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优化竞技体育训练体系。坚持“三从一大”原则,做好省运会、全运会等重大赛事训练备战工作,力争第十七届省运会金牌数和奖牌数均超过上一届。打造现代化体育综合训练基地,谋划建立省级帆船帆板等单项训练基地,与上海、宁波等市外训练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引入省级以上高水平运动队来舟山训练交流。加快体制机制建设,推进学校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等体育设施开放共享并常态化用于青少年竞技训练。加强优秀运动队复合型保障团队建设,联合医疗机构,多措并举提高青少年运动队科医水平。逐步推进各训练单位日常训练远程数字化视频监控,提高全周期、精细化科学训练管理水平。评选10家以上市级阳光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积极创建省级以上各类后备人才基地。策划实施舟山市青少年篮球、足球、排球等项目市级锦标赛,以赛促训提升青少年竞技水平。通过进修、培训、学历教育、外出考察观摩,展开多层次多维度教练员培训,提高教练员业务水平。

  (三)实施赛事提质赋能行动,构建海洋特色赛事体系

  1.着力构建完善的赛事体系。围绕“一市多品”“一县一品”目标,持续推进海上体育赛事集聚地建设,打造“中国海岛赛事之城”。优化完善体育赛事组织管理体系,健全工作协调机制,统筹体育赛事资源。构建层级清晰、布局合理的海岛赛事体系,适时举办市运会,打造海洋特色鲜明的马拉松、铁三越野、自行车骑游、水上运动、沙滩运动、时尚运动六大系列赛事品牌。市本级重点提升舟山群岛马拉松、环舟山自行车骑游大会、1390海岛越野,谋划举办帆船长航赛、马术、射箭、跑酷、水上摩托艇等赛事。建立健全体育赛事第三方绩效评估制度,重大赛事绩效评估数量不少于6个,逐步推进全市体育赛事综合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总体评估。

  2.大力培育顶级品牌赛事。充分挖掘海洋文化底蕴和旅游资源特色,谋划引进青年美洲杯帆船赛、亚洲沙滩运动会等国际顶尖体育赛会,打造8个省级体育品牌赛事,建立健全市级品牌赛事名录库。举办斯巴达勇士赛、女子公路自行车、全球网络直播钓鱼公开赛、电子竞技等国际性赛事,全力办好浙江省第四届海洋运动会,通过赛事引流作用提升城市知名度。持续办好全国沙滩足球锦标赛,打造中国沙足之乡。持续办好中国飞镖公开赛,打造现象级赛事。鼓励各地承办省级以上品牌赛事活动。

  3.全力提升赛事服务品质。推动公共资源向体育赛事活动开放,建立多部门一站式赛事活动服务机制或专项例会制度,由政府提供场地、安保、交通、医疗等服务,实施赛中联动机制,确保赛事品质。加大赛前文化、旅游、商贸信息宣传推广,开展文化创意和公益活动,推动赛事功能转型升级。建设体育赛事网络生态圈,支持酒店、餐饮、交通、娱乐信息查询及预订,支持各类场所查询及导航等功能,充分实现赛事线上与线下互动并通过商体融合培育消费新增长点。强化赛事智慧管理和科技应用,提高信息化服务水平,通过赛事直播功能,实现场外群众互动参与。强化赛事服务效益,推动体育赛事衍生产品开发,拓展赛事产业链。

  (四)实施产业倍增提效行动,推动体育经济提质增效

  1.打造海岛体育产业体系。出台《舟山海岛旅游与海上运动产业发展规划》,依托独特的滨海文化和体育旅游资源,大力举办以帆船、海钓、桨板等项目为主的水上综合赛事,积极发展海洋体育旅游、体育健身、康复疗养、海岛拓展、水上运动体验等产业消费新场景,培育体育消费新模式。大力发展竞赛表演、体育传媒与信息服务、健身培训、体育会展、体育中介等体育服务业,完善体育产业体系。坚持责任彩票理念,推进渠道多业态发展,培育扩大购彩群体,体育彩票总销量达到18亿元。推进体育彩票高质量发展,市场份额维持在60%以上,引入即开新销售模式。

  2.加强产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以朱家尖水域为核心的“水上休闲运动中心”,建设10家水上休闲运动特色培训基地。按照休闲运动码头的三级建设模式,新建、改建、扩建公共船艇码头(停靠点)10座,重点建设帆船帆板运动码头基地、一批游艇帆船公共码头。加大对户外露营基地、登山健身步道、沙滩场地设施、综合体育场馆、海洋体育公园、马术场地、运动驿站等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在规划立项、财政资金、养护管理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

  3.创新体育产业发展平台。合力建设打造杭宁绍舟“时尚赛事与消费创新都市圈”,谋划创建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培育2个省级运动休闲乡镇、1个省级运动休闲基地,建设一批省级运动休闲旅游示范基地、精品线路和优秀项目,打造一批全域户外运动休闲产业带,推动路跑、越野、自行车骑游、海钓、水上运动等休闲产业发展。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建成1个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培育海洋体育产业园区、体育众创空间,加快发展体育夜经济市场。研究产业动态,实施产业监测,开展年度体育产业数据统计,确保应统尽统。

  4.强化体育市场主体培育。加强与国内专业体育机构接洽,引进落地10家以上赛事运营公司。发挥市体育产业联合会作用,培育5家行业领军型企业;支持区域性连锁发展,培育20家水上休闲运动俱乐部,促进水上运动提质增效。研究出台促进舟山市体育产业发展的项目库管理办法,加大对体育企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激发体育市场主体活力。引导企业跨界转型,培育发展水上运动器材制造、物资补给、运动装备等关联产业,促进小微企业上规升级。

  (五)实施改革争先创优行动,构建高效体育治理体系

  1.推进数字体育改革。全面对接省“114”数字体育平台,构建“数字体育”整体智治体系。健全一站式公共体育服务系统,完善全民健身数字地图,建设体育社会组织数字管理平台、国民体质管理系统、训练管理系统、体育竞赛应用服务、智慧体彩管理平台,积极推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育赛事、运动员和教练员职业生涯管理等重点应用场景“一件事”改革,谋划舟赛通、舟体汇等系统,推动体育各核心业务数字化应用迭代升级,全面提高体育治理科学化、精准化和协同化水平。

  2.深化体育领域“放管服”改革。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体育类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改革,提升服务效率。在互联网 监管基础上,全面开展“综合查一次”,完善体育市场主体和从业人员信用记录,提高监管效能。稳妥推进公共体育场馆功能改造和机制改革,深化体育场馆所有权、经营权分离改革,推广公共体育场馆第三方运营管理模式,全面推进公共体育场馆服务大提升。推进民营体育场馆开放政府购买服务试点工作。示范打造智慧场馆,提高各场馆服务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水平,加快公共体育场馆智慧化场景体验全覆盖。

  3.深化社会力量办体育改革。完善社会力量办体育政策体系,引导社会资本踊跃投资体育产业,支持社会力量参与体育场地设施投资建设与运营,举办及组织参与各类体育赛事活动,承担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任务。

  4.推进体育社会组织改革。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实现市、县(区)两级体育社会组织党的基层组织和工作全覆盖。引导体育社会组织健全法人治理结构、规范内部运行机制,试点组建经营实体,提高自我发展能力。积极探索体育社会组织负责人向社会推出竞争性选聘机制。强化体育社会组织分级分类管理,完善行政机构向体育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配套政策和监管制度,有效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九游会俱乐部j9入口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9149.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