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市旅游和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
为推进慈溪市旅游业和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旅游业和体育事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综合带动作用,根据《慈溪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回顾历程,摸清发展环境
(一)“十三五”发展成就
1.旅游超额完成指标,产业实力稳步提升
“十三五”期间,慈溪市旅游产业总体保持了健康稳步的发展势头,各项经济指标均有较大幅度增长。截至2020年,全市接待游客1687.3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81.68亿元,过夜游客占比达到28.48%,各项指标均已大幅超越“十三五”期末预设发展目标。
表1-1:慈溪“十三五”旅游发展指标完成率
分项 2020年发展指标 2020年实际数 完成率
游客量/万人次 1000 1687.35 168.7%
过夜游客量占比 20% 28.48% 142.4%
旅游总收入/亿元 150 153.83 102.6%
全市旅游总收入从2016年的105.49亿元上升到2020年的153.90亿元,年均增幅9.91%;接待游客总人次从2016年的1201.33万人次上升到2020年的1687.35万人次,年均增幅8.86%;接待游客量在全宁波大市占比从2016年的12.82%上升到13.73%,在区县旅游竞争力上保持相对稳定增长。
表1-2:慈溪市“十三五”时期主要旅游经济指标
序号 分项 2016年 2020年 年均增长率
1 旅游总收入(亿元) 105.49 153.9 9.91%
2 国内旅游收入(亿元) 103.09 153.83 10.52%
3 旅游接待总量(万人次) 1201.33 1687.35 8.86%
图1-1:2015—2020年慈溪市旅游市场情况
图1-2:2015—2020年慈溪市旅游人次情况
截至2020年底,除杭州湾新区外,全市3a级及以上景区达到7家,其中4a级景区2家,3a级景区5家。上林湖越窑考古遗址公园成功创建为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鸣鹤古镇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全市拥有星级饭店21家,旅行社33家(分社4家),建成特色精品民宿21家,旅游行业竞争力提升,截至2020年底,省市级旅游基地合计达到30处,其中市级休闲旅游基地13处;省级以上旅游基地达到17处,国家和省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共7处;省级运动休闲旅游示范基地(优秀项目)4处;省级果蔬采摘园3处;省级中医药养生基地1处;省级旅游风情小镇1处;省级生态旅游景区1处。
2.加快推进产业融合,旅游业态日趋多元
“十三五”期间,慈溪市响应省、市机构改革,调整优化相应机构和职能,组建成立了慈溪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这也是顺应产业融合发展趋势,探索旅游与文化、体育、农业、工业等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专栏1-1:“十三五”期间慈溪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成果
产业融合 主要发展成果
文旅融合 深挖“青瓷文化”,打造“秘色瓷”、“青瓷瓯乐”两大“ip”,打造全长30公里的中国最美越窑乡野风景道,串联上林湖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青瓷博物馆、青瓷文化传承园、鸣鹤古镇等文旅综合基地,打造国内唯一的“秘色瓷”文旅线路。
农旅融合 慈溪市现代农业产业园成功创建国家首批现代农业产业园,培育了海通时代农场、瑞林果蔬等3个省级果蔬采摘园;推进“浙东大农家”乡村旅游品牌建设,形成了潘岙、双湖等一批民宿集聚区,达蓬山湖岸雅院、温泉南墅等数个宁波特色客栈,鸣鹤古镇民宿群成为宁波市级民宿休闲旅游基地,听涧民宿成为慈溪市首家省级银宿。
工旅融合 培育徐福红木馆、千峰翠青瓷、海通食品等一批省级工业旅游基地;将特色小镇建设作为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和全域旅游发展的关键举措,息壤小镇创建为3a级旅游景区,周巷智能家电制造小镇、天元古家具小镇正在开展景区创建工作。
3.空间格局逐步优化,重点项目扎实推进
“十三五”期间,全力推进省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编制完成《慈溪市重点区域旅游开发专项规划》,重点构建南部沿山带、新慈湖度假区及全域绿道(骑行绿道、水上绿道)的发展格局。在此基础上,积极优化旅游空间格局,编制完成《慈溪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以“五大区块”为主要空间架构,发展南部秘色青瓷古韵板块、东部山水休闲有氧板块、北部沧海桑田农业板块、都市人文风情休憩板块、杭州湾湿地休闲旅游区。大力推进“万村千镇百城景区化”建设,实施“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等工程,截至2020年,创建省a级景区村庄142个,其中3a级20个,景区村占行政村总量达到51%;创建省a级景区镇11个,其中4a级以上3个,占比达到61%,市城区建成3a级景区城。2020年我市创建成为浙江省第三批全域旅游示范市。
4.构建全域营销格局,品牌推广成效显著
以“青瓷、杨梅、养生”等元素为核心,深化节庆营销,打响“千年福地,秘色瓷都”全域旅游口号,进一步提升地方品牌影响力。与cctv-10、cctv-7合作,拍摄《味•道》、《中国美丽乡村—慈溪寻鲜》等专题片,在cctv-10《美丽中国》投放慈溪城市旅游形象广告,扩大城市影响力。加大在沪杭甬等市外区域的旅游形象广告投放力度,开展慈溪旅游宁波宣传推广月活动。同时借力“互联网 ”,构建“线上 线下”复合营销体系,以网络营销增强旅游经济新动能,加强与同程、飞猪、携程等电商平台合作,旅游网络营销总收入稳步提升。“文旅慈溪”两微平台影响力持续扩大,微信公众号粉丝已近15万,29次上榜省旅游微信周榜20强,成效显著。
5.市场监管力度加强,数字管理全面铺开
全面落实“一岗双责”、安全预警发布、培训教育等旅游安全监管长效机制,推进“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机制常态化,严格落实日常巡查制度,建立局领导随队检查制,督导镇(街道)每季度开展不少于一次的联合执法检查。健全旅游投诉网络,实现统一受理的旅游投诉举报机制,构建市旅游纠纷调解机构、81890市投诉热线联动机制。推进诚信旅游建设,建立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信用评价制,设立旅游诚信榜和景区红黑榜。坚持“线上”“线下”两手抓,推进旅游智能管理,深耕智慧旅游,建立旅游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全域旅游智能导览、线上咨询投诉处理等功能。
6.重视基础旅游配套,服务设施逐步完善
强化交通服务支撑,优化全域旅游交通网络枢纽,开通4条旅游专线,培育旅游运输企业5家。深化旅游“厕所革命”,新(改)建的旅游厕所102座,其中3a级7座,基本实现城区、景区、旅游线路沿线等重点区域旅游厕所全覆盖。完善全域旅游标识标牌,完成全域旅游导示标识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完善外部交通标识、全景图、导览图、景区介绍牌和公共信息符号等。实施智慧旅游工程,完成智慧文旅平台一期工程建设,建立文旅数据仓,实施上下畅通的文旅大数据监控,实现全市a级景区、文化场馆、星级饭店等重点涉旅场所网络公众号、免费wi-fi和视频监控全覆盖,实时监测高等级景区承载量。健全文旅信息公共服务咨询体系,建立由旅游集散中心、各级各类景区、饭店、文化场馆、大型超市、交通服务中心等构成的文旅信息公共服务咨询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