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中小学教师角色重构行动。推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2.0工程,实施校本研修2.0提升行动,建立研教训一体化教师教育新模式。推进教师“信息化赋能”“领航研修”“思政研修”等项目,打造“德才双优”型教师队伍,提高“线上 线下”混合式教学能力。推进班主任分层培训,引导班主任由“管理型”向“导师型”转变。建立在职教师学历进修扶植政策,初中和职高教师研究生学历(含硕士学位)占比分别尽快达到8%、20%。每年推荐20-30名中层、50名骨干教师及班主任到市直属学校或全市其他优质学校挂职。
到2025年,培养第一类名优教师5名、第二类名优教师20名,第三类名优教师130名,第四类名优教师500名。
第八章 加强家校融合 共育美好家长
第一节 建构新型学习共同体
拓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场景,打造由学校、家庭、企业、行业与社区共同组建的学习共同体,打造校长、教师、社区三个群落构建的教育融合共生体。推动学校、家庭、社区三个场域的多元共融。构建特色、评价、治理三个层面的多维支撑体系。推动形成多主体参与、多场域协调、多维度支撑的“以学生为中心”教育新生态体系。学生根据自己学习需求,通过智能终端组建涵盖教师、学生、家长、行业专家、辅助人员等的合作学习小组,自主设计研讨策略,获取网络资源,实现无边界的自由教学互动,让学生享受更丰富、更优质的教资源,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
第二节 探索家校互动新样态
探索学校与居家学习相结合、“线上 线下”混合式、虚拟与真实情境相融合的学习模式,发挥家长委员会作用,建设学校、年级、班级三级家长委员会网络,制定工作章程,完善例会等制度。强化学校主阵地功能,建立健全家长学校管理指导工作机制。打造智慧、便捷、顺畅的家校沟通渠道,帮助家长全范围参与,营造和谐绿色沟通氛围。以瓯海家庭教育掌上课堂为载体,系统开设适用不同学龄的家庭教育课程超市。推行数字家校创建活动。建立家长志愿者驻校(园)值守制度,充分发挥家委会作用。充分调动家长资源,组建多样态的“家学部落”“心理工坊”“健体康乐部落”等,提高家庭教育合力。加大家庭教育科学研究,推动家校共育同向而行。
第三节 探索社区教育新模式
完善社区学校协同机制,逐步构建教育主导、社区协同、家长参与的家庭教育公共服务模式。组建一批专业扎实、教学经验丰富、家庭教育实践成绩显著的家庭教育讲师团。完善家庭教育服务体系,加强家庭教育资源建设,以“购买服务,企业运作,站校合作,打造品牌”为载体,进一步加大政府购买专业社会服务力度,引进家庭教育品牌项目。组织师资培训、服务指导站和大型交流会等社区家庭教育活动。鼓励家庭育儿知识传播、社区共享平台等托育服务新业态发展,构建多元化托育服务体系。重视特殊群体教育,推进指导服务机构建设,打造家庭教育创新实践基地。通过综合治理、综合施策,创造良好的家校共育舆论生态和文化生态,创建社区、学校和家庭“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新格局。
第九章 注重全面发展 培养美好学生
第一节 增强学生基本素养
充分利用班会课和思品课,在学科教育中渗透育人工作,突出文明礼仪与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注重班级管理,真正做到管理育人。发挥老师榜样、示范作用,增强家校沟通合作,共同优化育人环境,真正做到服务育人。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探索构建学段有机衔接、课内课外深度融合的美育体系,开齐开足美育课,丰富美育实践体验,使学校美育取得突破性进展,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成效显著。培养必备劳动技能和积极劳动精神,养成良好劳动习惯。建立完善劳动体系,推进中小学家庭劳动教育日常化、学校劳动教育规范化、社会劳动教育多样化,发挥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作用。将劳动素养纳入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设立中小学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加强学生生活实践、劳动技术和职业体验,加强实践基地建设,有序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和社会实践活动。
第二节 重视学生心理健康
规范学校管理,加强教学管理,合理安排课程内容,减轻学生学业负担。重视学生心理卫生,正确区分心理健康问题与道德品质问题,避免处理方法的一统化。
破解我区心理健康专业教师配备不足问题,采用购买服务和组建区域优秀心理教师团队相结合方式,做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业务指导,提高专业心理咨询、诊断、指导、教学和建议的水平,帮助进行心理与行为问题疏导,提供校园危机事件干预与支持。学校心理咨询室100%覆盖,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构建家校心理危机干预联动机制,完善学生心理健康预警、干预和转介机制。树立“健康第一”理念,多载体落实教育宣传和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开设心理学基础知识讲座和心理卫生课,及时有效地对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性生理卫生、性心理教育、性道德和法纪教育)。
第三节 提升学生身体素质
聚焦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体育兴趣爱好,形成“基础知识与技能 中华传统体育项目体验 专项特长”教学模式,学前教育阶段开展适合幼儿身心特点的游戏活动,促进运动机能协调发展。义务教育阶段帮助学生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健康观。职业教育阶段培养身心健康的技术人才。
落实“教会、勤练、常赛”体育机制,建立面向人人的体育展演竞赛机制,融合武术、摔跤、棋类、射艺、龙舟、毽球、五禽操、舞龙舞狮等中华传统体育项目,培育“运动能力、体育品德、健康行为”学科核心素养。把学校体质健康状况、素质测评情况纳入学校考核范围,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并向社会公布,探索将结果应用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的途径方法。办好学校运动会,培养学生全民健身意识,增强参加体育健身的自主性。持续推进“明眸皓齿”工程。
创新体育教育教学服务的供给模式。通过购买服务方式,与相关专业机构等社会力量合作,为中小学提供体育教育教学服务。加大培养力度,缓解体育师资不足和提升师资水平。建好满足课程教学和实践活动需求的场地设施、专用教室、所需器材设备(及时添置更新),完善学校和公共体育场馆开放互促共进机制,与周边学校和社区共用共享,为提升学生身体素质提供保障。
第四节 培养学生社会责任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强化课程育人功能。在思政课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进一步健全完善、协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体制机制。在中小学各学科教育教学工作中渗透思政要求,纵向各学段层层推进,横向各课程密切联系,实现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教材内容与思政建设的有效融通,协同发挥育人功效。
传承红色基因,注重知行合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之具有高尚的理想信念、品德修养和奉献祖国的精神。为祖国培养敢于面对未来挑战、勇于承担历史重任的合格建设者。利用“实践教育”,密切学生与生活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内在联系的整体认知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激发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