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4:新建住宅品质提升工程

  以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围绕“双碳”目标要求,大力推动绿色住区、绿色住宅建设,进一步提高建筑节能标准。结合国家和省发展成品住房、绿色建筑部署要求,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提高住宅建设标准,推广应用绿色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加快建筑工业化升级和数字化转型,不断提升住房品质和宜居性能。积极推进装配化装修方式在成品住房项目中的应用,推广住房设计、施工和装修一体化。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快发展数字家庭。以住宅性能评价为基础,研究建立住宅品质评价体系,开展高品质住宅评价,引导住宅品质提升和高质量发展。

  3.提升物业服务水平。持续深化物业行业党的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在物业服务中的领导作用,推动物业服务纳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推动老旧小区物业服务全覆盖,探索“信托制”物业服务模式,全面提升物业服务市场化、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健全业主委员会治理结构,提高业主委员会组建率并规范运行。加快形成物业服务价格市场调节机制,营造“质价相符”的市场环境。推动行政执法进小区,建立健全物业服务矛盾纠纷调解机制。实施物业行业信用评价,强化物业服务信息公开,落实物业服务质量主体责任,进一步规范物业服务企业经营和服务行为。加快“智慧物业”服务平台建设,通过开展小区公共停车收费、公共部位广告位运营等方式,建立“公共资源、有偿使用、收益归公”的公共收益运营机制。促进物业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支持物业服务企业兼并重组,推动物业服务规模化、品牌化经营。

  4.协调推动养老服务。关注老龄化发展趋势,提升居住小区适老化水平,按照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护理需求,新建或者改造适老化住宅,因地制宜建设安全、健康、舒适、专用的适老化设施设备,为老年人打造便捷舒适的居住环境。完善养老服务用房支持政策,按照标准配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用房,并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落实养老服务产业扶持优惠政策,鼓励引导房地产开发企业发展专业化养老产业,建设养老会所、社区食堂、老年大学等服务设施,更好地满足社会养老需求。

  (六)明确空间布局和分区指引

  1.优化住房发展总体空间布局。总体上按照“一轴三极三城”新格局,以城市开发建设、功能提升、产业发展为引导,综合分析市区住房成交情况、去化周期、住房需求与供给潜力差异等住房布局要素,合理确定供应规模,完善住房供给体系,优化住房空间布局,通过引导各区住房协同发展,促进产城融合、职住平衡。

  专栏5:住房发展空间布局分区指引

  (一)海陵区住房发展要点

  重点实施老城更新,精心做靓“凤城河”文化核,发展城市经济和文旅产业,推动西北工业片区绿色转型,打造集萃人文、承载记忆、寄托乡愁的文化古城。

  1.“刚需”与“改善”并举。住房结构兼顾人口稳定增长带来的刚需性住房需求和高品质、大户型的改善性住房需求。

  2.推进老旧小区更新改造,提升住房公共服务和设施环境品质。加快老旧小区有机更新和人居环境的改善,加大适幼化、适老化改造。

  3.住房发展空间布局:主要围绕老城区,适度向东、向西、向北布局,重点发展江州路、兴泰路、森园路三条轴线沿线两侧地块。

  (二)医药高新区(高港区)住房发展要点

  重点做强医药产业和临港产业,用好人民海军诞生地红色资源,打造拥江亲水、产业繁荣、宜居宜业的活力新城。

  医药高新区板块:

  1.稳健发展、持续增长。住宅用地出让适度向医药高新区倾斜,抑制投机性炒房行为,支持人才住房建设,规范住房租赁市场发展。

  2.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建设,推动职住平衡。住房发展与产业发展和园区建设同步推进,完善交通、教育、医疗、商业等生活服务功能,推动高品质改善性住房供应,发展绿色住宅、智慧住宅,鼓励打造精品化、多样化住宅产品,提高新建住房规划建设标准和品质。

  3.住房发展空间布局:主要向东、向南布局,重点发展海军路沿线两侧和凤凰路以南、东风路以东区域地块。

  高港区板块:

  1.保持适度发展。科学把握土地和住房供应节奏,防止房地产市场过大波动。

  2.“内”“外”挖潜。对内提升环境品质刺激本地居民住房改善需求,提高板块可达性,利用滨江环境,改善住房品质,拉动住房对人的吸引力;对外依托工业企业挖掘外来务工人员住房刚需,采取措施吸引进城务工群体落户、购房,并适度建设租赁住房。

  3.住房发展空间布局:重点发展南官河以东、扬子江路沿线东侧地块,呈线性分布。

  (三)姜堰区住房发展要点

  重点发展特色工业、休闲生态产业,建设教育强区,打造风景秀丽、生态优美、令人向往的康养名城。

  1.以“稳”为主,谨防风险。应当在适度控制住房发展规模、抑制投机性住房需求的同时,进一步制定相关政策措施,使教育资源持续发挥吸引住房需求的作用。加大城市品质提升力度,提高居住环境和配套服务水平,创造就业机会,留住和吸引外来人口,创造新的住房需求。

  2.加快城镇化进程,鼓励住房消费。通过给予户籍、金融等政策支持,进一步挖掘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带来的住房需求。

  3.住房发展空间布局:主要向西、适度向南布局,重点发展区政府西侧、双登大道沿线地块和长江大道沿线地块,相对分散布局。

  2.加强保障性住房空间布局引导。保障性住房建设纳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为保障性住房建设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采用集中建设和配建相结合的方式,适度加大保障性住房开发配建比例,与商品房住宅区形成“小隔离、大混合”的居住模式,加强阶层融合,促进教育、商业和环境等公共资源的共建共享。综合考虑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规划的协调性,以减少出行成本、提高出行效率。适当临近产业用地,方便居民就业。部分在老城区选址的保障性住房项目,可以在拆迁地块中选取,在新城集中发展的保障性住房,避免选址边缘化,进一步完善生活配套设施。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九游会俱乐部j9入口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8806.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