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招引数字经济重大项目。瞄准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重点领域,加快引进一批影响力大、拉动性强的十亿级、百亿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龙头型大项目,每年完成数字经济项目招引“百项千亿”目标。着力推进中晶半导体、格科微电子、赛晶亚太半导体、百度人工智能产业园等一批重点产业项目建设。
五、开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新路径
(一)推进数字经济系统建设。以改革需求为导向,以场景应用为抓手,以“产业大脑 未来工厂”为核心,全力推进数字经济系统建设。加快推进智能光伏、现代家具、合成纤维和化工等一批行业产业大脑建设和应用;加快推进巨石、敏华等一批未来工厂建设;加快推进嘉善县和平湖汽配、海宁经编、桐乡化纤等一批新智造产业集群建设。加快推进“多杆合一”“数字化招标”“一键报表”等一批省级重大应用试点建设,形成全省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成果。谋划一批地方特色应用并上升为省级重大应用和最佳应用,力争我市数字经济系统建设走在全省前列。
(二)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依托嘉兴市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推进市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重点推进光伏、汽配、紧固件等重点行业以及海宁尖山化工园、嘉兴港区等重点园区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接入。围绕纺织、化工、家纺、家居、经编、服装等传统优势行业,重点培育一批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依托行业龙头企业培育打造一批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大力推进工业技术软件化,培育一批面向特定行业、特定场景的工业app,推动工业app向工业互联网平台集聚。到2025年,累计建成国家级、省级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8家、50家,累计开发工业app5000个。
专栏3 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工程
1.推进嘉兴市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建设。以蓝卓supos工业操作系统为核心平台,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构建数字生态,赋能嘉兴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2.完善工业互联网应用平台体系。以supos工业操作系统为核心,构建一核多点跨行业全域覆盖的市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分层分类打造行业级、园区级、企业级等多个子平台。聚焦本地优势产业,建成10个以上行业工业互联网应用平台。
3.开展“5g 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基于5g重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在有条件的骨干企业先行先试,发挥5g赋能作用,加快实现工业机器视觉、工业机器人云端化、工业vr/ar、工业app、物流追踪等典型场景的创新应用。
4.建设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大力支持行业龙头骨干企业或第三方机构开展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到2025年,力争建设5个国家级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
(三)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开展制造业新一轮智能化技术大改造,分层次推进企业智能化改造提升扩面,推动一批标杆性未来工厂、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建设。通过建设标准体系、试点示范等举措,加大新技术、新模式、新场景的复制推广应用。扩大中小企业数字化问诊服务覆盖,分行业实施一批智能化改造项目,推进传统制造业自动化改造和重点行业智能化升级全覆盖。围绕标志性特色产业链,构建“一个行业 一批服务商 一批示范企业 一个行业级智能制造平台 一个专项政策”的“五个一”嘉兴智造新模式。到2025年,力争完成3000个智能化项目改造,创建100家未来工厂、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
专栏4 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推进工程
1.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伙伴行动。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搭建“地方政府—平台企业—行业龙头企业—服务机构—中小微企业”的联合推进平台,实现“政府搭平台、平台供服务、机构做支撑”的联合推进机制。以带动广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为重点,在更大范围、更深程度推行“上云用数赋智”服务,提升转型服务供给能力,加快打造数字化企业,构建数字化产业链,培育数字化生态,形成数字化生态共同体。
2.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对标提升。加快实施《嘉兴市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评估标准(试行)》,指导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评估、规划、建设、验收等工作,帮助企业提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将标准实施与数字化转型政策深度融合,强化标准的制度性合力。
3.强化企业数字化转型要素保障。编制针对性强的智能化改造方案,探索“基金投入 企业自筹 融资租赁”的投融资模式,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精准支持力度。多措并举,支持中小企业人才的“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四)推进服务型制造发展。深入推进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市建设,鼓励企业建设共享制造平台。大力推进工业设计,应用推广数字化设计新业务,积极培育国家级、省级工业设计中心。以中电科(嘉兴)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为重点,打造新型服务设计云平台,推行“产品 整体九游会俱乐部j9入口的解决方案”一站式服务。推进制造业企业与网络销售平台深度融合,培育c2m超级工厂。发展总集成总承包、全生命周期管理、智能运维和信息增值服务,培育一批数字化转型服务机构。到2025年,力争培育100家省级以上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项目)。
六、深化数字生活新服务
(一)创新发展数字贸易。加快培育和引进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大力发展垂直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移动电子商务,深化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推动电子商务服务模式创新,鼓励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社群电商等新业态发展,着力培育一批直播电商基地。以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为契机,探索开展“线下展示 新零售”模式,推进全国跨境零售进口试点城市建设。建立完善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引育一批跨境电商龙头企业,加快发展跨境电商产业集群。到2025年,力争实现网络零售总额3000亿元,数字服务贸易和跨境电商年均增速分别实现10%和20%以上。
(二)深化发展数字文旅。持续推进公共文化和旅游服务供给创新,完善优质公共服务资源统筹供给机制,加快线下文旅资源与线上入口对接,形成全域文旅公共服务矩阵。建设“浙里好玩”地市特色分站,推进优质“旅游 ”产品服务。创新特色专题,以游客需求为导向,推动各县(市、区)将美景、美食、美购、美宿等文旅资源上传“浙里好玩”平台,打造千人千面的个性化一站式服务,创新文旅消费场景,探索发展自助导游、vr体验、智能机器人等应用,不断提升旅游体验。
(三)优化发展智慧教育。依托省“教育魔方”工程,积极推进数字技术与教育管理、教育教学广泛深度融合。支持建立ai教育、在线教育、数字科普等优质教育培训资源开放平台,形成在线教育培训和全面终身学习体系。加强教育专网、教育云等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适合大规模在线学习的信息化基础应用平台,推动互联网教育服务和内容创新。建设嘉兴市互联网学校平台,提供名师在线服务、网络教研协作、智能自主学习、网上市民学校等服务,开发上线优质名师课程,多样化提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习服务。
(四)提升发展互联网医疗。构建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信息资源共享体系,聚合形成统一的掌上卫生健康服务,构建全天候医疗智能监管体系。统筹建设、推广通用的数字医共体系统,推进基于区域平台的城市医联体健康数据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深化推进基层互联网医院的普及应用,探索家庭病床上门访视、居家护理等互联网医疗服务建设。促进医学人工智能的创新应用,加快推进智能影像识别、病理分析、辅助诊疗、中医辨证论治等的研发和示范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