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加强固体废弃物污染治理 与固体废弃物收集运输企业依法签订收集运输协议,将固体废弃物进行分类放入专用收集容器,不得将固体废弃物与其他液体垃圾混 倒在一起,也不得将固体废弃物倒入河道。要依法查处向河道倾倒固体废弃物行为。园区内垃圾要分类进行收集,建立分片区域垃圾管理制度,实现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全覆盖,大力推进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到2020年底实现园区内垃圾分类全覆盖,生活垃圾总量零增长,资源利用率达90%以上,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各企业主体形成垃圾分类意识。
3.强化落实环保法律法规 开展全方位、多形式的学习培训工作,组织环境执法人员学习有关环境保护法的详细内容,强化宣传环保法制教育,对业务中的疑难问题互相探讨,相互交流。向企业下发执行新标准的通知,执法人员在日常的监察工作中多次宣传新标准的内容,努力提高企业环保意识。对园区内的企业进行排查,保证涉及污染物排放的企业污染防治设施 正常运转。全面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法的相应规章制度,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加大环保资金投入如力度,推动环境保护设施建设。
八、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推进园区管理体系高水平
(一)深化科技创新机制
全面推进科技创新,深入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通过完善创新创业体制、加大政策扶持和科技投入机制、鼓励人才发展等手段,全面提升开发区五大产业国际国内的竞争力,成为金华地区创新创业的孵化平台。
1.健全创新平台 只有搭好平台,才能引好项目、赢得市场。要鼓励企业积极做好国家级、市级各类科技创新平台申报工作。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在经开区建立科技研发中心,引进知名科研机构来经开区设立分支机构或者技术研发中心,支持骨干企业与国内高校、实验室、研发中心建立科技创新战略合作平台,建设各类创新飞地。探索论证“经开区信息中心”建设,建立经开区信息大数据库。为全区科技创新发展提供资源信息数据支持,努力形成叠加效应、化学效应,有效强化平台的承载功能。
2.加大创新创业政策扶持和科技投入机制 加大创新创业政策扶持,打造“一揽子”计划,继续在增值税减免、社保费返还、水电汽价格优惠等方面做出表率,全方位降低创新 创业成本。着力构建开放共享、相互补充、错位发展的科技承载体系,支持企业与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所合作,重点推动企业与高校、本地高中中职院校合作,促进产学研与成果转换。
3.营造聚才环境 大力实施“聚兰工程”,加大招才引智工作力度,重点推进创新型科技人才、技能型适用人才、高水平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为企业招引高端人才提供租(购)房补助、创业补贴、推荐配偶就业、子女就学等一揽子优惠,在产业转型升级关键时期为企业提供人才支撑。争取上 级组织人事部门选派一批高端人才到经开区挂职锻炼,为经开区发展贡献出力。采用长期聘用和柔性引进相结合的方式,聘请相关行业专家、资深教授、知名人士等组件招商引资顾问团,为经开区招商引资工作提供信息服务和智力支持。加快经开区高层次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并与相关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洽谈建立产学研实验基地和创新孵化基地,努力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提供良好平台。
(二)推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顺应“互联网 ”的新趋势,把握浙江地区数字经济先发优势,积极搭建信息化、技术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网络公共平台,推动园区企业“上云”。利用大数据手段全面掌握园区企业动态,积极引进配套产业促进产业集聚,拓宽业务服务范围。全力打造优秀的本地化公共服务平台,增强网站公信力。
1.开发区搭台,推动数字化改革 深入推进企业数字化改,支持各企业持续优化业态和品牌,大力开展数字化建设,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打造特色鲜明的智慧管理平台。园区分析梳理企业核心业务,建设实施数字化改革重点应用,着力构建系统配套、远期与近期相衔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数字化改革工作体系,推动开发区整体智治、高效协同,实现治理能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随后推动企业智慧管理平台与政府公共服务平台的对接,在运行过程中不断优化完善订单监测体系,健全外贸监测预警体系,迭代升级“订单 清单”监测预警系统;创新投资管理体系,加强对重大投资项目全流程、一站式智慧管理。
2.整合资源,服务多元化 围绕促进产业发展、企业需求提供专业化服务,以定位开发区的管理职能及相关的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通过“互联网 ”,推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市场化、专业化成果转移转化平台建设。根据园区企业和工作人员的现实需求,引进从事咨询评估、投资融资、知识产权、人力资源、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中介服务机构入驻,对资源信息进行全 面整合分享,积极拓宽现有平台业务服务的范围。
3.建立企业信用评估系统,提高企业融资成功率 结合往年企业财务状况和税收状况,在平台上建立企业信用评估体系,对参与的企业进行企业信用评估,并将报告与合作的金融机构共享。为中小企业快速融资提供一定依据,促进本地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稳定和谐发展。协调有关部门对诚实守信的中小企业在贷款、担保、贴息、上市、发行债券、产业扶持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对失信企业,责令其定期修复失信记录。由此,综合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严厉打击各种失信行为,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良好的信用氛围。
4.制定准入门槛和规章制度,完善责任追溯机制 强化平台规章制度建设,规范企业入驻条件、管理标准,力争将平台建设成为有公信力的、能持续运营并公开透明的本地化平台。同时建立健全政府责任追溯和承担相关规章制度,构建“政府承诺 社会监督 失信问责”机制,提升政府承诺和合同约定履行能力,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
(三)强化园区安全治理
建立工业园区消防安全,做好编制《化工园区总体规划》和《化工园区产业规划》及安全风险评估,制定安全风险防范措施,降低开发区生产的安全风险,建立工业园区消防安全工作的长效机制。
1.建立健全园区消防工作责任机制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积极推进园区消防工作以建设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在进行园区招商引资和工程建设投资政策时,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不得制定与消防法律法规相冲突、影响园区 消防工作发展的政策与规定,将园区消防工作、园区规划部署和经济建设同部署、同实施、同考核,确保消防工作与园区建设发展相适应。
2.规范消防安全管理 明确园区消防工作责任,加强园区消防工作领导,要通过逐级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等形式,将消防安全落实到各单位、各部门,园区内企业要认真组织本单位员工进行岗前培训,定期组织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自动消防设施值班操作人员、从事火灾危险性工作人员、易燃易爆危险物品操作等人员参与消防部门组织的专门培训,并经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3.积极发展园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 因地制宜发展各种形式的消防队伍,园区内的每个企业均要组建具有一定灭火能力的志愿消防队,充分发挥园区与企业积极性。距离城区较远、具有一定规模且火灾危险较大的工业企业要组建专职消防队。经常组织园区内各种形式消防队伍进行培训与实战练习,提高园区和企业自防自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