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与品牌办学机构合作。加快瓯海区外国语学校与上海外国语大学、瓯海职业中专集团学校与温职院、梧田一中与温州中学、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与温州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温州附属学校与温州医科大学的合作办学,加大与浙师大学前教育战略合作,深化原委托办学、合作办学和合作项目。

  到2025年,力争引进品牌、名牌院校,实现中外合作办学2家,力争与浙大、上外、北师大、华师大等省内外高等院校达成合作,至少再引进国内品牌学校2个,新增合作办学数3-5个。

  第四节 完善教育督导制度

  健全教育督导机制建设,完善督政工作,重点督导评价办学标准执行、教育投入落实和经费管理、教师编制待遇、教育扶贫和重大教育工程项目实施等情况。加强督学指导,引导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重点督导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情况,主要包括学校党建及党建带团建队建、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师德师风、资源配置、教育收费、安全稳定等情况。指导学校建立自我督导体系,优化学校内部治理。完善督学责任区制度,落实常态督导,督促学校规范办学行为。

  第五节 推进教育数字治理

  完善“教育魔方”顶层设计,统筹推进“教育魔方”工程建设。开展教育数字化标准规范研究,进一步完善教育数据标准,制定应用对接技术标准。加快2020年教育治理数字化改革创新试点优秀成果复制推广,进一步推进“试点—提炼—复制推广”建设模式向街道(镇)和学校延伸。

  提升教育数字政务水平。优化入学入园、考试优待、机构开办、身份变更、教育资助等“一件事”服务体验,推动证明办理等高频事项智能“秒办”。在学校机构开办、教师资格认定、在线培训备案等领域应用信用评价信息,简化办事手续。

  优化教育数字监管框架。加大校外培训信用监管、资金监管覆盖范围,推进各类教育监管数据资源充分整合,进一步优化风险预警模型。增强与市场监管、建设、消防等部门协同,加强对学校办学、招生等事项联合监管。利用数字手段加强对全区公办学校与区教育局主管社会组织监管。

  增强教育数字治理能力,建设校区园区管理、教材综合管理、教育生态监测等模块,应用空间分析构建教育决策支持系统。整合学籍管理、教师管理、综合素质评价等信息系统入口,推动业务系统主体功能适配国产终端、移动端改造,实现“一码通行”“掌上统管”。

  搭建全民数字学习平台。建立数字学习生态链,打响“学在瓯海”品牌。梳理教育相关业务事项清单以及数据共享、系统集成需求,明确各协同部门职责。依托教育服务专区,推进资源查询、招生考试、赛事活动、入学入园、场所服务、学习资源等应用入口统一汇聚。丰富学分银行内涵,推进职称证书、技能证书、九游会彩票平台的荣誉证书、科研成果、志愿服务、学习评价等数据集成共享。

  加大教育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基于省政府一体化公共服务云平台建设教育行业云。建设“组织中枢”,基于“浙教钉”为师生提供统一的用户认证与入口集成服务。建设“数据中枢”,形成连通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学校的标准化云数据空间。建设“应用中枢”,引导一批教育行业企业提供通用的应用服务。

  完善教育数字保障体系。教育行政部门与各类学校完善数字化改革综合性协调支撑架构。构建教育数字化应用运营模式,规范应用上架、审核、运维要求,畅通“政采云”应用采购渠道。推动学校门户网站上云,利用行业云提供集约化安全服务。

  第五章 重构教育链条 构建美好课程

  第一节 将立德树人贯穿教育全过程

  紧紧围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加强理论研究、体系完善、品牌建设,推进“三全四课五育”育人模式整体创新,健全中小幼育人一体化体系,增强育人品牌影响力、可持续力。完善核心素养培育落地机制,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重视德育、美育、体育和劳动教育的课程和基地建设,以“课题群”为单位,通过课程、文化、活动三大路径,推进德育工作课程化。深入实施“立德铸魂”工程,坚持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高度融合,突出课程学段衔接性,加强一体化育人目标的整体设计,使思政课程层层深入、有机衔接、螺旋上升。加强思政教师配备,强化编制保障,确保严格按要求配齐思政课教师。实施“价值观引领未来”行动,以课程育人、活动育人、文化育人、协同育人为教育途径,系统构建以价值观教育为载体的德育机制,提升中小学公民道德素养,提升我区中小学德育品牌示范与影响力。“十四五”期间将推出学科价值观教育、学校价值观教育、家庭价值观教育三大类共90项典型创新案例。

  第二节 建设“瓯海四季”德育品牌

  聚焦学生核心素养,以“瓯海四季”德育班主任论坛品牌打造为主渠道,以德育示范校为抓手,推进“一校一品”德育特色项目。通过校内外劳动、研学旅行等多种形式,加强学生劳动和实践教育。全面融入长三角教育一体化发展战略,组织跨区域教育高峰论坛,展示、推广具有学校特色和区域特色的德育文化。加强德育科研队伍的建设,以点带面助推学校德育工作和各层级班主任专业发展,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构建瓯海德育新样态。

  第三节 探索劳动实践教育创新途径

  大力推进劳动实践教育,实施“新时代劳动教育一十百千工程”,创建国家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进一步突出瓯海劳动实践教育的时代性、实践性、协同性、区域性,打造劳动教育的新样态、新方式、新合力、新格局。进一步完善区级、镇街级、校级等多层级的劳动实践基地网络,形成“农业 ”、“工业 ”、“科技 ”、“服务 ”等多形态的“瓯味”劳动实践基地群。大力拓展校外实践基地,深化学生实践基地“1 x y”运作模式,加大推进瓯海学生实践学校建设。采取向社会机构购买学生实践教育服务方式,加强共享共建模式,与在瓯高职院校、市学生实践学校、区属部门合作,进一步扩大研学实践基地资源。全面推进研学实践教育,完善“瓯越研学实践”体系,研发区域课程资源,开发研学路线,挖掘瓯海区的文化根源。通过建立研学体验营等,打造瓯海特有的研学基地,使瓯海区成为全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资源目的地。

  “十四五”期间,将创建10个市级以上劳动教育示范学校,10个市级以上研学基地(营地)。

  第四节 加强改进体育美育体系构建

  坚持健康第一教育理念,学校体育要深入打造“一校一品、每生两项”体育特色项目,美育要深入建设“一校一品、每生一项”艺术特色项目,完善“基础知识与技能 艺术审美和中华传统体育项目体验 专项特长”的教学范式。健全艺术节、体育节等常态化展演竞赛机制。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提高学生体质健康优良水平,促进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坚持五育融合教育理念,整合美育资源,提升学生艺术素养,构建充满活力、多方协作、开放高效的学校美育新格局。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九游会俱乐部j9入口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8999.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