。
一、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
(一)“十三五”取得成绩
“十三五”期间,全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关于城市管理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紧扣“城管让城市更美好”的目标,创新管理理念、优化体制机制、推进整治提升、强化长效措施,城市管理工作取得长足进步。
1.市容环境实现新提升。深入推进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完成“931”整治项目2167个、拓展项目2881个,创成“江苏省优秀管理城市”,创成省城市管理示范路12条、示范社区5个。编制《泰州市城市户外广告设施专项规划(2017—2020)》,完成济川路和东进路立面改造,市区84条道路1350座路名牌更换到位。出台《泰州市区停车设施专项规划》《市区停车便利化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市区新增立体停车场4处,施划非机动车停车线16000余米、消防通道禁停线124处,释放错时共享车位31230个,推动智慧停车综合管理平台升级,全市机动车停车泊位与机动车拥有量之比由2017年的1.05:1提高到1.34:1,累计新增停车位65989个。建成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投放共享单车(助力车)15000辆,建设站点900个。
2.环卫事业达到新高度。全市新增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2个,处理能力达到2650吨/日,新增餐厨废弃物处理项目2个,处理能力达到320吨/日。大力推进环卫机械化作业,推行高压垂直冲洗、高压侧喷冲洗、湿扫作业,市区机械化清扫率达90%,各县市达85%。稳步提升道路保洁市场化水平,市本级市场化覆盖率达84%。实施公厕人性化改造,按照“地面不滑、味道不臭、光线不黑、蚊虫不叮、如厕有纸”的“四不一有”标准,共有590座公厕改造达标。推进渣土车密闭化改造,依法分批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车辆,市区60家渣土企业、909辆渣土车全部达标。垃圾分类全面展开,制定实施《泰州市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和治理三年行动方案》,全市累计完成垃圾分类小区829个,分类单位1547家,垃圾分类设施投放覆盖率市区达92.91%,各县市达80%以上。全市垃圾分类集中处理率达78%,2020年垃圾分类高质量考核排名全省第4。持续巩固农村“五位一体”长效管理机制,不断健全“组清扫、村收运、镇中转、市处理”模式,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餐厨废弃物处理率90%以上。全市31个试点乡镇、700个村开展农村垃圾分类试点,建成农村有机易腐垃圾就地处理设施31座。
3.依法行政取得新成效。制定了《泰州市城市治理办法》《泰州市户外广告设施管理办法》《泰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泰州市停车场管理办法》等4部政府规章和《泰州市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管理办法》《泰州市商业性户外广告有偿设置管理办法》《泰州市市区便民服务亭管理办法》等系列规范性文件。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等制度。市本级共办理行政处罚案件10387件,审核重大行政处罚案件142件,应诉行政诉讼案件38件,答复行政复议案件29件,未发生行政诉讼败诉,行政复议被撤销、变更、确认违法的案件。完成违法建设专项治理五年行动,全市共治理新增违建35.315万平方米,查处存量违建140.1万平方米。落实“七五”普法要求,全市累计举办法治大讲堂64次,在电视台播放以案释法类节目37期,开展广场类法制宣传活动569次,累计发放市容环卫、城乡规划、餐厨废弃物管理等法律法规宣传手册13万余份。
4.队伍建设得到新加强。按照深化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改革的要求,梳理市本级城市管理和综合行政执法权责,厘清市级与区级城市管理事权;根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部署,重新核定城市管理部门名称及其职责,印发《泰州市城市管理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泰办发〔2019〕39号)、《泰州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泰办发〔2020〕31号)、《关于明确泰州市城市管理市级事权的通知》(泰政传发〔2020〕112号),按时换发全国统一的制式服装和标志标识,城管执法体制改革落地见效。实施“拴心留人”工程,加强城管文化建设,打造温馨“城管之家”;稳步推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开展分类管理,激发队伍活力。
5.党建工作迈上新台阶。将加强党的建设、推进行业党建摆在突出位置,积极探索“党务业务服务深度融合”党建品牌,以及“保姆城管”“党员组织生活馆”“城市港湾”“党建 路长制”“党建 便民出行”等原创性品牌。
“十三五”期间,全市城市管理工作取得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一是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仍需优化。市级和市(区)级城管委运行机制缺乏有效衔接,高位协调优势未能完全发挥。市级和市(区)级城市管理和综合行政执法体制仍未完全理顺,市本级对各市(区)缺乏统筹协调的有效抓手,考核考评的力度不够。二是法律支撑和综合保障仍需加强。城市管理类的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仍然偏少,执法管理的法律支撑仍需加强。执法队伍力量不足,队伍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信息化水平和群众参与度仍需提升。智慧城管平台的信息化、精细化、智慧化程度仍然不够高,发挥的作用还不够突出;群众参与城市治理的积极性还未充分调动,履行市容环卫责任区制度的意识有待进一步提升。四是长效管理和常态机制仍需完善。流动摊点、占道经营、户外广告、渣土处置、违建防治等城市管理的难题仍未完全破解,城市管理常态化、长效化机制有待进一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